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2月16日(中) འོན་ཏེ་རྐང་ལག་ལ་སོགས་པ།། 但若需捨手足等 བཏང་དགོས་བདག་ནི་འཇིགས་ཤེ་ན།། 如是布施我懼怕 ལྕི་དང་ཡང་བ་མ་དཔྱད་པར།། 不能辨知輕與重 རྨོངས་པས་བདག་ནི་འཇིགས་པར་ཟད།། 我因愚痴而恐懼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2月16日(中)
འོན་ཏེ་རྐང་ལག་ལ་སོགས་པ།།
但若需捨手足等
བཏང་དགོས་བདག་ནི་འཇིགས་ཤེ་ན།།
如是布施我懼怕
ལྕི་དང་ཡང་བ་མ་དཔྱད་པར།།
不能辨知輕與重
རྨོངས་པས་བདག་ནི་འཇིགས་པར་ཟད།།
我因愚痴而恐懼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前進菩提道路會有些許辛苦,因為發菩提心、行持利他的事情時,會很辛苦,但是往後輪迴裡仍將墮入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等,你為何不覺得辛苦、不覺得害怕呢?這即是不懂取捨的愚痴者。
明白自己不懂取捨的狀態以後,即應發菩提心,將自己與他人相較,要多看重他人。
意思是,要多著想他人、凡人、家人、其他人內心的苦。若能淨化他人的苦,自己苦一點亦能接受,因此要在能忍受的狀態中,以精進波羅蜜多的修行來度化他人。
例如他人獲得名聲利益,而自己卻沒得到的時候,你可以隨喜他人。這也是一種極難的修持,因為雖然自己沒有得到所要的,但他人卻得到了,所以這是很難修持、不好修持的事。但若能修成這個道理,則非常好。
為什麼好呢?因為短暫的苦可以斷除永久的苦,隨喜他人的善德,忍受他人的破壞或自己沒得到的部分,這樣的功德可以讓你獲得證悟菩提的機會,而且亦能淨化永久流浪在輪迴的一些思想形態,因此這樣的修持是非常值得的。
若能這樣思惟,則於人生的道路裡、學習的道路裡,或任何修持大乘法道的時候,一定會有光明正大的利益,因為這即是可以斷除永久痛苦的方法。
在短暫的痛苦上,由於自己不敢承受,以致我不敢發菩提心,我不敢行持菩薩的道路,我不想、不敢有利他的思想與行持,我不敢為他人著想,這些都只是一種自己短暫的享受而已,自己短暫快樂的需求而已。
若你能跨得過短暫快樂的需求,而後放得下,且能隨喜他人或有情眾生的快樂,當你可以如此行持的時候,這即是一種抬得起的心態,所以從自己的家人親人開始,再擴及身旁所有的人事物,你要接受一切都是苦。
意思是,在看得起的情況下、忍受得了的情況下、修持精進的情況下、心歡喜的情況下、不懈怠的情況下,你可以忍受自己現在一切的失敗,並且讓他人成功,而你最看不起的人事物亦讓其發展,如此即是菩薩勝道裡一件很好的事情。
可見現在你最需要的並不是布施自己的頭、手或腳,你現在需要的是捨棄自己的名聲利益,尤其是他人的禮拜恭敬。當你獲得的利益都被他人拿走的時候,應先修成不要痛苦,以發菩提心的狀態以及菩薩的行為來對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