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8月6日 གལ་ཏེ་རྙེད་པས་གསོན་གྱུར་ན།། 若求利養而活命 སྡིག་ཟད་བསོད་ནམས་བྱ་ཞེ་ན།། 消除業障增福德 རྙེད་པའི་དོན་དུ་ཁྲོས་གྱུར་ན།། 若因求利生瞋怒 བསོད་ནམས་ཟད་སྡིག་མི་འགྱུར་རམ།། 福德盡失增罪業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8月6日
གལ་ཏེ་རྙེད་པས་གསོན་གྱུར་ན།།
若求利養而活命
སྡིག་ཟད་བསོད་ནམས་བྱ་ཞེ་ན།།
消除業障增福德
རྙེད་པའི་དོན་དུ་ཁྲོས་གྱུར་ན།།
若因求利生瞋怒
བསོད་ནམས་ཟད་སྡིག་མི་འགྱུར་རམ།།
福德盡失增罪業
「若求利養而活命,消除業障增福德」,假設在還活著沒有往生的情況下,獲得許多金錢財物,當財物豐富具足時,既可以上供,也可以下施。特別是修建寺廟、佛像,自己可以繞塔等,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幫助他人,因此運用所獲得的利益來懺罪積福也是不錯的。而且經由上供下施等所形成的一些善根,如此一來,很多業障會淨化,福德資糧也會廣大無窮地增長。
「若因求利生瞋怒,福德盡失增罪業」,但由於仇人或敵人障礙我行持善根,所以我就生起瞋恨心。按照這個想法,不僅上供下施無法行持,福德善根也無法積聚,並會造成我獲得利益上的阻礙,所以我很生氣。
如果你抱持著這種想法,因為他人阻擾我得到利益,所以生起了瞋恨心,而一產生瞋恨心的時候,千劫所累積的善根全都會被一個瞋恨心砸毀。
由此可知,積聚福德最大的障礙是你自己的瞋恨心,而不是你獲得利益的機會遭他人阻擋所導致,所以當生起瞋恨心的時候,廣大無窮的惡業便會越來越增加。
重點是,為了獲得利益的時候,被仇人障礙、敵人阻擾時,於是我對他們生氣,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在一生氣的剎那間所產生的惡業會毀損很多福德資糧,因此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的瞋恨心,我們不應該再對仇人或敵人生氣,一定要修成忍辱才是唯要的。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此品是《忍辱品》,寂天菩薩從各種角度來探討瞋恨心生起的原因,從對境或心識的角度都予以駁斥,並且不厭其煩地講述必須要修成忍辱的道理。若能修成忍辱的話,不但自己的容貌端莊好看,心情通順,而且解脫成佛的資糧也會自然地成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