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慧粹》好念頭的一百個功德(一) ⚜️持明 仁增塔欽⚜️
講法者:迦公仁增塔欽仁波切
聽法之前,首先要發起菩提心,你們輕鬆地坐,怎麼坐都可以,大家和新朋友一樣,隨便坐即可。隨便坐是兩腿交叉坐,這本來就是一種化身如來的坐法,坐的時候眼睛往下垂視,這樣比較舒服,舒服的坐姿就是第一好;若不舒服的話,你心裡一直想著腿好痛以致無法專心聽法,那麼坐得多麼挺直也是沒什麼用的,懂嗎?所以身體要輕鬆地坐著,藏傳佛教的有些律法儀軌裡載述:坐在「軟墊」上。軟墊的意思即是坐在屁股不會痛的座位上,輕輕鬆鬆地坐著就可以了。
聽法的時候,首先需要有一個念頭,這和上學的念頭是不一樣的。上學聽課的時候,專心聽就可以了,而聽法的時候,心態是不一樣的,心要放得更大一點來聽。一般上課的時候,只需記得今天所講的內容就可以了,但聽法則需要有一種超越一般上課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什麼呢?就是為了所有的眾生皆能成佛,所以我要記得今天所聽聞佛法的全部內容,我等所有周圍的人以及整個南瞻部洲、全天下的人都要成佛。
何謂成佛呢?成佛就是變成和佛一模一樣,為了成佛所以我要聽聞佛法。這樣的念頭和一般上課的念頭是不一樣的,對不對?故聽聞佛法時,要動一下這樣的念頭,它的功德好大啊!究竟有多大呢?如同太陽光是無邊的廣大,而不是像螢火蟲的光非常渺小。
如果今天聽法是為了自己或無記的心情而沒有發起菩提心,那就會像螢火蟲的光一樣;反之,如果今天是為了一切有情都能早日成佛,以這樣的念頭和力量來聽聞佛法的話,就會出現如太陽光芒般的明光遍照的力量,所以這是聽法第一個必要的念頭。
若只是為了自己而聽法或為了自己而行善等等,這樣的功德是很有限的;若是為了所有眾生都能成佛,這樣的善根與善行,其功德都是無限的。若只為了自己而行持,這樣的功德如同一杯水一樣的有限;若是為了所有眾生成佛,所行持的善行與聽法,其功德與大海一樣的深廣,故要發起菩提心。
《大解脫經》載:「要有脫離輪迴的出離心,再加上菩提心。」如果只有脫離輪迴的出離心,這是一種悲傷的心;悲傷的心即是:「我要脫離輪迴、我要脫離輪迴。」好像不喜歡人類這個地方一樣,但只有悲傷的心,是沒有用的;需要再加上菩提心,菩提心有一雙翅膀,一是慈悲的心,另一是出離心。為什麼要出離輪迴呢?因為三界所有的有情都是幻忙者,忙碌於昨日的夢一樣,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一直忙碌、忙碌、忙碌,忙碌到生鏽得不得了,仍然無法停止住如此嚴重的一種忙碌,這些是我們需要改變的,而它必須以菩提心來改變。
何謂菩提心呢?如前所述,即是願一切有情早日成佛的智慧的心,其因為何呢?因為所有的有情都是幻想的、可憐的,一種想要照顧他們的心情與力量,即是菩提心。但是只有出離心再加上菩提心仍然不夠,還需要有一種見解,這種見解即是空性的心與八不離戲的見解。有了空性見解後,便俱足成佛道路的三要件: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解,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一個人首先都要動一個念頭,動什麼念頭呢?以「我等一切有情都能早日成佛」的念頭來聽聞佛法,身體輕鬆地坐著,仔細地諦聽就好了!
今天所要講述的是「好的念頭」,什麼是好的念頭呢?「不傷害自己,不傷心、不緊張」,這是第一個好的念頭,記得喔!寫下來也可以。好的念頭是不傷害自己-不緊張;好的念頭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心。不傷害自己的方法就是不傷心、不緊張,這是第一個好的念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