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練習「無所謂」的心態(四)
2021 年 1 月 5 日
以傳統的佛教來說,要有出離心,輪迴世界本身就是毒蛇的窩一樣、火坑一樣,沒什麼快樂存在,要遠離這個世界的狀態是小乘的 境界。而我們是大乘的修行證道者、講經者、具足種性如來藏的大乘修行者,不僅為了自己,我們要度化所有人,盡自己的能力先證悟 成佛,而後以教法、證法來度化所有有情。當具足如此圓滿的思想時,是非常好的,而且菩提心也圓滿了。
我們學佛,不只是拜佛,也不是只求平安。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脫離輪迴,而且我們的心量要很大,不只自己一人、不只人類,祈願 天下所有有情都能遠離三界的一切痛苦、幻苦,三苦、八苦等等,並且達到五方佛的境界等等,這就是我們唯要的一件事情。
簡而言之,除了聽法以外,在平常的日子裡要練習「無所謂」的心態。為什麼「無所謂」呢?因為這個世界是空性的展現、不真實的 存在,對境都沒生過。但是為什麼我們認為對境生過呢?因為想太多了,想了不只一次、兩次、三次、一百次、一千次、一億次、一兆次,從久遠輪迴一直想到現在,非常非常非常的想這個世界是永恆堅定,一直如此想,這個世界就變成永恆堅定,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一個人的身體換過多少次呢?有時候是青娃、有時候轉輪聖王、有時候是人,我們的身體一直更換。佛經裡有載述,一個人若將累生的血肉堆起來,則比中須彌山還要高,因為喜歡的人離開或是遇到不喜歡的人而流的眼淚,比四大海的海水還要多,可見一個人的身 相續換過多少種形態。
在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裡想些什麼呢?這個世界是堅定的、世界是穩固的、這個世界是永恆的,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因為我 們想太多了,世界就變成現在這樣,水就是這樣,山就是這樣。
現在若是要證悟空性的話,則要想相反的部分。一直想、一直想證悟真正空性的理由、原因,要多想無我、空性、法無我、人無我等等究竟的境界和空性的項目,將以前想太多的物質都是堅定穩固的部分全都蓋過去,終有一天會證悟空性。
外境世界本來就沒有生過,全都是我們想太多才形成了這個樣子,如同昨天的夢一樣,夢裡的對境從來沒有生過,你在舒舒服服的小房子裡,怎麼會有山、有水呢?自己為何會覺得恐怖或開心呢?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對境或感受展現出來呢?這都是心裡所想的習氣而已。我們在白天所看到的一切,也是由無明幻覺的習氣而生,如同昨日的夢一樣,一切 都沒有生過,但是自己的執著就是這麼強,所 以要練習「無所謂」。
而有了「無所謂」的心態以後,行為上卻不可以無所謂,行為上依然要認真努力。縱使你想不認真也不行,不努力也不可能,因為欲 界的人需要吃東西,吃東西就要依靠工作、要依靠賺錢、要依靠食物,我們不可能停下工作,所以要多一點「無所謂」的心態,進而多一點空性的境界。
想空性是非常非常好的,想到這個世界是空性,口中經常念,心裡經常想。知道一點點空性、感受一下空性的時候,輪迴就可以消除一半了,思惟空性有非常強的力量。
我是傳統佛教講經者,不僅知道空性,而且非常深刻的相信和非常仔細地將空性融入在心中。因為我們的學習不是聽聞而已,不是看書而已,全都要依靠上師,聽完上師全部的教導。我在《智慧品》裡所說的一切漢傳佛教的顯法都聽完了,除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的經文、論述全都聽完以外,再者密乘的法、究竟法門也都聽完了。
聽完所有法門以後,還要到山上蘭若處,獨自一人打坐、心裡禪修,然後要通過上師的考試,看看禪修的結果是否達到境界,最後通過考試了,上師才給我一封親筆信,叮囑我應該帶弟子。
我原來也不想帶弟子,因為我是康巴漢子,是一個不想做這些事情的人。但是我見到這位如佛一樣的上師,自己多少已經得到心裡的力量,雖然不想再連結人,但是上師的交代,認為我可以帶弟子,所以我看到你、看到他。
我今天說的話,你要相信地、仔細地想一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皆有很多師父、很多經書、很多論述,但是我們在緣分具足的情況 下講法、聽法,也許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你先放下研究的心態,多增加相信的心態,先放下名相的事情,認真地將我剛才說的這些部分先參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
你知道物理學,就會知道很多緣起法,知道緣起法以後,知道空性是很容易的,再加上一直念佛經,就是培養一種習氣、一種力量, 時時刻刻想到佛經的內容是非常好的,但還是先要加強聽聞佛法、思考佛法、修持佛法。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