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二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因和緣(下)
2021 年 12 月 30 日
為什麼要懺悔呢?因為上有藍天,下有大地,我們是慌慌張張地在天地之間的旅遊者。如同一隻貓跑到森林裡旅遊一樣,牠也是到處晃悠,我們也和這隻貓差不多一樣在旅遊晃蕩中。
但我們人類卻一直有分別念在心中,例如只要一餐、兩餐、三餐、四餐不吃,就會受不了,證明我們是凡夫。凡夫是什麼呢?凡夫就會有分別念。分別念存在的時候,一定要懺悔。因為做錯的事情、想錯的事情很多。
有人認為,我哪裡有想錯呢?我好像沒有想錯過吧?但是你可曾想過,其實人的一生當中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例如一個女生愛上一個男生,和他發生後來的事情,創造出一個凡夫的家庭,生了小孩等,這些都是你有錯在先,再一步步地錯下去。如果你的小孩出很多問題,你覺得好煩,但你有沒有想過,煩惱的創造者是你?這只是舉個例子而已。
有些時候,我們碰到很多不公平、不舒服的事情,好好仔細地找一下、看一下,其實源頭就是自己。例如你原本賺了很多錢,最後全都賠掉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不是因為你自己生起更多貪婪呢?所以源頭也是自己。可見自己的怙主是自己,破壞自己的人也是自己。明白這些道理以後,是有效果的。
前述提到因和緣,從生生世世深刻因果的因來說,有些因消除不了,有些因可以消除的。但是有些因的問題是永遠解決不了,只有緣的問題才能解決得了嗎?並不是。
當善力更強的時候,也可以解決因的問題,如同雖然火很大,但是可以用更大的水熄滅火。如果因的問題很大,你可以用更強大善的力量、更強大方法的力量、更平靜的力量、更有智慧的力量來行持,則也有可能可以改變因的問題。如果不能改變因的問題,那麼我們怎麼成佛呢?
可見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要一步一步地以次第性的方法來改變因。如同我們現在聽聞、思考、修持佛法,全都是為了改變因的問題,不要讓違緣障礙上的緣出現,所以我們要好好處理。
一旦明白因和緣以後,你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例如當自己的家人、親人、小孩、先生發生問題的時候,要先了解是緣的問題嗎?如果是緣的問題,你要盡力處理,你要幫忙協助,共同行持下去。但是過程之中要歡喜自在的忍耐,有智慧的忍耐,有慈悲的忍辱,如此行持下去。
當你所有的事情真的全都做了,卻還是一樣,那麼你也不用睡不著,這是因上的問題了。若是因上的問題,誰都處理不了,就要放得下。但如果要處理因上的問題,就需要更強的善力。不過人都是一樣,都會碰到工夫不夠的時候,即使是蓮師也無法讓赤松德贊的女兒復活。
蓮師本身有很強的本事,可以讓許多生命復活,即使殺了以後,也可以使之復活,死了以後,也使之可以復活,但是蓮師無法讓赤松德贊的女兒復活,因為有很嚴重的因之緣故。
從佛教的觀念來看,尤其是藏傳佛教裡的一切見解和辯論,完全以仔細次第的方法教導在人的世界裡,在生活中如何清楚明白我們的心性,所以學佛以後,佛教的精神是無敵的好、無敵的強。可見可以用因和果、因和緣來看待一些事情,這是不錯的。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