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2月9日 འདི་ནི་སྒྱུ་འདྲ་དེ་ཕྱིར་སྙིང་ལ་འཇིགས་སྤོངས་ཤེས་ཕྱིར་བརྩོན་པ་བསྟེན།། 虛幻般故內心離懼知曉依勤精進 དོན་མེད་ཉིད་དུ་བདག་ལ་དམྱལ་སོགས་རྣམས་སུ་ཅི་སྟེ་གནོད་པ་བྱེད།། 行無義事於難獄窘迫苦何以迫害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12月9日
འདི་ནི་སྒྱུ་འདྲ་དེ་ཕྱིར་སྙིང་ལ་འཇིགས་སྤོངས་ཤེས་ཕྱིར་བརྩོན་པ་བསྟེན།།
虛幻般故內心離懼知曉依勤精進
དོན་མེད་ཉིད་དུ་བདག་ལ་དམྱལ་སོགས་རྣམས་སུ་ཅི་སྟེ་གནོད་པ་བྱེད།།
行無義事於難獄窘迫苦何以迫害
關於昨天所講的內容是,貪心、瞋心、痴心等形成的一切煩惱,這些煩惱要在外境上長久存在,是不成立的;而要在五根上長久存在,也是不成立的;甚至要在這二者之間長久存在,更是不成立的。
意思是,如果一切煩惱在外境上存在的話,無論是針對一個敵人或是一個親人,因為一個敵人無法代表所有人的敵人,所以在這敵人的對境上無法存在所有瞋恨心等等煩惱。而一個親人也不是所有人的親戚朋友,所以一切貪婪心的煩惱也無法成立在一個親人之上,可見在對境上是不存在這些親人或敵人的煩惱。
反之,如果在對境上存在著這些煩惱的話,意即你的對境是一個敵人,若是你的瞋恨心煩惱存在於對境上的這位敵人,當這位敵人不在時,縱然你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而你的煩惱也依然存在。
原因是,即使敵人不在你的旁邊,可是你內在瞋恨的心仍然存在,可見煩惱並不是存在於對境的敵人之上。無論是敵人在地球的另外一個角落,或是已經離開了,但是你的煩惱依然原封不動地存在,所以煩惱絕不存在於對境上。
如果你所瞋恨對境的仇人,他是煩惱聚合的對境的話,那麼別人看到他的時候,理應會起煩惱,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有些人也許是你的仇人,但他卻是別人的親戚好友,或是你的敵人也有可能是別人的好友,所以你認為在對境上的敵人、仇人,其實並非是瞋恨心之所在。
而不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敵人也許是別人的親人或好友,所以煩惱所在的位置是自己心相續中的幻覺,而非存在於對境上的敵人,如果煩惱存在於對境上的話,則無論敵人在或不在,那麼自己的仇人或他人的好友等就不可能會互換角色而變來變去。
如果煩惱存在於五根上,如眼睛、耳朵等等根上的話,當你看到外境的時候,眼根中的煩惱必定會長期產生,由於你的煩惱具足在眼根上,以致貪婪的心和瞋恨的心應該會隨時隨緣存在。
因為你眼根所看到的一切、耳根所聽到的一切,是時時存在的,而且長長久久都有。如果煩惱存在於耳根上或眼根上的話,那麼長長久久耳朵都會聽到煩惱的事情,或眼睛看到煩惱的事情也一定會產生的,但這些是不可能的。由上述可知,煩惱是無法存在於五根之上。
意思是,如果煩惱永久聚合存在於五根上的話,然而五根與外境經常有連接,如眼根看到外境的色,耳根聽到外境的音樂或聲音,舌根嘗到的味道,以及鼻根聞到的氣味、身體所觸碰等等。若是煩惱存在於根上的話,那麼應該長長久久就會聽到或看到,但是煩惱原本就不存在於五根上,而是會變來變去,所以煩惱是不存在於五根上。
此外,煩惱是存在於外在對境上的仇人或親人和內在五根上的眼根、耳根等二者之間嗎?但煩惱是無法存在於這二者之間,因為這之間是空蕩蕩的虛空,既不是境、也不是根,只是空空的虛空,所以虛空中無法隱藏著任何煩惱,也沒有存在著任何煩惱,這是不可能有的。
再者,煩惱存在於其他眾生或器世界嗎?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煩惱不存在於境上,也不存在於根上,更不存在於這二者之間,所以煩惱也無法存在於外在的器世界與內在的有情世界裡的對境上。
那麼為何會產生這麼多的煩惱呢?還有在久遠輪迴裡猶如仇敵一樣,讓我們窘迫痛苦輪轉的煩惱到底存在於哪裡呢?若是仔細研究的話,將會發現吾等一切眾生皆被煩惱所破壞、窘迫而輪轉。為什麼煩惱存在著如此強大的力量呢?此乃因我們對於煩惱從未仔細研究過。
「虛幻般故內心離懼知曉依勤精進」,若能仔細研究煩惱的話,則會知曉煩惱只是顯現出煩惱的樣子,但是其本體上絲毫沒有成立、沒有堅定的存在,煩惱只不過是一個違緣或緣的因上產生而已,在緣的因上展現出存在的樣子,但其本質是不存在的。
這些煩惱是以虛幻般的樣子而顯現出來,如前所述般,一切敵人和親人都在緣具足的時候,方會展現出來的,因此這僅是自己心相續中的幻覺所生而已,其本質上是不存在的。
總之,自己要多一點雄心、多一點勇敢,對於自己遠離不了煩惱及淨化不了煩惱的狀態,皆是由於自己不勇敢或心胸太狹窄了。
如果我們能夠勇敢一點的話,那麼恐懼都會淨化,而恐懼都會淨化的意思,就是自己不怕淨化煩惱,所以在恐懼都會淨化的情況下,便很容易淨化煩惱。
因為煩惱不存在於對境上,也不存在於五根上,也不存在於這二者之間,也不存在於其他外境的器世界與情世界裡,所以想遠離煩惱的話,必須要有勇敢的雄心與佛法的方道,如此遠離煩惱則很容易。
當我們煩惱的對境顯現出來及虛幻的幻覺產生出來的時候,便會有向獅子或狗丟石頭一樣的兩種情況發生。
例如拿起石頭丟狗的時候,有些狗會往石頭滾動的方向追過去,如同有些人煩惱產生的時候,不但不看煩惱的本質,反而直接認為煩惱存在於對境上,於是一直追著對境上的煩惱,以致痛苦窘迫起來,這種情況就猶如狗追石頭一樣。而人追逐著煩惱的對境,此人除了痛苦以外,完全淨化不了煩惱的。
再者,有些人對著獅子丟石頭,獅子是不會去追這塊石頭,牠反而會直接去追丟石頭的人,只要誰丟石頭,獅子就會追向這位丟石頭的人。如同這個比喻一樣,有些人的煩惱展現出來的時候,他也不會追逐煩惱的一切對境,而是直接看煩惱的本質、煩惱的來源,皆明悟其成空性,明悟其成虛相的狀態,進而淨化煩惱。
如前所述般,用石頭打狗的時候,有些狗會去追石頭,這種狗追石頭的感覺,猶如一直在意追求對境上所展現出來的煩惱,以致一直於幻覺中輪迴下去。
用石頭丟獅子的時候,獅子不會去追石頭一樣,如同我們貪瞋痴等煩惱產生的時候,直接看煩惱的本質,並尋找一切思想續流上的問題,從哪裡來呢?現在在哪裡呢?去哪裡呢?有三種尋找方式,從何而來呢?在哪裡呢?去哪裡呢?
進而明知一切煩惱在本質上沒有真正的存在,並且在修行的境界上非常精進、努力、認真修持,若能依靠精進波羅蜜多的話,則能清楚知曉煩惱本身沒有永久存在或堅定穩固、真實的存在,所以遠離煩惱是非常容易的。
「行無義事於難獄窘迫苦何以迫害」,對於沒有永久存在的煩惱,若是不精進、不淨化的話,那麼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即是自己會在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三惡道裡遭受窘迫的痛苦。
為什麼自己要變成這樣呢?在煩惱沒有存在的情況下,可是卻絲毫都不想精進、不想淨化煩惱,反而一直在意追求著煩惱,並且持續地擁有它,當煩惱持續遍照下去的時候,其結果就是如地獄般等等的痛苦,然而,為什麼要自己虐待自己呢?對於精進波羅蜜多相關的一切法門,若能努力、歡喜地面對煩惱、淨化煩惱的話,是很容易淨化得了,因為煩惱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淨化煩惱,反而追求煩惱,如同狗追石頭一樣。我們在聽聞佛法以後,當心中產生一切妄念煩惱的時候,應明知自己現世生活上的痛苦都是煩惱所創造的,未來解脫上的一切問題也是煩惱所創造的,而地獄道等等的一切苦悶也是煩惱所創造的,雖然這些煩惱看似堅定穩固,但其本質上根本不存在,煩惱不存在於對境上,也不存在於五根上,也不存在於對境與五根二者之間,也不存在於器世界之間,也不存在於情世界裡。
若能在這些不存在上加上一點點勇氣,意即在想離開煩惱、淨化煩惱的勇氣展現的情況下,若能再精進一點、努力一點的話,則一定可以淨化煩惱。
但為什麼不行持呢?仍要讓自己墮入地獄道呢?佛經中載述著佛開示大迦葉的譬喻。如拿石頭丟向狗的時候,狗會追石頭一樣,而有些人一直執著五妙欲,但是執著於五妙欲的時候,雖然知曉它是無常的、虛幻的,可是卻不知道其源頭,源頭即是無明的幻覺,是不真實的存在,當了悟其本質之後,即會明白,有關佛陀開示大迦葉的譬喻故事,在很多經文裡皆有載述。
佛陀對出家眾弟子開示,比丘們!猶如狗追石頭、獅子不追石頭一樣,要懂得取捨清楚,一切五妙欲都只是心中展現出來而已,並不真實存在於外在的對境上,或存在於五根上,這些道理在佛陀開示大迦葉的譬喻故事中有著諸多載述。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其實煩惱並不存在於外境上,如果煩惱存在於對境上的話,那麼已得證阿羅漢的修行人看到外境的色,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色的時候,會產生煩惱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煩惱不存在於外境上。
此外,煩惱存在於五根上,如眼根、舌根等等嗎?這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煩惱存在於五根上的話,那麼對於修行境界證悟者而言,他有眼根,但是煩惱並不存在於看到對境的眼根上,所以根上也沒有任何產生煩惱的理由。
由此可知,煩惱不可能存在於境上,因為阿羅漢同樣會看到或接觸到對境的色等等,如色、聲、香、味、觸的時候,也不會產生煩惱,因此煩惱也不可能存在於境上。
複述一遍,如果煩惱存在於根上的話,對究竟境界至高無上的人而言,他有眼根,當眼根看過去的時候,他會產生煩惱嗎?不會的,所以煩惱沒有存在於根上。可見煩惱永遠都沒有真正成立過,只因我們不勇敢、沒有雄心,沒有想離開煩惱而已。
我們應該要仔細研究煩惱從哪裡來呢?在哪裡呢?去哪裡呢?必須好好地研究一下,那麼我們的心裡自然會有明白的道理,知道它是虛幻的,是幻覺而產生出來的,並沒有真實的存在。
可見不真實存在的煩惱,就如同拿石頭打狗一樣,狗會追著石頭,而有些人看到對境上發生某些情況的時候,便跟隨著對境而跑,以致一切煩惱的產生就繼續擴大。
反之,就如同拿石頭打獅子一樣,獅子不會追石頭,反而會追丟石頭的人。同樣的,有些人認為煩惱沒有存在於對境上、根上,而是直接看煩惱的本質,並仔細研究煩惱從哪裡來呢?在哪裡呢?去哪裡呢?如此一來,覺悟的機會自然就多了。
總之,煩惱在本質上原本就是沒有存在的空性,而顯現出來都是自然的、虛幻般的。但煩惱沒有遠離成功、沒有淨化成功的原因,即是自己不勇敢,在恐懼之中,害怕煩惱;在恐懼之中,沒有想離開煩惱而已,如果能多一點依靠精進的話,則遠離煩惱便很容易。我們心中的煩惱不存在於對境上、不存在於根上,也不存在於境與根二者之間,也不存在於器世界及情世界,煩惱的源頭就是空,如昨日的夢一樣是空。
若在空空的煩惱上一直煩惱的時候,這就是一種愚痴,這種愚痴稱為無明,因無明而在輪迴裡遍照下去,因此在聽聞、思考、修持佛法以後,首先應認得煩惱,煩惱就是貪瞋痴等五毒煩惱。煩惱在元初上本就不存在,自然是空的,由於煩惱是空的原因,以致尋找煩惱的時候,找不到煩惱,因為煩惱不存在於對境上,也不存在於根上,所以只是自己的幻覺而已,如果能多加一點勇氣的話,則天天都可以快樂,並且不會產生煩惱。
還有其他的方法就是,當一切煩惱展現的時候,一直想它也是沒有用,所以不要想煩惱、要忘掉煩惱,或轉成做其他的事情。
若有這樣的態度時,則煩惱窘迫不了自己的心相續,這種人的生活是很簡單的、很樂意的、很自在的,最後連解脫成佛的機會也增多了。
對於空性方面要多加練習,而煩惱等等一切的諸法皆是虛幻般也要多加練習。這些練習與否及成效,當自己身心分離的時候,再清楚不過了。
若是一直在意追求堅定穩固存在的物質世界的話,這是不起作用的,當你生病以後,或臨終的時候就會知道的,很多時候都是如此;因此現在就應知曉這個情器世界,特別是煩惱相關的一切,皆不存在於外境上、根上等等,只是一種幻覺而已,若能多一點雄心、勇氣的話,淨化煩惱也是很容易的。
當淨化煩惱以後,就可以達成真正的開心,進而證悟人無我等等的時候,則能得到究竟圓滿的開心,甚至連成佛、佛陀果位相關的快樂也能得到。
因為寂靜涅槃也會有如此的好事,並在達成十地五道境界的過程裡,具足很多的快樂,進而達成成佛果位的時候,皆能得到永久不變的快樂等等,這些都能展現出來,加油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