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及闡述 2021年4月27日 རང་ངམ་གཞན་གྱི་དབང་ཡང་རུང་།། 無論為自或為他 གནས་སྐབས་གང་དུ་ཅི་སྤྱོད་ཀྱང་།། 任何時處修何行 བསླབ་པར་གསུངས་པ་གང་ཡིན་པའི།། 戒學宣說諸何者 གནས་སྐབས་དེ་ལ་འབད་དེ་བསླབ།། 此應精勤而修學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4月27日
རང་ངམ་གཞན་གྱི་དབང་ཡང་རུང་།།
無論為自或為他
གནས་སྐབས་གང་དུ་ཅི་སྤྱོད་ཀྱང་།།
任何時處修何行
བསླབ་པར་གསུངས་པ་གང་ཡིན་པའི།།
戒學宣說諸何者
གནས་སྐབས་དེ་ལ་འབད་དེ་བསླབ།།
此應精勤而修學
「無論為自或為他,任何時處修何行」,無論是為了自己、利益他人、或者利益一切有情的時候,此意即是為了自己要活下去而做任何的工作,或是為利益他人所行持的事情,在行持每一件事情的時候,菩提心要守持在心中、持握在心中,並且學習菩薩的道路而發起菩提心的一切。
那如何學習菩薩行持呢?要行持寂天菩薩所寫的《入雄心菩薩行論》法門之教言所說般,對其內容所教導的內容,要非常深刻的相信,即時、現在立刻就要非常精進的學習,精進的發心。
由於凡夫世界心中的菩提心是容易消失不見的,因此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是要練習菩提心的勝道,究竟圓滿的行持。
「戒學宣說諸何者,此應精勤而修學」,而寂天菩薩所講的菩薩的行為是什麼樣子呢?比如說我們走路的時候,要注意看路有沒有危險的東西。坐的時候,要注意雙腳是否過度伸展出去,是否有不禮貌的坐姿。吃東西時,要注意咀嚼不要太大聲,或吃太大口。說話時,注意口齒表達要清楚,同時注意嘴裡面有沒有含著食物說話,注意有沒有溫柔的說話。看別人的時候,以寂靜喜樂的眼神。睡覺的時候,學習怙主釋迦牟尼佛涅槃的躺姿。悉全都是用正知正念的狀態行持,心中具足菩提心,行持都是以菩薩的行為來利益有情為主。
因此菩薩的行為、菩薩的心及內心的動機,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我們目前做任何自己的事情或是利益他人的事情,自己生活中需要具足菩提心和行持菩薩的道路。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個人思想闡明:
菩提心的源頭是具足正知正念,而有了正知正念以後,發起菩提心是容易的。而內心具足了菩提心,自己所有的生活形態都將展現出非常溫柔、非常寂靜、非常圓滿、非常妙吉祥的。
無論你是小乘聲聞乘的出家僧眾也好、大乘的瑜伽士也好、平凡在家者也好,任何時候都具足菩提心的話,這即是一種大乘的修行人。具足了菩提心是非常珍貴者,因為他離成佛之路是很近的,所以我們需要常常練習菩提心。
我和弟子講過一件事情,有些時候我們要放下或改變任何事情是不容易的,但是人生裡面迫不得已遇到問題的時候,這時候你就是要直接跳到菩提心、直接跳到出離心,這是很有用的態度。
人生的事情上面有很多不成功、不順利的時候,此時心中要具足菩提心的真理,思惟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我要有永久解脫、大解脫菩薩佛果的事情要行持,雖然目前的事情還不成功也沒關係。你的思惟要跳到菩提心上面,輪迴的世界裡面,本來就是這麼多的無常與變化,如此般思惟。
當你心中展現出離心及菩提心,自己心中時時刻刻都會有一股力量,一切都放在出離心上面,放在大乘菩提心上面,如前面所說般,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如生病、不順利、順利、吉祥,一切通通都是練習菩提心、出離心的工具而已。所以大家加油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