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練習「無所謂」的心態(三)
2021 年 1 月 5 日
我們看到佛陀由悉達多王子出家修行成佛,並不是僅此一生,前面還有三大阿僧祇劫成道的日子。但以究竟勝義諦的角度而言,佛陀早在很久遠以前,在勝上奧明的剎土裡早已成佛,祂只是以十二行誼為眾生展現一種示現與表演而已。在這樣的表演過程中,佛陀仍然聽法、講法,並在尼連禪河的旁邊,示現六年苦修的樣貌。
有些經文載述佛陀在這六年間,到了天界等很多不同的地方講述密法,但是肉體留在人間,祂以意中的境界與廣大的神通,示現在各種根器利和福報圓滿具足的世界裡講法。漢傳佛教不會如此說明,但是藏傳佛教有這樣的闡明。
佛陀在尼連襌河畔站起來以後,直接到印度的菩提迦耶,在禪坐的過程裡降魔,且在證悟十一地佛果之前,金剛喻定的智慧境界中,斷除全部最細類、最細類的所知障,最終於凌晨時分究竟成佛。
釋迦牟尼佛究竟成佛以後,看一下這個世界,當時印度存在三百六十種不同宗教觀念的見解者,整體總括而言,一是常見,一切世界都是永恆堅定的存在;一是斷見,沒有前世、沒有今世、沒有來世,什麼都沒有。在這個以常見與斷見為主的世界裡,佛發覺並不 容易講法,無論講給誰聽,誰都聽不懂祂甘露般的法教,於是佛說祂要去樹林裡。這時,梵天與百施天王前來邀請佛講法,佛才開始講 法,但是佛講法的時候,旁邊沒有其他人,只有過去的朋友五比丘。
最初五個比丘心裡有不是很好的想法,因為五比丘覺得以前彼此是朋友,聽佛講法 感覺怪怪的,但是之後五比丘還是聽法了。佛認為這時講空性沒有用,因為當時的人認為世界都是堅定、穩固的,於是佛講了苦。
輪迴世界裡一切心識的苦皆是由無明所創造,而苦的原因是集諦,集諦是由業及煩惱所引起。消滅業及煩惱的方法是道諦,將佛法應用在心中,而後滅諦就是成功了,這是第一轉法輪的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裡的滅諦是什麼呢?佛在靈鷲山第二轉法輪,完整宣講滅諦空性的部分。空性法門在佛第一轉法輪宣講滅諦時已經簡單地講述過,但是在第二轉法輪時,才將所有般若、中觀的空性法門完整仔細地講述。當時天界、人界的弟子滿佈虛空大地,佛宣說一切顯 現的本質是空,空裡展現出顯現,如同般若中觀講述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第三轉法輪是「種性如來藏」。如果全部都是空,沒有明燦與顯現的部分的話,單一的空就是空而已,是沒有用的,就像無色界裡的第三天也是空,但是單一的空是不起作用的。因此,佛陀於第三轉法輪宣講眾生的本性皆具有如來藏的道理,空性並不是單一的空,空 裡面顯出無量無邊的勝道,究竟圓滿的狀態都展現出來。
佛陀一直都是依靠佛法、講經佛法,所以聽法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信心具足、相信具足地聽聞佛法。學習佛法但沒有聽法的話,則只 是上課和懂得名相上的所有理論而已,如同懂得物理學的道理就可以了,但佛法不是這樣的。學佛若有一種恭敬、一種希求、一種想 解脫、一種想明悟、一種想證悟空性的狀態來聽聞的話,加持又是不一樣,所以聽法與講法是非常好的。
我從海拔四五千高的地方來到這裡,認真地在華人世界講法,所以希望大家都聽法,依法不依人,佛法真是很珍貴的。我每天透過社群媒體講法只有幾分鐘而已,這幾分鐘你不要以懷疑的心態來聽法,你要以相信的心態來聽法;你不要以研究的心態來聽法,要以 相信的態度來聽法。要明知仁波切是一位傳統的講法者,一定是依據經文、論述的道理來講述佛法,如此聽法的話,也許和你過去看經 書有不一樣的感受展現出來。
一次聽一段的佛法內容,例如「涅槃寂靜,有漏皆苦」,聽一百遍,每一次聽的感受都會不一樣,每一次證悟的、了悟的又會不一樣。 看起來每天講的都是一模一樣,但事實上不一樣,所以聽法是非常非常好的。
佛最後示現涅槃的時候,佛以臥佛的樣貌睡臥在娑羅雙樹的樹木之間,仍然一直講法來度化眾生,最後示現涅槃。由此可見,佛成道的過程,是聽法講法;佛成佛以後,依然聽法講法;佛示現涅槃時,仍然聽法講法。
佛交代所有弟子學佛就是要聽法講法,但是大部分人都弄錯了,拜佛只為了保平安,保平安是很多人間佛教所追求的事情,但學佛並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佛教徒可以苦,因為他知道、明白苦的原因;佛教徒可以病,因為他知道病的原因及空性的真理。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