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月7日 ད་པ་འདི་འདྲས་གནས་བྱེད་ན།། 如斯行為而行持 སྐྱེ་བོ་ངན་པའི་ཁྲོད་གནས་སམ།། 縱處煩雜惡劣眾 བུད་མེད་ཁྲོད་ན་གནས་ཀྱང་རུང།། 抑或居於女眾間 སྡོམ་བརྩོན་བརྟན་པ་ཉམས་མི་འགྱུར།། 持戒精穩不破犯
《入雄心菩薩行論》🌈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月7日
ད་པ་འདི་འདྲས་གནས་བྱེད་ན།།
如斯行為而行持
སྐྱེ་བོ་ངན་པའི་ཁྲོད་གནས་སམ།།
縱處煩雜惡劣眾
བུད་མེད་ཁྲོད་ན་གནས་ཀྱང་རུང།།
抑或居於女眾間
སྡོམ་བརྩོན་བརྟན་པ་ཉམས་མི་འགྱུར།།
持戒精穩不破犯
「如斯行為而行持,縱處煩雜惡劣眾」,如果以正知正念守護心的狀態來延續生命而生活下去的話,即使處於惡劣的、複雜煩惱的人群之中,自己的心仍然會在守護之中,也會在善道的正確修持之中。
意思就是,有了正知正念,則會知曉心裡動盪的念頭,而且會將一切念頭放在善項上、成道上。當有如此的行持,即使處於有很多瞋恨心與貪婪心的處所,或是在人來人往的人群之中,煩惱也影響不了此修行者,因為他有看管自心,所以毀損不了自己的戒律,加上心中有正知正念,且有觀察內心。
「抑或居於女眾間,持戒精穩不破犯」,有觀察內心以後,一切都會往善的方向行持,所以不會有任何的破戒等等,因為自己守護心的戒律圓滿。在行持上的一切戒律,都是非常堅定穩固且精進地持守下去。因為堅定穩固的戒律圓滿,所以在成道的過程中,一切所做所行悉皆正確圓滿。
為什麼呢?因為自己為成道而所作所行的承諾都不會破戒,因此戒律都會成熟起來。為成道、為解脫所作所行的出家戒、菩薩戒、密乘戒,如同在受戒時一般,心態上會具有守護的念頭,而且會具足正知正念,所以各種戒律都會圓滿地成立於自己的心相續之中。
此處一直提及,我們的心如同國王一樣,而身與語二者則如同宰相,所以看管好自己的心,則一切都管好了。當心的戒律持續成熟了以後,那麼一切的戒律也都成熟了,因此要在不放逸、正知正念的狀態之中看管自己的心。
時時要看自己當下的念頭是善或是惡,若是善的念頭的話,則讓它繼續發展、擴大、增加;若是惡的念頭的話,則應讓它袪除、淨化,因此,當具足心的力量與心的戒律時,則無論處於任何的狀態,包括人在哪裡、在哪個處所、與任何人群在一起,他的修行境界仍然毀損不了。
因為心裡的力量存在、心裡的狀態存在、心裡的善道存在,所以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會散發出心的力量,以及一切智慧、慈悲的光束,這是一種最強的力量。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痛苦的時候,不要在痛苦裡輪轉;生病的時候,不要在病情裡輪轉,一切的萬事萬物皆是由心而投射出來的,所以我們在心的戒律上有永久、穩定的禪坐是最主要的。
思想是複雜的、思想是虛幻的,而本心則是真實的,所以本心的真實樣貌與釋迦牟尼佛融體地看起來的時候,除了快樂以外,沒有其他的苦漏。
學佛就是要看管好自心、心明智、心弄清淨,讓心中智慧、慈悲的力量增加,心放在平等、自在的狀態。平等的意思即是智慧、慈悲平等,性空、緣起平等,世俗諦、勝義諦平等,所以要在輪涅平等的狀態之中安置心。
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心的習氣所投射出來的顯現,當看管好我們的心以後,無論習氣的影響是好或壞,都可以由心來控制的。
最主要就是要看管好心,因為難得的人身遠較天界裡天神的生命珍貴。只要看管好心的一切、心的境界成功了,則成道上的一切修行境界,其成功的機會將很高的。
要看管好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持守戒律,自己每天想做的善根及成佛上的事情,都不要放棄,此即是戒律。當戒律存在的時候,無論看書或禪坐,只要一直保持下去,則會越來越好。
心的力量一展現,情器世界的一切皆會遍照好的事情,因為好事是好事、壞事也是好事,當這樣的狀態會展現出來時,將是非常好的事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