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 新譯及闡述💎 2021年10月12日 འཇིག་རྟེན་ན་ནི་སློང་བ་མོད།། 較諸世間乞者多 གནོད་པ་བྱེད་པ་དཀོན་པ་སྟེ།། 作損害者較稀有 འདི་ལྟར་ཕར་གནོད་མ་བྱས་ན།། 若我並無損害他 འགའ་ཡང་གནོད་པ་མི་བྱེད་དོ།། 任誰亦不傷害我👑持明 仁增塔欽👑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 新譯及闡述💎
2021年10月12日
འཇིག་རྟེན་ན་ནི་སློང་བ་མོད།།
較諸世間乞者多
གནོད་པ་བྱེད་པ་དཀོན་པ་སྟེ།།
作損害者較稀有
འདི་ལྟར་ཕར་གནོད་མ་བྱས་ན།།
若我並無損害他
འགའ་ཡང་གནོད་པ་མི་བྱེད་དོ།།
任誰亦不傷害我👑持明 仁增塔欽👑
「較諸世間乞者多」,世界上的乞討者或是需要布施的對象相對較多,因為時時刻刻隨處可見,他們是我們慈悲的對象。當乞討者向布施者乞討時,布施者幾乎不會生氣,多多少少也會樂於施予一些金錢、食物來滿足行乞者所需,所以布施的對象相對是較多的。
「作損害者較稀有」,但是破壞、傷害你的人則較為稀少,除非遇到自私自利的心太強的人才會傷害你、破壞你,否則會無緣無故的破壞及傷害你的人是不多的,因為你對他並沒有做出任何破壞及傷害的行為,他也不會無緣無故對你做出破壞及傷害的舉動。
可見需要布施的對象是較為多數,而需要修持忍辱的對象則較為稀少,因為你沒有傷害他,他自然也不會傷害你。
「若我並無損害他,任誰亦不傷害我」,例如你直接抓老鼠的耳朵,老鼠一定會反咬你。同樣的,蛇也是如此,如果你抓蛇的尾巴,蛇也會反過來咬你。由於你先對老鼠、蛇造成傷害,牠們自然也會反抗攻擊你。
如果你沒有對老鼠或蛇做任何傷害,牠們也不會對你做出攻擊的舉動。這就是凡夫眾生本身的特徵,假若你沒有傷害他們,他們則不會傷害你。
若是你並沒對他們做出傷害、破壞的舉動,而他們反而對你做出傷害或是破壞的情況時,這是一種甚稀有的寶藏。對修持菩薩道的修行者而言,這是修持忍辱最好的時機,也是最好的對境。當遇到這種稀少的情況時,你不要生起煩惱,應該藉此甚稀有的機會修成忍辱。如前所述般,需要布施的對象有很多,而可以修忍辱的對象則不多。
當出現修持忍辱的對象時,你要自由自在的、圓滿的、開心再加開心地修成忍辱。若是你開心不起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多多聽聞佛法、多多思考佛法、多多修持佛法,來增長智慧。我每天持之以恆地講法,假若你都沒有想聽法的話,那麼你就無法增長智慧。
我總是在各式各樣的忙碌行程中,依然每天認真地講法,如果這麼多年以來你都有聽聞佛法的話,你一定會多多少少增長智慧的。並不是我的修行厲害,而是我所講的佛法真理很厲害,而且已經講述許多增長智慧的方法。
若是我們有了智慧之後,則很容易修持忍辱。因為具足智慧之後,可以知道對方瞋怒等傷害都是由於其背後的煩惱所推動,此時我們自然會展現出慈悲心。展現慈悲心時,也就容易修成忍辱,因此只要先有智慧,心中自然會展現出慈悲,因為展現出空性了悟的智慧時,自然而然就會展現出一切大慈大悲的事業。
當慈悲與智慧雙融的時候,則很容易修成忍辱。但是修持忍辱不是忍耐、不是耐煩、不是苦於不敢反對。當發自內心見到眾生的苦悶及煩惱者的痛苦時,我們的慈悲心自然會展現出來,如此便可以修持忍辱,所以這是非常不錯的修行之道。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這一年裡我幾乎都沒有休息,今天是第一次真正的休息一整個下午,我知道這是佛菩薩的加持,特別是法王阿藏珠巴賞給我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今天所講的法,主要是不容易遇到破壞、傷害你的人,但是布施的對象卻能隨處可見。當你對他人很好時,他人反過來對你不好、反對你、破壞你,此時你更加需要修持忍辱。因為這種機會是極難遇見,恩將仇報的人是非常稀有,所以當你遇見這樣的對境時,一定要非常歡喜自在地修成忍辱。
而修成忍辱的對象一定是一個可憐者或煩惱者嗎?不一定的。當自己的身體及生活上,出現病情或煩惱等的時候,你還是要堅持修成忍辱。如此一來,你心中自然會有真理,以及會展現出忍辱的力量,這樣身體也會康復起來。
面對病苦和死苦時,一定要展現忍辱的力量。忍辱的本質就是智慧,修持忍辱的對象不一定是一個可憐者或是煩惱者,面對自己身體上的病情、生活上的問題、人群上的相處、心中不服的嫉妒等問題,都要修持忍辱,如此一來,必定有淨化的效果及修行增上的道理。
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門之中,宣講最多的部分就是修持忍辱的法門。因為佛陀已經修成忍辱,所以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快要成佛的時候,妖魔鬼怪欲以打、罵佛陀來阻礙其成佛,並且以弓箭射殺佛陀,可是弓箭都變成鮮花而落下,佛陀的身體完全毫髮無傷,主要是因為這是佛陀已經修成忍辱真理的一種示現,因此修持忍辱非常好。不只如此,釋迦牟尼佛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成道過程裡,已經修持無數的忍辱,所以修忍辱是非常好的成佛之道。
雖然我無法如佛陀般的成就(師自謙),但是我在人生道路上及行走在高原平地之中,也遇見很多不平之事,我時時以人生無常,以及修成忍辱為必要目標,作為我的修持方法。
當修持忍辱的時候,心中應以勇敢的態度來修持忍辱,而不是以不敢的態度來修持忍辱,如果不敢就不是真正的修持忍辱,這只是苦悶之中的耐煩及忍耐。
我也是經歷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過程,由於上師阿藏珠巴的加持,當自己遇見任何不平的問題時,都會先以智慧來判斷問題,想到對方有優點、對方有缺點、對方有煩惱,我自然會出現一些慈悲心。當然我還沒有如佛陀般的成就,但是我也是以這種方法來度過我的人生。可見有多少智慧,就會多少展現出慈悲,進而修成忍辱,因此我也很自在舒服。
以智慧與慈悲雙融來修持忍辱時,則不會得癌症。若是心中總是苦苦的、很痛苦的、不自在的情況下來修持忍辱,這樣是修不成忍辱的,同時也是不智之舉的傻瓜行為。就好像有屁就要放,想拉肚子一定要找馬桶,因為心中很痛苦而不敢言的情況下來修持耐煩的忍辱,這是不妥的修持,是無法修成忍辱的。
可見修忍辱的功德、修忍辱的過程、修忍辱的成道,是非常圓滿的人生道路、心情自在的道理,也是非常圓滿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是成佛資糧,又會展現出究竟法門的境界。所以應在智慧與慈悲雙融的情況下,修成忍辱。
身為一個弟子,你必須以恭敬心、清淨心的狀態來修忍辱。因為現今處於末法時代、五濁惡世的時代裡,上師每天會針對你的想法、生活、心情等,向你說一個道理、講一些佛法時,是為了引導你走在正確的法道,因此你要將上師視為恭敬的對象。
往昔釋迦牟尼佛在三轉法輪講法的時候,天界、人界、龍族都是齊聚一堂、心存恭敬來聽法,你多多少少要如同他們恭敬的心態來修持忍辱,這才是修持忍辱的態度。
若是你能以恭敬的心態來修忍辱,你心中也會具足智慧的狀態。倘若你在沒有智慧的狀態中修持忍辱,每天都處在煩惱之中,每天都在看不順之中,可是彼此又必須相處在一起,這是自己欺騙自己的行為,對於修持忍辱的幫助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為什麼要以恭敬的態度來修忍辱呢?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相對不錯,特別是在佛法的道路上,有這麼多聽聞、思考、修持的機會,真的不錯。若是你能以恭敬的心態來修持 忍辱,更加理想。因為以恭敬的心態來修忍辱的時候,你本身就具足智慧,所以我們應以有智慧、恭敬、清淨的狀態來修成忍辱。
而我們清淨的對象不一定是上師而已,對自己也要有清淨的狀態。這世界上約有七、八十億的人口,你有機會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真的不錯,也算是一個厲害的人,因為你有機會融入釋迦牟尼佛究竟寂靜喜樂的法門及慈悲的法道。我們對自己要有恭敬及修成忍辱,對師父也要恭敬及修成忍辱,同樣對金剛師兄也要恭敬及修成忍辱。
有些弟子每天都有空暇,不用工作、也不用賺錢,這些人不要懈怠。最糟糕就是處在懈怠之中,如賴床、煮食及吃飯耗時太久,洗浴時間長如一輩子在廁所閉關的感覺等,這些都是不好的行為。
因為人生無常,人生很短,時間很寶貴,所以你一定要掌握時間修持佛法,好好把握時間行持佛法相關的事情。要不然就回家賺錢,做好自己家庭服務的工作,再加上修持佛法的道理。
總之,不要懈怠、不要懈怠,修持佛法,修成忍辱,這是非常主要的一件事情。
#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歌手 #倉央龍措 #仁增塔欽仁波切 #蓮師 #蓮花生大士 #上師 #釋迦牟尼 #入菩薩行論 #藏傳佛教 #仁波切 #西藏 #密宗 #伏藏 #大藏經 #空性 #倉央嘉措 #中觀 #密續 #瑜伽士 #絍繒譶鑫 #格薩爾王 #煙供 #斷我 #施身法 #度母 #阿彌陀佛 #藥師佛 #空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