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5月17日 གང་དག་ནོར་དང་བཀུར་སྟི་ཡིས།། 縱人以財物禮敬 དྲིན་བྱིན་དེ་ལ་བརྟེན་གྱུར་པ།། 施恩令人依附之 དེ་དག་ཀྱང་ནི་སྡང་ལྡན་པའི།། 若心易瞋怒記仇 རྗེ་དཔོན་དེ་ལ་གསོད་པར་རྒོལ།། 主人反遭叛殺害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5月17日
གང་དག་ནོར་དང་བཀུར་སྟི་ཡིས།།
縱人以財物禮敬
དྲིན་བྱིན་དེ་ལ་བརྟེན་གྱུར་པ།།恩
施恩令人依附之
དེ་དག་ཀྱང་ནི་སྡང་ལྡན་པའི།།
若心易瞋怒記仇
རྗེ་དཔོན་དེ་ལ་གསོད་པར་རྒོལ།།
主人反遭叛殺害
「縱人以財物禮敬,施恩令人依附之」,此處所說的是,許多人恭敬、禮貌的對象、以及財物的施主或是國王。主人或國王為了讓僕人或是宰相悉皆依附於己,會贈予他們一些金錢財物等,令他們心生歡喜與滿足。
「若心易瞋怒記仇,主人反遭叛殺害」,當主人或國王的心中懷有許多瞋恨心,其僕人或宰相們也會不高興的。因為主人或國王的心中具足了瞋恨心,僕人或宰相們內心自然會不高興,所以他們不僅不會知恩圖報,反之還會對主人或國王做出一些叛變、殺害等行為,對於其他無利害相關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針對宰相及僕人來說的話,主人和國王對他們是有恩德的,但是他們不會想到恩德的部分,他們所看到的只是國王或主人的瞋怒,所以就會想要叛變,而去傷害主人或國王。因為僕人或宰相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生起恩將仇報來,其原因乃是他們的主人或國王的心中具有瞋恨的心。
一般而言主人或國王會經常施恩予下人,下人們想要財物就給予財物,對其給與力量及幫助。但是主人和國王心中的瞋恨心若太強了,無論是僕人或宰相皆會不高興而心生叛變,而此般行為的源頭即是瞋恨心。
今天主要講述的是瞋恨心,之前也說了諸多關於瞋恨心的所有缺點。今天也一樣的說了,對於具有恩德對象的主人和國王,身為僕人和宰相的下人卻不高興,且心生叛變及殺害。對於其他未獲恩德的人,未獲得幫助的人,他們一定更會具足瞋恨之心,也一定會破壞對方的。
所以瞋恨心於世間法裡面,即是不和的、不平的、不自在的,是最嚴重性的一種障礙及源頭。所以我們要遠離瞋恨的心;想要遠離瞋恨的心時則需修持忍辱的心;想要修持忍辱的心時則需修持具足圓滿的慈悲心;想要修持具足圓滿的慈悲心時則心中需要俱全智慧;而智慧則需依靠聽聞、思考、修持佛法來圓滿達成。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雖然你對別人有恩,但是別人不懂知恩圖報的原因,乃是你的心中懷有瞋恨的心,所以無論你對他有多麼的好,都會令他看不起你的瞋恨心。因此瞋恨的心即是地獄的源頭,是投生至地獄裡最嚴重的因。
既使以後投胎時,也會出生於蛇啊、貓啊等畜生道,但基本上都是投生在地獄道中。若是將來投生至人道時,乃因過去世瞋恨心相續的原因,故而容易起瞋恨心、容易生氣。而因容易生氣之緣由,此身不祥的事情容易展現出來。
所以具有瞋恨心的時候,身體健康方面會有障礙,心情開心上面會有障礙,生活自在上面會有障礙,人群的和諧團結之中也會有障礙,因此瞋恨心是一切障礙之源頭。
關於慈悲心,若能鋪一條慈悲心的道路,自己會輕鬆自在,且人人皆能處於和平的狀態。所以對於任何的人事物都不要對他產生瞋恨的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