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佛陀與蓮師
2021 年 2 月 27 日
第一佛與第二佛有什麼差別呢?第一佛釋迦牟尼佛與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在本體上是一模一樣的,因為釋迦牟尼佛與蓮花生大士的智慧、慈悲、力量、功德、事業都沒有差別,一切如來佛的本體中都是慧融大平等(智慧的慧、融入的融),所以都是一樣的。
先不說法界的部分,以外在明燦顯現的部分而言,釋迦牟尼佛是以肉體的樣貌展現出來,透身光明的大象融入於喜瑪拉珍(摩耶夫人)的身體裡,從其母親右邊肋骨之間出生,而蓮花生大士則是從蓮花裡誕生。佛陀是胎生、蓮師是化身生,雖然出生的方式不一 樣,但是智慧、慈悲、境界是一如的。
以世俗的角度來看,佛陀是胎生相關的,但以勝義諦而言,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並不是在這世間才成佛的。
此外,第一佛釋迦牟尼佛與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弘揚佛法所到之處有所不同,蓮師到過的地方,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到過,所以蓮師是非常珍貴者。
釋迦牟尼佛乃為了讓眾生接受無常,因此示現涅槃。蓮師卻沒有涅槃過,蓮師於恭銅山(西藏拉薩桑耶地區),先在天空中慢慢飛起來,一步一步小小地前進,然後以虹光身慢慢地飛往羅剎國,所以蓮花生大士沒有往生過、沒有涅槃過。
佛陀於千尊佛都不敢來的地方降生,來到這娑婆世界度化五濁惡世的眾生。在接近三千年前,佛陀特別為了當時比較具足福德的人講述《大藏經》及其他一切佛法,度化了無數有情。
蓮花生大士則有點不一樣,蓮師為了末 法時代的眾生,將其所講述的伏藏全都埋藏在天空、地底、山谷、皈境的處所裡,等待適當的時間,由八大林巴等等的一些伏藏師取出伏藏,所以時代越不好、越複雜的時候,蓮師的法門會越來越強。
因為蓮花生大士早已知道末法時代的狀況,對於不好的時代,要用相對的對治法門,因此蓮師先為末法眾生將伏藏法門準備好,再隨末法時代眾生的需要,逐步出現所需的法門,所以現今末法時候,最好、最究竟圓滿的佛是蓮花生大士。而修持蓮師法門,能淨化五濁惡世的障礙的機會也越高。
意思是,蓮師與佛陀並不是誰比誰厲害,因為蓮師是由佛陀所展現出來的。佛自己預言說:「我在世間示現涅槃以後,有一位比我厲害的人會出生於達納果夏(鄔堅達瑪塔剎土裡的一座湖)。」這是佛自己在《涅槃經》裡所述的。
而這位比佛厲害的人是誰呢?是蓮花生大士,祂是佛陀直接的化身。佛陀以寂靜的樣子展現出來,而蓮花生大士則是佛陀展現的忿怒樣貌,來度化有情,所以二尊是一體的。
念誦蓮師心咒的時候,要念「嗡阿吽 班雜 歌熱 悲瑪 思德吽」。過去寶島有很多人念錯,我認為糾正為正確的念法,這樣比較好。因為佛經和論述皆載述,念咒標準與不標準的功德相差一百倍,有襌坐與沒有襌坐念誦心咒的功德也相差一百倍。念心咒不標準一百遍與念標準一遍相較,則念得標準一遍的功德大;有襌坐而念誦心咒一遍與沒有襌坐而念誦心咒十萬遍,則一遍的功德大。故此,一邊念誦心咒一邊打坐是最好的,正確地念誦心咒也不錯。
「嗡阿吽 班雜 歌熱 悲瑪 思德吽」是 梵文的咒文。我們對照過西藏的念法,例如金剛薩埵的咒、般若心經的一些咒等等,印度梵 文念出來的音和西藏念的音很接近,雖然西藏的念法與印度梵文的發音沒有完全相同,但是已經很接近,所以念的時候,要照標準的發音來念。
在這裡買了甘滋,做了小小的薈供,念「嗡阿吽 班雜 歌熱 悲瑪 思德吽」,加上薈供的咒「歌熱 德瓦 札根呢 嘎納雜札 本札火 爾祖札 巴鈴大 卡卡卡賀」,這樣是很好的。
前幾天,在仁波切涅槃紀念日供燈的時候,交代你們要一整天念經與念咒,目的是要戒言(禁語),以這樣的態度念經就是三珍勝裡的無造無念,無造無念意指沒有散亂、沒昏睡。
無論任何修行,首先要發起菩提心,中間是無念無造,最後是迴向。以三珍勝來修持、念經是很重要的,並不是照照相、拍拍影片就好了,這些都不是重點。正確的功德是身口意要一起動,第一要動的是心,所以發菩提心是很重要的;第二要動的是,我們的心不散亂,以無造的心來行持;第三則是,做過的善根都要迴向菩提,所以三珍勝都缺不得。
無論灌頂也好、修持任何善行也好,大家首先要一起作準備安排。安排的時候,要有希求心來參加法會;行持善根時不能忘記三珍 勝,先要發菩提心,中間有無造的心,當念經、供燈很熱的時候,可以消除很多貪瞋痴所引起的業,特別是消滅瞋恨心、嫉妒心的燃燒之火,最後要作迴向;而結尾的時候,後續的事情一定要做完,第二天、第三天完整地做完。依照以上的步驟,才是成功的法會。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