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7月13日 བདག་གིས་སྔོན་ཆད་སེམས་ཅན་ལ།། 往昔我於諸眾生 འདི་འདྲ་བ་ཡི་གནོད་པ་བྱས།། 曾作如是損害事 དེ་བས་སེམས་ཅན་འཚེ་བྱེད་པ།། 故此受害之眾生 བདག་ལ་གནོད་པ་འདི་འབྱུང་རིགས།། 理應於我作損惱
🌈持明 仁增塔欽🔗《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7月13日
བདག་གིས་སྔོན་ཆད་སེམས་ཅན་ལ།།
往昔我於諸眾生
འདི་འདྲ་བ་ཡི་གནོད་པ་བྱས།།
曾作如是損害事
དེ་བས་སེམས་ཅན་འཚེ་བྱེད་པ།།
故此受害之眾生
བདག་ལ་གནོད་པ་འདི་འབྱུང་རིགས།།
理應於我作損惱
「往昔我於諸眾生,曾作如是損害事」,我們現在碰到各式各樣的傷害問題,而引起心中不自在、不快樂,彼等原因乃是於往昔的生死輪迴中,我們也曾經對眾生做過相同的損害、破壞,而這正是我們此生當中遭受到種種的傷害一模一樣。如第二句偈頌所述,現在我們碰到傷害的問題,乃於往昔中我們也曾經破壞過別人而造成他們的傷害,因而此生才存在如此痛苦的問題。
若是我們要消除、結束現在的痛苦,應不是以憤怒和瞋恨的態度來處理面對別人的破壞與傷害。故於處理他人對我們的破壞與傷害之事件時,我們不要傷害眾生,對於破壞、傷害我們的有情眾生,應該以慈愛祥和的態度,行持並形成對他們利樂上有幫助的事情,我們的身心之間皆要成立不傷害的事情。
「故此受害之眾生,理應於我作損惱」,猶如往昔行持了破壞眾生而形成了一些惡的業力,而引起此生當中得到痛苦的一切,都是會如此同樣地展現在我們的身心之間,因此我們要理解這件事情。當明白了此道理之後,故此生我們遭受的傷害是應該的,因為我們往昔裡曾經同樣地傷害過眾生。
由於往昔裡曾經做過傷害、破壞眾生的事情之原因,故而此生當中我們也遭受到相同的傷害破壞。若想要降低傷害破壞,則我們需要透過聞思修的狀態,瞭解此生所遭受到傷害破壞問題的根源,為了來世再不要出現以及面臨被破壞、傷害的事情,因此此生應形成善根、修成忍辱,即是如此。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我們要遠離對有情眾生的一切傷害與破壞的思想形態,並於此生當中要忍耐自己、修成忍辱,而忍辱的本質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慈悲,因此我們要具足忍耐是極為重要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