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及闡述 2021年4月28日 རྒྱལ་སྲས་རྣམས་ཀྱིས་མི་བསླབ་པ།། 眾佛子不修學事 དེ་ནི་གང་ཡང་ཡོད་མིན་ཏེ།། 於任何處皆無有 དེ་ལྟར་གནས་པའི་མཁས་པ་ལ།། 如是行持之智者 བསོད་ནམས་མི་འགྱུར་གང་ཡང་མེད།། 無福報者亦無有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4月28日
རྒྱལ་སྲས་རྣམས་ཀྱིས་མི་བསླབ་པ།།
眾佛子不修學事
དེ་ནི་གང་ཡང་ཡོད་མིན་ཏེ།།
於任何處皆無有
དེ་ལྟར་གནས་པའི་མཁས་པ་ལ།།
如是行持之智者
བསོད་ནམས་མི་འགྱུར་གང་ཡང་མེད།།
無福報者亦無有
「眾佛子不修學事,於任何處皆無有」,以佛子菩薩們而言,他們一生當中所遇見的一切,都是學習的所境及對象。在碰到快樂的時候,這是學習增加菩提心的對境;而遇到一切幻想的痛苦世界的時候,這也是一種學習增加菩提心的對境。
那麼這裡所說的學習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練習菩提心的動力、行持菩薩六度波羅蜜究竟的善道。菩薩的一生就是在內心中學習與練習四無量心,以及菩薩的動機中也是不停地練習、學習六度波羅蜜的行持,因此一切苦諦、集諦的顯現,除了可以淨化自己的業力,也可藉此練習自己的修力,這些都是一種增加菩提寶心的力量。
「苦」也是、「集」也是、「道」也是、「滅」也是,這四者都是增加菩提心的一切動力。一切展現對菩薩來說,無論身處在快樂之時,抑或身處在痛苦之時,都會認為這一切皆是為了累積成佛道路、學習佛法、究竟解脫的資糧而加以學習、練習。
「如是行持之智者,無福報者亦無有」,對於菩薩而言,沒有任何一件事情不是為了累積福德資糧而行持。因為一切違緣障礙都是修成菩薩的道路,而一切順緣圓滿也是修成菩薩的道路,所以對菩薩來說,找不到不是為了累積福報的事情,也找不到不是為了累積福德的事情,悉皆為了福德圓滿而行持。
上述的意思是,在人的世界裡,無論是眾生或自己所引起的苦,或是眾生或自己所引起的快樂,悉全都是增加菩提心的動力,修成菩提心的力量,所以這一切都是學成、練習成菩薩的修行道路。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以菩薩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所處的世間法裡的一切都可以學習的,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全都可以增加菩提心。菩薩認為在凡夫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事物是不好且需要捨掉的,一切都可以用慈悲來容納,都可以容納在慈悲的器皿裡,所以菩薩可以在不用遠離凡夫的一切的情況下,淨化凡夫世界裡的一切。
因為本來就具足圓滿元初佛的力量,所以應讓此力量綻放開來。總之,菩薩就是學習再加上學習,舉凡現前看到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為了增加菩提心而練習、學習的。
對於佛子菩薩而言,不學習、不練習的事情是一件也沒有。針對這樣練習成功的菩薩智慧者,種種的一切不是令其增加福德的事情也是一件都沒有,這一切悉全是以福德資糧為主的。如是所思所行悉以福德資糧為主的話,那麼會通達所有內心的智慧,也會圓滿一切善道的行持,此即是菩薩。
我們要練習、學習碰到的所有問題,包括生病,以及哲學、科學、佛學、醫學等等都可以學習的。在學習的過程裡要有菩提心、有正知正念,還要學習與善道相關的事情才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