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十八輯偈頌(一)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 《中觀四百頌》偈頌 2016年9月30日 དབུ་མ་བཞི་བརྒྱ་བ་ལས། 《中觀四百頌》載 ཇི་ལྟར་མ་ནི་ཁྱད་པར་དུ།། 猶如母親尤為於 ནད་ཐེབས་བུ་ལ་གདུང་འགྱུར་བ།། 病兒極其慈護愛 དེབཞིན་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བརྩེ། །
《持明慧粹》第十八輯偈頌(一)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
《中觀四百頌》偈頌
2016年9月30日
དབུ་མ་བཞི་བརྒྱ་བ་ལས།
《中觀四百頌》載
ཇི་ལྟར་མ་ནི་ཁྱད་པར་དུ།།
猶如母親尤為於
ནད་ཐེབས་བུ་ལ་གདུང་འགྱུར་བ།།
病兒極其慈護愛
དེབཞིན་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བརྩེ། །
等同淨悟菩薩悲
དམ་པ་མིན་ལ་ཁྱད་པར་དུའོ།།
非尊覺者特意護
《中觀四百頌》裡所載,一位母親當她的小孩生病的時候,母親會特別慈悲地愛護他,因為這個小孩生病了。同樣的,淨悟菩薩雄心的佛子們,祂所愛護的眾生不是尊者、不是覺悟者,而是平凡的眾生,祂更加地愛護、更加地慈悲,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是沒有了悟情器世界的究竟真相,所以內心有執著的苦悶,幻想的執著,在生活中忙碌,這種眾生都是無法解脫。所以菩薩們、雄心菩薩們,特別、特別地愛護此種眾生,因為這些眾生不是覺悟者、也不是尊者。
尊者、覺悟者是修行成就、無上高點的境界者,祂有本事自己解脫,且俱全讓眾生解脫的力量;而凡夫眾生,自己無法解脫,也無法讓別人解脫成佛,因為能力不俱嘛!
如同前面所說的這個比喻,一個母親,她的小孩生病了,這個母親不管了,或是因為這個小孩很差勁而不管,母親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反而會更加地愛護、更加地保護、更加地慈悲這個小孩的。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應該學習菩薩的精神,遇到貪、瞋、痴、傲慢、嫉妒強大之眾生的時候,對他有修持、對他有保護、對他有慈悲的力量都應俱全。
為什麼呢?因為凡夫眾生沒有自由,也沒有面對業及煩惱的智慧與勇氣,痛苦與無明是無法取消的。所以我們要擴大自己的慈悲心,練習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來愛護別人的一切,讓其解脫成佛,這些都是證得菩薩的一種覺悟的真理。
如同一個母親對待自己的小孩,當自己的小孩生病的時候,利益不了別人,利益不了自己的時候,母親一定會愛護他、慈悲他的。同樣的,我們在人群之中生活,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群,就必須要用慈悲的心、用愛護的心、用善良的心來對待所有的旁人,以及人群之中有緣、無緣的眾生。
好,人生無常,願即身成佛。希望人人皆有成佛的資糧、有菩提心、有菩薩的精神來度過剩餘的人生。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