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噶當派博多瓦的三種修行訣竅(三)
2021 年 3 月 21 日
對眾生慈悲就是,我是一個獲得難得人身、融入佛教的人,因為眾生很苦,所以要對眾生發起慈悲心,這是佛教徒應有的態度。練習慈悲成功以後,則無論他人對你好或是不好,都是一樣的,心情都在平靜的狀態之中。
有了慈悲,則會發展自己的優善,也會淨化業力,不會痛苦,因此發自內心的慈悲是最好的。當練習多一點慈悲心的時候,自然就會 很想利益眾生,無論眾生多苦、多鬧,也永遠不會離開眾生,這就是慈悲的效果。
我經常說舖一條慈悲的道路,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說詞,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好像沒有慈悲的笑容,但是寶島的人們非常可愛,所 以我變成跟他們相融了。我原本是不說話、不笑的,現在會笑、說笑話都是練習出來的。因為具足發自內心的慈悲,才可以在這裡那麼 久、融入這地方、發展很多東西,若沒有慈悲,這是不容易的。
佛陀在成道的日子裡慈悲為懷,曾經轉生為無染王子、雄心王子等,無論是自己的眼睛、妻兒、身體皆布施他人,這就是慈悲。佛 陀在行菩薩道時,其中一世為大悲王子,王子捨身餵虎,捨身之處是現在的尼泊爾,此地有一座捨身餵虎舍利塔。為什麼大悲王子這麼容易做到這件事情呢?因為他有發自內心的慈悲。佛陀在成道過程中經常練習慈悲,所以我們也要練習慈悲,這是很主要的。
對待家庭、親戚朋友,特別是迫不得已碰到的人群,無論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都一定要慈悲對待。心中一直保持慈悲的時候,就會 消除過去的一些惡業,消除惡業以後,或許他人也會對自己慈悲,甚至善待起來,因此你要以慈悲的力量來消除他人的惡業,以慈悲的力量來轉化、發展他人的善力,以慈悲的力量來開啟自己慈悲的力量。如果心相續之中成功練習慈悲,發自內心生起慈悲的話,就不會爭吵。
第三個訣竅就是空性,噶當派博多瓦的訣竅多麼厲害!我們要經常很多練習空性,因為如果沒有觀修空性的話,前述的無常、慈悲都只是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出來而已。如果要將一切功德變成無限的話,就必須要有空性的見解與真理,所以要經常觀修、練習空性。
要如何練習空性呢?首先要聽聞空性的法,《心經》的翻譯者玄奘法師真是厲害,寶島的人們幾乎都懂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他華人不一定全都 懂。西藏的老百姓也懂「無眼睛、無耳朵、無鼻子、無舌頭」,西藏翻譯的《心經》是「眼 耳鼻舌身意」每一個都加無,漢譯的《心經》則是「無眼耳鼻舌身意」,兩種翻譯有點不一樣。
要先聽聞空性的道理,進而一直練習空性,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聽聞空性,因為這個世界大部分的人都是著重於物質原理。一些哲學家、科學家不斷地說理論,但說到無法解釋的時候,其實是空性,可是他們無法說明那是空性,因為他們不懂得空性,也沒有練習空 性。
在這明燈世界,釋迦牟尼佛第二轉法輪講述空性、性空緣起的法門。我們要相信空性,就應先聽聞空性的法門,一定要閱讀《入菩薩行論-智慧品》。除了生活以外,必須要有另一個世界,如果沒有其他世界是不好的,校稿、出書都是另一個世界。有一天可能生活 不成功,或是生意不成功,但是佛法修行要成功,所以一定要二者同時進行。生意或生活沒有這麼富裕成功都無所謂,有一天在佛法上成功,就很厲害,除了注重物質世界,還要有佛法修行,所以要多觀想空性。
空性是什麼呢?米滂仁波切以及很多經文論述皆論及,當真正相信空性的時候,輪迴一半已經盡了。如同西藏下大雪,而後出現很強烈的太陽,太陽照到的地方,雪都會融化。但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還是和原來一樣白茫茫一片。同樣的,當你相信空性的那一剎那間,就像被太陽照到的雪,輪迴一半已經消盡了,所以空性的真理多好。
人誰不苦呢?因為處於不明的狀態才會苦,如果明白的話,就了悟空性了。但我們都是在不明的狀態,所以一定會痛苦,人生碰到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明空性而引起的,因此一定要相信空性,要練習空性,要觀修空性。
第三個訣竅就是要練習空性、相信空性,當非常深刻的、發自內心的、自然而然從心裡展現出空性的道理的時候,則有所不同了。這 個世界本身是空的,現在碰到的一切苦皆由不明的狀態而展現出來,一定是苦空。我對一個弟子講空性的時候,他說:「佛空、佛空、佛空、空空空。」態度就是如此。
當練習空性到發自內心展現的那一天,會是什麼樣子呢?遠離幻覺是很容易的,遠離苦也是很容易的。當遠離幻覺很容易的時候,你所有嫉妒的對象、瞋恨的對象、貪婪的對境,一切所境自然而然就很容易遠離,痛苦也很容易遠離。因為你深信相信空性,心中具足一切圓滿的狀態,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如何練習空性呢?已經講述過共同法門、《入菩薩行論-智慧品》等,密法裡圓滿次第相關的部分也講了這麼多,特別是立斷、頓超 的法門也講了這麼多,所以你們都已聽聞證悟空性和遠離幻覺的方法、深信相信空性的法門,特別是大圓滿法等。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