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2年3月1日(上) དེ་ལྟར་བརྩོན་འགྲུས་བསྐྱེད་ནས་ནི།། 發起精進圓滿後 ཡིད་ནི་ཏིང་ངེ་འཛིན་ལ་བཞག། 意當安住禪定中 སེམས་ནི་རྣམ་པར་གཡེངས་པའི་མི།། 若是心極散亂者 ཉོན་མོངས་མཆེ་བའི་ཕྲག་ན་གནས།། 處於煩惱利牙間
《入雄心菩薩行論》⚜️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2年3月1日(上)
དེ་ལྟར་བརྩོན་འགྲུས་བསྐྱེད་ནས་ནི།།
發起精進圓滿後
ཡིད་ནི་ཏིང་ངེ་འཛིན་ལ་བཞག།
意當安住禪定中
སེམས་ནི་རྣམ་པར་གཡེངས་པའི་མི།།
若是心極散亂者
ཉོན་མོངས་མཆེ་བའི་ཕྲག་ན་གནས།།
處於煩惱利牙間
今天開始講《第八品禪定品》,我們過去講述精進波羅蜜多時,強調要以歡喜自在的心情,喜歡前進行持善根的道路上,這即是精進修行的狀態。一旦講完禪定波羅蜜多之後,加上最後一品的《迴向品》,那麼《入菩薩行論》就全部仔細講述完畢。
我們花了數年的時間講述,在這期間完全沒有中斷過的弟子,我真的替你們感到開心,也恭喜隨喜你們。因為你們每天都猶如在佛學院裡聽法一樣。要繼續聽法,聽聞佛法是多麼好的一件事。
至於沒有聽法的人,也要繼續聽法,因為當我六十歲的時候,也許體力已經無法講法了。如果還活在這世界上,六十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呢,你們大概也知道我的身體狀況,所以現在我有講經的時候,也請大家都要好好學一學。
「發起精進圓滿後,意當安住禪定中」,圓滿精進波羅蜜多以後,展現精進的力量以後,學習精進以後,我們就要開始修持禪定。那麼禪定是什麼呢?我們的意,心識的意要放在禪定之中,安置在禪定之中。
「若是心極散亂者,處於煩惱利牙間」,為什麼需要這樣呢?因為心散亂的人幾乎處於煩惱的利牙之中,活在煩惱的利牙之中。只要心散亂的人便沒有自心自由,隨時隨緣會被煩惱破壞自己的心,隨時隨緣會讓煩惱挑動自己的心,隨時隨緣會讓自己的心不安定,心散亂的人就是如此。
一個心散亂的人會時時處於煩惱的利牙之中,煩惱的利牙如同鱷魚鋒利尖銳的牙齒,能咬住在水中的鳥類或天鵝,這些鳥類全都流入鱷魚的口中一樣。凡是心散亂、心不定、心沒有自由的人,都處在煩惱的利牙之中,這是一種比喻。
若是身體處在安靜、寂靜、寧靜的處所,加上心能寧靜的話,心則不會出現散亂的狀況。這是一種身住在寧靜、安靜的蘭若處的方式,還有身體在自己禪定的窩裡修持禪定,心則放在自己的身體裡,西藏有這種修行方式的說明,在這種修行的狀態是如此的寧靜,身體處在蘭若處裡保持寧靜,心也是保持寧靜,不會陷入、混入煩惱的利牙之中。
現在的你們都是城市裡忙碌工作的人和家庭服務的人,不一定有機會可以到蘭若處,雖然有時你會跑到佛堂中心、公園裡、大自然裡,或是會在家裡的佛堂,此時你修行的真理都不能損失,無論如何,還是要把心放在寧靜之中,把心放在清淨之中,把心放在不散亂的狀態之中修持禪定。
為什麼要在寧靜的蘭若處或佛堂裡打坐呢?因為我們凡夫眾生有很多機會會受到對境的影響,所以每天都要在你的佛堂或安靜的處所,即使受到很多外境的影響,每天至少要打坐些許時間,收回因散亂心所產生的一些障礙,所以這就是我們要修持打坐的主要原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