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7月12日 དབྱུག་པ་ལ་སོགས་དངོས་བཀོལ་ཏེ།། 持握棍棒等行使 གལ་ཏེ་འཕེན་པ་ལ་ཁྲོ་ན།། 若瞋於持棍棒者 དེ་ཡང་ཞེ་སྡང་གིས་སྦད་པས།། 此亦因瞋心推動 ཉེས་ན་ཞེ་སྡང་ལ་ཁྲོ་རིགས།། 若瞋則應於瞋心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7月12日
དབྱུག་པ་ལ་སོགས་དངོས་བཀོལ་ཏེ།།
持握棍棒等行使
གལ་ཏེ་འཕེན་པ་ལ་ཁྲོ་ན།།
若瞋於持棍棒者
དེ་ཡང་ཞེ་སྡང་གིས་སྦད་པས།།
此亦因瞋心推動
ཉེས་ན་ཞེ་སྡང་ལ་ཁྲོ་རིགས།།
若瞋則應於瞋心
「持握棍棒等行使」,如前所述般,虛空中生起煙雲的時候,不應責怪虛空,若要責怪,則應責怪煙雲本身。同樣的,對方傷害我們,並不是對方這個人的問題,而是這個人背後的煩惱。這麼一說的時候,此處又提出進一步的說詞,假若我們認為是敵人故意來破壞我們,但事實上,也不是敵人故意來破壞我們,當對方用棍子打過來,或將石頭丟過來的時候,你要對丟石頭及持棍棒的人生氣呢?或是對石頭和棍棒生氣呢?這是一個問號?
「若瞋於持棍棒者,此亦因瞋心推動」,如果我們對已生起瞋恨心的對方生氣的話,就好像對棍棒和石頭生氣一樣,這是不起作用的。因為丟石頭和持棍棒的人才是傷害你的人,但是丟石頭和持棍棒者的背後,也是被瞋恨心窘迫而推動的,所以對方同樣無法控制自己的煩惱,而且沒有自由自在的權利。主要是他聽從煩惱的話,才會變成為煩惱的傭人。
「若瞋則應於瞋心」,既然明白對方已然成為煩惱的傭人,所以無法對此人生氣,即使要生氣,也應該對此人背後推動的煩惱生氣,但生氣煩惱也沒有用,而應去淨化他的煩惱,並修成自己的忍辱。
對於被瞋恨心所推動的眾生,他們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煩惱,沒有自由、沒有權利,非常可憐,所以我們要對他們生起慈悲心。
當石頭和木頭丟過來的時候,無須對石頭和木頭生氣,生氣也沒有用,因為丟石頭和木頭的是人,而此人背後是被瞋恨心所推動的,所以除了修成忍辱以外,再沒有其他更好的道路了。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在《入雄心菩薩行論》裡載述非常多有關修持忍辱的方法,並且以各式各樣的角度來講述忍辱,可見我們除了修成忍辱以外,無須對瞋恨的心以及被煩惱所推動的人生氣,況且煩惱也是因緣和合而成,而因緣亦是無存在的道理,眾生都是在幻覺之中受到傷害的,所以我們必須要修持忍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