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2月24日 ཉ་ལ་སོགས་པ་གང་ཞིག་ཏུ།། 驅離魚等至何方 དེ་དག་གསོད་མི་འགྱུར་བར་བསྐྲད།། 免遭殺害處不易 སྤོང་བའི་སེམས་ནི་ཐོབ་པ་ལས།། 遠離殺生之心後 ཚུལ་ཁྲིམས་ཕ་རོལ་ཕྱིན་པར་བཤད།། 宣持戒臻究竟岸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2月24日
ཉ་ལ་སོགས་པ་གང་ཞིག་ཏུ།།
驅離魚等至何方
དེ་དག་གསོད་མི་འགྱུར་བར་བསྐྲད།།
免遭殺害處不易
སྤོང་བའི་སེམས་ནི་ཐོབ་པ་ལས།།
遠離殺生之心後
ཚུལ་ཁྲིམས་ཕ་རོལ་ཕྱིན་པར་བཤད།།
宣持戒臻究竟岸
《入雄心菩薩行論》第五品就是《護正知》,昨天已講述完畢此品中布施的部分,今天講述的持戒也如前所述般,一切皆是依靠心的。
「驅離魚等至何方,免遭殺害處不易」,說到殺生,魚或其他動物永遠無法找到一個不會被捕殺、宰殺的處所,也無法將其安置於安全之處所。畜生道的生命就是死期不定,也是無常隨時會展現的生命型態,因為緣於愚痴的心而投生於畜生道,所以無法將此些眾生安置於不被捕的地方。
「遠離殺生之心後,宣持戒臻究竟岸」,主要的是什麼呢?自己心裡有不殺生的思想與承諾的戒律是很主要的,即使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要殺生,要有這樣遠離殺生的心態,因此遠離殺生的心態即是持戒最主要的力量。而遠離殺生的意思是,縱使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殺生、不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殺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殺生,這就是持戒的勝緣。
在佛經裡亦有載述,何謂持戒呢?沒有「害他的心」即是持戒,淨化「害他的心」就是持戒最主要的本質。同樣的,要在完全沒有女性存在的地方,才遵守戒律是不容易的,因為世界上無論何處都有女性的存在,所以想守持出家戒律的話,應該要保持不貪婪女性的心態。
對女性沒有慾望的心態就是持戒,當遠離慾望之思想的時候,這就是嚴謹持守出家戒律的勝緣、本質,因此持戒悉全皆是由心創造出來的、以心為主的。
如前天所述般,希望所有眾生皆遠離貧苦,這樣的布施是做不到的,但是具有廣大無窮的心、寬闊的心,捨棄吝嗇,具有布施的心態就是布施圓滿。
今天講述的不殺生、不對女性有慾望等等,當心態上具足這意念的時候,就是持戒嚴謹,而講述此二者是因為它們對持戒嚴謹具有重要性。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偷盜也是一樣,遠離了偷盜的念頭即是持戒。平常一般的持戒就是自己在善根上承諾一件事情,而後行持這件事情,這就是持戒。
有戒律者就會有穩定的人格,有戒律者即有不放逸,有戒律者會有善行繼續遍照下去,有戒律者每天都會開心自在的。
戒律並不是全部依靠外在的表現,而是在內心的動機與發心之中產生戒律的,持戒嚴謹的力量,方能展現出來。
忍辱是心、持戒是心、布施也是心,所以六度波羅蜜多悉全都是依靠心,而後再行持起來的,因此我們只要看管好這顆心,則會世界美滿、善根遍照、人心自在,這一切都是如此而來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