《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月8日 བདག་གི་རྙེད་དང་བཀུར་སྟི་དང་།། 吾獲利益及禮敬 ལུས་དང་འཚོ་བ་མེད་བླ་ཞིང་།། 身及生活無亦可 དགེ་བ་གཞན་ཡང་ཉམས་བླ་ཡི།། 其餘善根無亦可 སེམས་ནི་ནམས་ཀྱང་ཉམས་མི་བྱ།། 此心永遠不毀損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1月8日 བདག་གི་རྙེད་དང་བཀུར་སྟི་དང་།། 吾獲利益及禮敬 ལུས་དང་འཚོ་བ་མེད་བླ་ཞིང་།། 身及生活無亦可 དགེ་བ་གཞན་ཡང་ཉམས་བླ་ཡི།། 其餘善根無亦可 སེམས་ནི་ནམས་ཀྱང་ཉམས་མི་བྱ།། 此心永遠不毀損 「吾獲利益及禮敬,身及生活無亦可」,自己獲得的食物、醫療等等所有的利益都失去的時候,這種狀況也是可以接受的。別人對你頂禮、恭敬、禮敬等等,非常尊重你、看重你的一切,若是得不到這樣的恭敬時,也仍可以接受。 如果自己的身體因病情嚴重,而無法在這個世上繼續活下去,當遇到這樣的違緣時,由於因緣具足,四大不合,身體就會出狀況,此時平凡飄動自在的身體勢必無法運作,因而無法健康地活下去。若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身體沒有了,對一個修行者而言,心態上放在也還好,還是可以接受。 不僅是身體,若自己的生命連延續的機會都沒有,正逢生命無常,當因緣到來的時候,具足這樣的一種緣分,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生命沒有也還行的,失去身體和壽命,並不是最極大的危險,或是最極大的痛苦,或是最極大的倒楣的事,都不是的。 「其餘善根無亦可」,有些身體方面的頂禮、磕頭、拜佛,所有與肉體相關的善根,和語言方面好聽的妙言等等的善語,這些行善的一切都無法繼續延續下去,中斷了、行不成了,心態上放在一切也還行,因為這只是身體及語言的善根而已。 有漏的善根都沒有做到或做不成,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因此除了心方面,其他所有的善根,特別是大乘菩提心以外的善根,缺乏大乘菩提心所創造的善根,若以一個修行人的立場來看的話,這些善根全部都捨棄也還行的,仍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此心永遠不毀損」,但是永遠不能接受的就是菩提心的損傷,永遠不能毀損的也是菩提心,而永遠要保持下去的更是大乘的菩提心。我們動機之中產生所有的力量以及所有的狀態就是為利益眾生而發的心、為有情成佛而發的心、為有緣眾生讓他們解脫成佛上而發心的想法、發心的利益、發心的行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等方法波羅蜜多,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