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四輯'
持明仁增塔欽講述
再次強調「無所謂」的心態(三)
2022 年 1 月 6 日
可見所有事情都已盡力去做之後,則一定要學會「無所謂」的心態。你現在應該知道「無所謂」是怎麼回事了,當我們老了、病了、死了之前,都是可以運用「無所謂」的心態,人人皆是如此。
持明的這位老弟子,日常飲食都很注意,吃得健康,也不會亂吃東西,經常很在意身體健康的人。到目前為止
應該做的事,在「有所謂」的狀態都做了,雖然現在身體有一些不健康的狀況,但是她一定是無所謂,因為她有所謂做了一輩子。
雖然她目前碰到病情嚴重的情況,但她另外一個面向是成功的,因為她已經淨化往昔輪迴世界所形成的業力,所以她此生在有漏的快樂上,雖然沒有達成「有所謂」徵兆境界的最高點,但是可以消業,透過病情可以跨過往昔生死輪迴所形成的業,也可以達成最覺悟的真理。這時就可以在「無所謂」的心態之中,坦然接受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正確的力量與正確的真理了。「無所謂」就是這麼一回事,要這樣學習。
如果平常很忙沒空修法、念咒的話,就暫時空下一分鐘或一秒鐘,讓自己有空。你先空下一秒鐘,讓心安靜一下,接著空下兩秒鐘, 讓心安靜一下,然後空下三秒鐘,讓心安靜一下,再空下四秒鐘,讓心安靜,等到能空下五秒鐘的時候,你就可以念咒:「南無布達雅,南無布達雅。」然後心中觀想一下佛。你應該可以空出幾秒鐘的時間,這樣開始空下心來。
心中有太多想法時,要練習讓心暫時空下幾秒鐘,「空」是空暇的空,不是空空的空。先練習讓心有空暇,從一秒鐘開始到五秒鐘之間,空下時間給自己的心一個機會。你不可能連幾秒鐘的空暇時間都沒有,只是習慣性地不做而已,當有五秒鐘左右的空暇時,就會有念咒的時間,就可以開始念誦釋迦牟尼佛心咒「嗡 牟尼牟尼 瑪哈 牟尼耶 梭哈」。
幾秒鐘就可以念誦一遍釋迦牟尼佛心咒,只要你感覺還有空暇的時間就多念幾遍,走路可以念,上廁所可以念,洗澡也可以念,隨時隨處都可以念釋迦牟尼佛心咒。
從國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一旦去想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時,這件事就會在你的心中佔一個位子,人們擔心未來的事通常想的很多,但實際真正發生的並不會多。
佛教裡提到「接引未來」的事,一直想著以後會發生什麼,但其實並不一定會發生。聽到一些「以後安排」的話,就一直想著以後要怎麼安排,可是安排的一切,以後也許用不了。以後發生的事情也許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不如將這些多餘的思想,乾脆直接用來思考現在應該怎麼做、用什麼方法做。例如我眼前的這個茶杯要怎麼放才對呢?茶杯不是隨手一擺就好了,我需要用一個正確的方式放過去才行。
如果將當下想個方法和擔心未來二者做比較,當然是當下想方法比較好。一定要記,很多人會為未來的事情擔心,但也有很多人基本上是不擔心的,而會毫不猶豫地先去執行。
對你而言,想少一點比較好。若要想,也應該想現在要做什麼呢?當下有什麼好辦法呢?這是很主要的,時間要用在想方法上,動腦想方法是很好的。
學佛和學佛的方法相比,學佛的方法比較重要;做事情和做事情的方法相比,做事情的方法比較重要;到達目的地和到達目的地的方法相比,方法比較重要,因此當下的生活就要想很多很多的方法,不要為未來想太多,過多雜七雜八的念頭也沒用。
你要多學習佛法,先從剛才教的,利用一秒鐘、兩秒鐘開始學起。當你在醫院工作時,身邊所有人、病人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學佛的工具。為什麼病人會是學佛的工具呢?這很重要,很多人並不會想到這是修行的對境。
例如我要喝茶,這個茶杯是我的障礙嗎?當然不是。而我要成佛,我要學佛,病人是障礙嗎?當然也不是。病人即是讓你修持智愛、廣愛、忍辱的對象,因此他們是成佛的資糧、學佛的工具。
像你這樣可以遇見學佛工具的人並不多,我很想每天都看到一些病人,可以關心病人,可是我並沒有這個機會。不過我也許會遇到一些嫉妒心很強、瞋恨心很強或複雜搞亂之人,這些人是我學佛的對境。你在醫院看到病人身體不舒服、非常痛苦,工作這麼忙碌的情況下,主管還一直要求許多雜七雜八的事,所以你面對的病人和主管都是學佛的工具。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