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
放生就是給眾生一條生路,放生可以讓各個習氣不同的畜生道有一段自在活著的時間,更何況沒有砍他們的頭、沒有讓牠們流血的宰殺,所以放生就是一種幫助。
放生同時也幫助了自己,當初捨身為虎的王子幫助快要餓死的老虎母子,直接解決飢餓的老虎之痛苦,沒有讓牠們餓死。而放生對王子本身也有幫助,由於放生的功德,讓王子在成道的過程中累積極大的福德,並且增長很大的智慧,有益於成佛,因此放生具有極大的功德。
殺害眾生就是斷除眾生的生命,放生就是讓眾生延續生命的緣起,而斷命的相反就是放生,所以行持放生對長壽會有所幫助,透過讓眾生長命的緣起,自己會長壽,與自己相關的人也會長壽。
人生就是自己
心態擴大愛的慈悲之過程,在練習愛的慈悲之過程中,會淨化自己因自私自利引起的痛苦,當自己心裡成熟愛的慈悲,並且練習放生與想放生的念頭,就會有許多好處。
放生就是一個尊重,如果能愛護與尊重這個地球上的生物與生命的話,最起碼這個人是好人,「殺生之上無更惡」,所以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放生的功德很大。
我們要身心一如地放生,身體前去困難的放生現場,尋找沒有汙染環境的地方,讓被放生的動物暫時有安全的處所,這即是身體的善業。心裡的善業就是觀想釋迦牟尼佛與蓮花生大士一如,持咒迴向即將被宰殺的動物,遠離痛苦,透過這樣的善業,祈願這些被放生的動物生生世世都能獲得人身,並且聽聞、思考、修持佛法圓滿,再逐步增長菩提心,達成十地五道的境界。
放生就是一種生命的布施,布施有很多種,包括物質的布施、佛法的布施與生命的布施等。放生等於給眾生一個生命,所以也是一種布施。
而放生當然要以三珍勝為主,放生的前行,首先要發大乘的菩提心,無論是放生魚類也好,或任何動物也好,一定要有希望一切有情成佛的願菩提心。
放生當中,給被放生的動物吃甘露丸,觸碰佩帶解脫,以及念咒、念佛號或念誦三十五佛等的時候,要在心沒有罣礙、心沒有散亂的情況下,心定住地念誦。
最後放生完畢的時候,迴向自己的右邊是父親,左邊是母親,前方是仇敵,周圍是一切有情,如同平日我們修法的觀想一樣。祈願遍虛空盡法界的有情的幻覺全然立即淨化,所以三珍勝是缺不得的,如此一來,就是一種最好的放生,迴向臻達成佛的果位,圓滿菩提的勝道。
持明仁增塔欽即述2023年3月21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