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7月15日 ཤུ་བ་མི་ཡི་གཟུགས་འདྲ་བ།། 身軀如人形瘡皰 རེག་ཏུ་མི་བཟོད་སྡུག་བསྔལ་ཅན།། 不堪觸碰之痛苦 སྲེད་མདོངས་བདག་གིས་བཟུང་གྱུར་ན།། 貪愛盲目自執持 དེ་ལ་གནོད་པ་སུ་ལ་ཁྲོ།། 於彼不瞋何怪矣
《入雄心菩薩行論》🌈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7月15日
ཤུ་བ་མི་ཡི་གཟུགས་འདྲ་བ།།
身軀如人形瘡皰
རེག་ཏུ་མི་བཟོད་སྡུག་བསྔལ་ཅན།།
不堪觸碰之痛苦
སྲེད་མདོངས་བདག་གིས་བཟུང་གྱུར་ན།།
貪愛盲目自執持
དེ་ལ་གནོད་པ་སུ་ལ་ཁྲོ།།
於彼不瞋何怪矣
「身軀如人形瘡皰,不堪觸碰之痛苦」,我們的身體是很無常,非常容易毀損,活命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身體是由血膿等等不同的部分所組合而形成一個人體的樣貌,此身體會受熱度及溫度等一點點小小的變化,亦將產生極大的影響,於身體上觸碰時的感受是極為辛苦地無法忍受,並感到非常的痛苦。
「貪愛盲目自執持,於彼不瞋何怪矣」,我們給這個身體食物、營養,然而只供應一點點也是不行的,這身體的欲望是非常大、需求非常多。心於所境上,對對境有著許多的欲求與執著,如同一個盲人找不到所要的東西時,瞋恨心等等將會展現出來。
因為身體的存在,以及自己心中欲望的存在,所以要滿足身心所要的、貪婪的一切,然而當無法滿足欲望時,則如同盲人無法找到所要的東西一般。
盲人執著身旁許多的東西,同樣的我們也對許多東西有著非常強大的執著,當執著無法被滿足或是他人傷害到自己時,自己心裡就會生氣。其實如果要生氣,應該要生氣自己的執著,生氣自己對對境的所求及欲望,而不是生氣他人,故而修成忍辱是唯要的。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我們的身體是無常的,是由血膿等等組合的形狀者,當心中所要的、心中的欲望非常非常的多時,將是無法被滿足的。雖然滿足不了,但仍然繼續欲求,而這些無法停止的欲求,則如同盲人有著太多的執著般。執著的東西越多,就會越痛苦,因此越生氣的對境將會展現出來。那麼應該生氣誰呢?應是生氣自己的執著、自己的欲求。
當我們心中對外在物質、事情形成欲求,將欲求一直堆上去,但堆不起、形成不了、得不到時就會苦,好像是他人引致自己有許多痛苦的樣子,但事實上是自己的欲望、欲求、執著的原因,所以我們應該怪誰呢?
如果要怪、生氣的話,應該生氣自己這無常人生之中有的、永停不下來的執著與欲求。其實這也不應該生氣的,生氣是沒有用的,因為如前所述般,生氣的對象只是一種幻覺而生的,事實上是沒有的。
故而,當自己的煩惱或別人的煩惱引起太多欲求時,自然而然就需要修成忍辱。在修成忍辱的過程裡,必須清楚明白人生是無常的、欲求是無效的,斷除一切煩惱、執著、欲求以後,自己身心之間的快樂、自在皆會展現出來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