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供養偈(三)
2021 年 3 月 4 日
薰香變成滿千世界
供養十方諸佛菩薩
祈願一切有情眾生
遠離輪轉幻浪痛苦
得到永恆勝慧智樂
當下擁有自心自由
速達即身成佛果位
「供養十方諸佛菩薩」,為何說十方呢?因為佛的智慧剎那間可以到達任何地方,是十向自在,沒有任何的範圍限制。以勝義諦的角度而言,一尊佛即代表所有的佛,如同「千江水千江月」的道理般,每一尊佛皆具足同樣的智慧和慈悲之境界。
以藏傳佛教的四皈依「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言,一位上師、一尊本尊或一尊佛,代表一切諸佛如來皆在其中,如同打開手電筒的開關時,光就會出現般。
當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所有佛都跟隨釋迦牟尼佛而出世;若釋迦牟尼佛沒有出世,明燈的世界則無法展現出來,而變成一個黑暗的世界,那麼千尊佛也不會出世,一切佛法也都沒有,因為釋迦牟尼佛如同明燈亮起來的開關一樣。
佛的意思是覺悟的心,在藏傳佛教裡佛的名號稱為松吉(藏音),「松」是一切無明黑暗都被淨化,從無明之中甦醒的意思;而「吉」是指佛智慧的力量、慈悲的力量皆廣大無窮地發展、開展。
「供養十方諸佛菩薩」,諸佛即是很多佛 融為一體,以密乘而言,金剛薩埵為諸佛的總體;以顯法而言,諸佛融入於釋迦牟尼佛為一 體,但二者在勝義諦裡皆為一體,並沒有兩尊不一樣的佛,有任何分別都是人創造出來的。當遠離污染不淨,達成八不離戲的空性境界以後,其展現出來的一切都是如此厲害。
「祈願一切有情眾生,遠離輪轉幻浪痛苦」,為什麼要祈願呢?因為沒有了悟空性的眾生,每天都活在幻覺之中,貪心如沸水般滾燙,瞋恨心如火般燃燒,愚痴心如每月二十九日的夜晚一樣黑暗,眾生的心皆如此複雜。
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輪迴,若將累世累劫的血肉身軀都堆在一起時,則如同中須彌山一樣高,而累世累劫因快樂或痛苦而流出的眼淚則如同大海的水一樣的多。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死輪迴中經歷過如此多的生命形態,皆因無明幻覺。幻覺就如同昨日的夢一樣,夢醒以後才知道昨日夢裡發生的一切是假的,所以根本就不用為夢中所發生的複雜 事情而緊張痛苦。
在過去生生世世的輪迴裡,我們換過無數的身體,而所有眾生都曾經當過我們的母親,「如母有情」就如同此生的母親般,對自己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幫忙和扶持。現在於六道輪迴裡面的眾生,包括在燃燒的地獄道裡的眾生曾是我們的父母,在無比飢渴,甚至連水或食物都沒聽過的餓鬼道裡的眾生也曾是我們的父母,因嚴重的痴心而投生至畜生道裡辛苦生活的眾生等也都曾當過我們的父母。因為一切有情眾生並不知道自己在輪迴世界裡流浪輪轉,對佛性也無所明白,所以我們「祈願一切有情眾生,遠離輪轉幻浪痛苦」。
一切痛苦和快樂皆由因果業力而來,並不是天上掉下來,也不是地上突出來的。試思惟一下,我們有多少時候心裡不想事情而停下來呢?幾乎很少。一動念一想就會造業,想好的思想造好的業,想壞的思想造壞的業,因此瞋恨的思想引起地獄道,慳吝心的思想引起餓鬼道,痴心引起畜生道,貪婪心引起人道,傲慢心引起天界,嫉妒心引起修羅道,所以是六種思想引起六道輪迴。
《入菩薩行論》裡也載述,六道輪迴並不是像一零一大樓般已蓋好的處所,好的人去好的世界,壞的人去另一個處所。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佛教的教導,是六種思想引起六道輪迴,如果六種思想習氣都遠離,就可以去淨土。如果日日夜夜都是貪、瞋、痴、傲慢、嫉妒、慳吝等六種思想為主的話,此些思想引起的六道輪迴則自然在你心中現前存在,因此我們祈願一切有情眾生遠離一切由習氣、業 力展現出來的、輪轉的幻覺痛苦。
輪轉即是重複的意思,例如這輩子是人,要是人沒做好,下輩子可能投生為狗。《普賢上師言教》中有一故事,一位婦人手抱一個小孩,腳踢一隻狗,口中吃肉,但她不知道自己口中所吃的肉是她前世的父親,手裡抱的小孩是她前世的敵人,腳踢的狗是她前世的母 親。如此輪迴的事情很可笑,只是我們沒有神通,否則就會清楚明白。
輪轉的痛苦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呢?首先要聽聞佛法、思考佛法、禪坐佛法,透過禪坐而開悟本性之時,才能遠離輪轉。在開 悟、證達本性之前,我們都要先從慈悲的道路做起,這是很主要的。
無論是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皆有粗部的慈悲法道,每個人都要行持粗部的慈悲法道,直到有一天身口意裡最細類的氣脈明點,都在自己的內心展現出究竟的境界時,即是法界真理皆圓滿究竟了。在尚未如此領悟空性、證悟成佛之前,我們不能放棄慈悲的法道。
即使在小乘的修行境界裡也是「有人罵我,我也不罵他;有人打我,我也不打他;有人詛咒我,我也不詛咒他;有人搶劫我,我也 不搶劫他」,都是以慈悲為主,所以永遠離輪轉幻浪痛苦,不要放棄慈悲的法道。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