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習氣佔最大位置,時刻要觀想佛(一)
2021 年 3 月 7 日
習氣在時空裡佔了最大位置,有些人認為是壓力和執著事情佔了最大位置,這是不一定的。我們認為事情一定要依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或是認為某件事情很重要,這些想法背後最主要的源頭就是習氣。
習氣佔了最大位置的意思是,有些生命形態的眾生可以在火裡很自在,這些眾生的空間、時間、生活都在火裡,這是牠們的習氣,但是人進去火裡就會馬上被燒盡,一根頭髮也不留。還有生活在水裡的海洋生物,在水裡呼吸,生活也在水裡,這也是一種習氣。人則 要在藍天與大地之間生活,這也是一種習氣。由此可見,習氣佔了很大的位置,先明白這些道理以後,才會有想改變習氣的動機,方能改變習氣。
為什麼要改變習氣呢?因為此生當中的一切苦命、一切勝利幾乎都是由習氣所造成,快樂和痛苦都是這樣創造出來的。人的所作所行都是為了快樂,有的人生下來就有一些快樂,這也是他們前世帶過來的習氣。
當我們明白習氣佔了很大的位置以後,就會有改變習氣的想法,而改變習氣以後,就有增加成就的機會。如果不改習氣的話,這輩子是一種苦,有可能下輩子也是一種苦,而中間的過程都是一種苦。
人的快樂和痛苦全都由習氣而生,違緣障礙也有關係,但是緣佔的位置不大,因的習氣佔了很主要的位置。菩薩們確實很自在,例如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過程中,佛一邊身體被斧頭切著,另一邊可以供養鮮花,已經達成一種平等的心態,這是因為佛具有一切皆平等的習氣。
眾生有很多煩惱、無明,這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一樣。當改變自己的習氣以後,看這個世界就會通透一些,而改變習氣的方法就 是聽聞、思考、修持佛法。
你們在事業上都很有成就,一位是老板,一位是專業人士,我比較不厲害,但是我也有我的佛行事業。這個佛法道場變動了很多次, 遇到很多無常,就像你們搬家、搬家、搬家一樣,現在比較穩定,不用再搬家了,可是搬家、搬來搬去,無常和變化是正常的。
看看這個手勢(師用拇指和食指比一個有漏皆苦的手勢),有一個圓滿的部分,也有缺口的部分。如果人生沒有缺口的話,是不好的,一定要有個缺口。缺口是什麼呢?不舒服、不自在、很辛苦、很麻煩,這就是一種缺口。也許這個缺口救了你的生命,沒有得到嚴重的疾病,還可以活生生地過生活,每天都可以緊張。
如果這個缺口不見了,或者早已涅槃,或者已投生到另外一個世界。為什麼呢?因為具有完全圓滿的福報是不容易的,人本身沒有全部圓滿的時候,自己的圓滿有多大、多小,是由自己來決定的。
與其他人相比較,有些人連三餐都不繼,這才是最嚴重的缺口。三千大千世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的人一定要吃飯,要有錢 才能吃飯,當三餐不繼的時候,就是很困難的處境,因為習氣很厚的人不可以不吃飯。
天人的習氣是不用吃飯的,看就會飽、想就會飽,但是我們的習氣不是如此,一定要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一口、一口地吞下去,所 以三餐不繼是個大問題,生病嚴重也是一個大問題,還有其他所有的問題都是缺口之一。
但是缺口的部分就是你的活力,是用來訓練你的勇氣、增加你的智慧,在人生的磨難之中,可以達成真正的一個力量,所以人生有缺口還好。
其實人生圓滿的部分有很多,從這裡到那裡是沒缺口的(師比有漏皆苦的手勢),只有這裡是缺口而已,將圓滿的部分都想起來的時候,自己就會很自在。為什麼不想想自己圓滿的部分,具足三餐吃飽的食物呢?
我曾經講過「息增懷誅」的法,在「息增懷誅」的四種事業裡,自己可以有很多圓滿的部分。「息」是自己有平靜的、自在的一天, 有自在的、喜樂的生活,這是息的事業。「增」是食物具足、衣服具足、有房子可住,不用睡在街上,這也是一種具足圓滿的狀態。而「懷」是什麼呢?自己手下有些聽話的部屬和家人等等,就是懷的事業。「誅」是自己有面對人事物的力量、面對無常變化的力量,自己有力氣,這稱為誅的力量,要做有力氣的人才是對的。如此即是自己已經具足息、增、懷、誅四種事業。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