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開示及新譯《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25日 第二十二偈(之三) ཇི་ལྟར་སྣང་བ་འདི་དག་རང་གི་སེམས།། 此般顯現唯由自心造 སེམས་ཉིད་གདོད་ནས་སྤྲོས་པའི་མཐའ་དང་བྲལ།། 心謂元性八不離戲貌 དེ་ཉིད་ཤེས་ནས་གཟུང་འཛིན་མཚན་མ་རྣམས།། 知已境識執著眾跡象 ཡིད་ལ་མི་བྱེད་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不著於意即是佛子行
🌈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開示及新譯《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25日
第二十二偈(之三)
ཇི་ལྟར་སྣང་བ་འདི་དག་རང་གི་སེམས།།
此般顯現唯由自心造
སེམས་ཉིད་གདོད་ནས་སྤྲོས་པའི་མཐའ་དང་བྲལ།།
心謂元性八不離戲貌
དེ་ཉིད་ཤེས་ནས་གཟུང་འཛིན་མཚན་མ་རྣམས།།
知已境識執著眾跡象
ཡིད་ལ་མི་བྱེད་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不著於意即是佛子行
我們凡夫眾生目前為止雖然不知道,可是用上師的教法、禪法方式來禪坐、打坐是最圓滿。如果空性方面能多多練習,空性方面多多接觸的時候,你的禪定會越來越清楚,當禪定越來越清楚時,空性方面也會越來越清楚的。
根本定的空性是沒有執著的,這個論點是米滂仁波切在《深信明燈論》裡提到的七種問題中的其中一個,《深信明燈論》裡說根本定的智慧是八不離戲,它有沒有執著呢?寧瑪派、格魯巴、薩迦派等等四大教派的看法在空性方面有不一樣的見解,所以不一樣的論述有很多,不一樣的智慧所顯的、以睿智為主的探討有很多很多,這是藏傳佛教裡俱備的。空性和八不離戲等這些方面的見解,在藏傳佛教中最為仔細。
特別是只以空性、八不離戲的智慧來看的話,月稱菩薩的《入中觀論》講述五個中觀證理等等,來摧破這個世界一切外界對境、內在一切心識都是無有執著,在八不離戲的空性裡面修持。
而顯宗方面的空性是以思想為主的研究探討,密法方面是有些跡象和執著存在,大圓滿究竟的空性是自然綻放出來的,這三者是有些許不一樣。
但是修行境界至高無上的人,這三者都是一如的、一體的,都是一樣的修行境界,顯宗方面的空性、密法方面的空性、大圓滿方面的空性都是一模一樣的。過去印度的月稱菩薩和藏區的榮桑曲吉榮博二者的見解都是一如的,皆有所說明,就是這樣修持的。
重點就是我們要觀空性,一切萬事萬物、整個世界都是空性,如此思惟,已經脫離很多輪迴執著的觀念。下大雪使得整片白雪茫茫,可是當太陽一出現的時候,某些部分的雪會開始融化一般。
同樣的,當我們想到空性真理的時候,輪迴中執著的某些部分就會融化起來,某些部分就會淨化了,所以相信空性是最為圓滿。
還有以相信空性為主菩提心觀修的話,人生裡面碰到的所有問題都不算問題,因為都是空性中展現出來的緣起和顯現的遊戲而已。遊戲顯現的本質是空性,空性裡顯現出來的遊戲即是這世界的顯現。這樣不執著、放下我執的態度,最圓滿、最究竟的即是空性法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