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闡述 2021年5月14日 ཞེ་སྡང་ཟུག་རྡུའི་སེམས་འཆང་ན།། 瞋恨之刺心持握 ཡིད་ནི་ཞི་བ་ཉམས་མི་མྱོང་།། 自心即無法寂靜 དགའ་དང་བདེ་བའང་མི་འཐོབ་ལ།། 歡喜快樂難獲得 གཉིད་མི་འོང་ཞིང་བརྟན་མེད་འགྱུར།། 睡寢難眠不安穩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5月14日
ཞེ་སྡང་ཟུག་རྡུའི་སེམས་འཆང་ན།།
瞋恨之刺心持握
ཡིད་ནི་ཞི་བ་ཉམས་མི་མྱོང་།།
自心即無法寂靜
དགའ་དང་བདེ་བའང་མི་འཐོབ་ལ།།
歡喜快樂難獲得
གཉིད་མི་འོང་ཞིང་བརྟན་མེད་འགྱུར།།
睡寢難眠不安穩
瞋恨心是最大的惡業,而修持忍辱則是最強大的善根,由此可知我們修持忍辱的功德極大。
「瞋恨之刺心持握,自心即無法寂靜」,若自己的心相續產生瞋恨心的話,這時,不但飯吃不下,心也無法得到寧靜安樂。當內心具足瞋恨之時,除了無法產生寂靜的禪定、寂靜的心定之外,更無法享受寂靜的快樂,尤其是自相續中也無法產生禪定的功德。
「歡喜快樂難獲得,睡寢難眠不安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了瞋恨心,心裡則無法得到快樂,因為瞋恨心奪走了我們的快樂。若心中產生太多瞋恨的煩惱,除了身體無法健康,也無法有任何安適的感受,甚至晚上也會睡不著,因為經由外在對境所引起的瞋恨心會一直重複發作、重複輪轉,所以無法得到快樂,也無法安穩地睡覺。包括自己的心情,很多都沒有辦法維持平穩,還有決定的事情,也很有可能變動。
瞋恨心會奪走此生所有的快樂,百千劫累積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會被摧毀,甚至阻礙善根形成,反而增長許多惡業,由此可知,瞋恨心是最嚴重的罪業。
當瞋恨心生起的時候,要立刻用忍辱來對治。忍辱的重點是有智慧的忍辱,因為眾生無明,所以任何時候自己都可以輸,讓眾生贏;讓眾生勝利,自己失敗也無所謂。主要是心中要想到《入雄心菩薩行論》所教導的道理,如理如法地去行持,方能達到我們自己的境界,擁有開心的世界。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以修忍辱和生忍辱而言,生忍辱是很好的。人生發生各種問題的時候,心裡必須產生忍辱的心、慈悲的心及智慧的心,因為具有智慧才能修成正確的忍辱。
世界本來就充滿著病情的災難、無常的變化、忙碌的工作、複雜的心情、財物的不俱、家人的不合、人群的煩惱等各式各樣的對境,這個時候心中要直接產生一個忍辱的心,當生起這樣的忍辱心之後,自己的心情世界都會變得明亮起來。而自己的心情明亮了以後,一切圓滿的徵兆也都會自然而然的成功,因此心中如理如法地修持忍辱、如理如法的生起慈悲、如理如法的具足智慧,方能直接展現出究竟圓滿勝道的心情等功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