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第十八輯偈頌(一)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 《大珍寶珠》偈頌 2016年9月24日 《大珍寶珠》載 ཐེག་པ་ཆེན་པོ་གང་ཞིག་ལས།། 大覺階任其所述 སྙིང་རྗེ་སྔོན་བཏང་སྤྱོད་པ་ཀུན།། 先具慈悲心行持
《持明慧粹》第十八輯偈頌(一)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
《大珍寶珠》偈頌
2016年9月24日
《大珍寶珠》載
ཐེག་པ་ཆེན་པོ་གང་ཞིག་ལས།།
大覺階任其所述
སྙིང་རྗེ་སྔོན་བཏང་སྤྱོད་པ་ཀུན།།
先具慈悲心行持
ཡེ་ཤེས་དྲི་མ་མེད་བཤད་པ།།
智慧無有污染宣
སེམས་ཡོད་སུ་ཞིག་དེ་ལ་སྨོད། །
有心者不可詆矣
《大珍寶珠》載「大覺階任其所述,先具慈悲心行持」,大乘法門所教導講述的大乘的修行道路中,慈悲的心是唯一重要的究竟道路,是證悟成佛的道路,所以大乘的一切法門之中,首先要有的是慈悲心。
昨天我也講了慈悲心、菩提心、無二智慧的心,無二智慧的心與菩提心的根源也是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所有大乘修行境界的根道果裡面,唯一所要的一種究竟之道。如果有慈悲心究竟之道在前面,再行持大乘的修行都可以變為成佛之道的福德,累積成佛的福德,也是增長智慧的源頭。
「智慧無有污染宣,有心者不可詆矣」,無污染的究竟果佛智慧的源頭和因緣也是慈悲的心。所以會說不要慈悲心、慈悲心有問題的人,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我們是修行成道過程的大乘學習者,是不會說慈悲心有壞處的,不可能這麼說的,所以慈悲心是唯一成佛之道路。
例如要結一顆果實、長成一朵花、長出一顆青稞米,種子就是慈悲的心,過程中加水灌溉,加上地水火風的組合,結果才能生長出這些作物。同樣的,花草樹木的種子也是慈悲心,再加上適當的陽光、讓它不會乾枯的水,這樣的順緣,也是慈悲的心。
如果佛果是一朵花,要讓花結成果實的話,種子就是慈悲的心;佛果的樹木要茁壯生長的話,中間需要加的水,也是慈悲的心,所以慈悲心是唯一成佛究竟的道路,故而月稱菩薩在所造的《入中觀論》一開頭,就直接頂禮慈悲的心。
一切有情都是因幻想、執著、我執而繼續在輪迴輪轉的,想要脫離輪迴、達成究竟成佛的果位,非常需要有無二智慧的心,有了無二智慧的心以後,方能達成成佛的果位。總之,慈悲的心、無二智慧的心、菩提心,事實上都是一體二面、都是非常需要的。
發起菩提心、有了願菩提心,就如同有了種子一樣,而且要有一直不停地加水,不讓種子乾枯的水就是慈悲的心,所以不能沒有慈悲心。
慈悲心就是大乘成佛之道的一個主要的「因」,也是「種子」,也是「道路」,有了慈悲心以後,就會有一切大乘成佛根道果的修行機會和成就證悟的機會。
我們要每天練習把渺小的慈悲心擴大,擴大到天下所有的有情,讓幻想輪迴的有情達成究竟成佛的空性境界。所以要用慈悲心來達成、慈悲心來祝福、慈悲心來回向、慈悲心來照顧自己的心情、疏通自己的心情,進而幫助他人的煩惱淨化、他人的惡念惡行淨化,都是要用慈悲心來行持的。
般若波羅蜜多實現出來、修持施身法的時候,上供下施裡的下施也是慈悲心為主的行持;每一個不共前行、共同前行,也都是慈悲心為主的修持,所以成佛之道都是靠慈悲的心。
有了慈悲心以後,會傷害自己的人是不多的,因為自己遭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人破壞的時候、他人製造麻煩的時候,若是自己具有對他人發起慈悲心的真理、自己心中具有不假的慈悲心的話,自己會明亮起來的,對他人也有無窮的幫助喔!
《大珍寶珠》所載的四句偈頌是慈悲心為主的教導,在這裡解釋一下,人生無常、願即身成佛。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