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2年4月20日 བཤེས་མེད་འཁོན་པའང་མེད་བྱས་ནས།། 既無親亦無仇怨 ལུས་འདི་གཅིག་པུ་དབེན་གནས་ཏེ།། 獨自一身住蘭若 སྔ་ནས་ཤི་དང་འདྲར་བརྩིས་ནས།། 作我已死如是想 ཤི་ནའང་མྱ་ངན་བྱེད་པ་མེད།། 縱已死亦無人哭 「既無親亦無仇怨,獨自一身住蘭若」,以修行人的心態而言,既不執著於此生輪迴的一切,也不執著於親友,最好能到蘭若處修行。所謂蘭若處,白天看不到任何人,夜晚也聽不到狗吠聲,通常在山上、峽谷、海島等處所,有令人心自在的美景,還有花草香郁飄散,往昔所有成就者皆歡悅地長住在蘭若處,所以我們也應長住蘭若處。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2年4月20日 བཤེས་མེད་འཁོན་པའང་མེད་བྱས་ནས།། 既無親亦無仇怨 ལུས་འདི་གཅིག་པུ་དབེན་གནས་ཏེ།། 獨自一身住蘭若 སྔ་ནས་ཤི་དང་འདྲར་བརྩིས་ནས།། 作我已死如是想 ཤི་ནའང་མྱ་ངན་བྱེད་པ་མེད།། 縱已死亦無人哭 「既無親亦無仇怨,獨自一身住蘭若」,以修行人的心態而言,既不執著於此生輪迴的一切,也不執著於親友,最好能到蘭若處修行。所謂蘭若處,白天看不到任何人,夜晚也聽不到狗吠聲,通常在山上、峽谷、海島等處所,有令人心自在的美景,還有花草香郁飄散,往昔所有成就者皆歡悅地長住在蘭若處,所以我們也應長住蘭若處。 「作我已死如是想」,對世間人而言,完全不知道修行人身在何處,如同早已不在人世般的狀態中獨自修行,修持什麼呢?修持增加我們心裡的智慧、慈悲的力量等功德,淨化傲慢、執著、嫉妒等源頭,即淨化我們的無明。如此修持時,修行人早已對親友等不抱持任何希望,不會想以世間凡夫的方式來親友交往,修行人將自己視為猶如早已過世一樣的感覺。 「縱已死亦無人哭」,如此修持至最後,當遇見生老病死中的死苦時,周圍沒有任何哭聲、叫聲,因為連一個人都沒有,只有自己心中修行的力量明亮起來,所以不怕病苦、不怕死苦,這就是在一片內心光明之中修行成就。 可見長住蘭若處的修行者面對無常、病苦的時候,身旁沒有人會哭哭啼啼,因為此生當中修行的方法就是在沒有人的蘭若處,所以面對無常的時候也是一個人,身旁沒有任何一個哭哭啼啼的人,連一個痛苦者也沒有,破壞者也沒有,仇敵也沒有。這是一種遠離世間的法門,就在這種遠離親友仇敵的狀態之中,一直不停地打坐下去,了悟生死。如此對於急著想解脫的人,真好啊! 僅是往蘭若處走七步路,即可獲得極大的功德利益,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對境的存在、親友仇敵的存在。當沒有對境存在的時候,無論修持何種法門皆會有所成就,更何況到蘭若處修持之前、打坐之前,就已經持續依靠善知識,包括聽聞佛法、獲得訣竅、受持灌頂等,有很多可以修持的佛法。 在受持灌頂以後,自己可以修誦本尊心咒。聽聞佛法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