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14日 第十二偈(之三) སུ་དག་འདོད་ཆེན་དབང་གིས་བདག་གི་ནོར།། 孰極貪婪於吾一切財 ཐམས་ཅད་འཕྲོག་གམ་འཕྲོག་ཏུ་འཇུག་ན་ཡང་།། 悉自奪取或令他奪取 ལུས་དང་ལོངས་སྤྱོད་དུས་གསུམ་དགེ་བ་རྣམས།། 身及受用三世諸善根 དེ་ལ་བསྔོ་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迴向於彼即是佛子行
🌈持明 仁增塔欽🔗持明 仁增塔欽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14日
第十二偈(之三)
སུ་དག་འདོད་ཆེན་དབང་གིས་བདག་གི་ནོར།།
孰極貪婪於吾一切財
ཐམས་ཅད་འཕྲོག་གམ་འཕྲོག་ཏུ་འཇུག་ན་ཡང་།།
悉自奪取或令他奪取
ལུས་དང་ལོངས་སྤྱོད་དུས་གསུམ་དགེ་བ་རྣམས།།
身及受用三世諸善根
དེ་ལ་བསྔོ་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迴向於彼即是佛子行
再者,若是說自己是學習佛法者、修行者、求解脫者,那麼碰到違緣障礙以及傷害、迫害你的眾生時,為什麼要起煩惱呢?反而你要修忍辱啊!如果沒有迫害者,怎麼修忍辱呢?沒有傷害者,怎麼修忍辱呢?所以忍辱的對象是迫害者、傷害者。
當金錢、財物、名聲、利益等等被搶走的時候,需要修持的就是忍辱和慈悲。忍辱的背後要有慈悲,慈悲的背後要有智慧,智慧的背後要有歡喜心。源頭就是要知道對方的一切根道果,他生起煩惱,所以影響你,他生起貪婪的煩惱而搶走你的財產,所以要在貪心的煩惱上下功夫,而不是對這個人下功夫或起瞋心,所以遇到傷害者的時候,修忍辱是很重要的。
很多經書論述及過去的成就者都說過,利益、恭敬、名聲就像妖魔、纏縛的繩子一樣,並不是很好的。得到很多利益或別人的恭敬等等都是我們累積福德資糧的障礙,因為別人給你很多金錢財物,對你恭敬禮拜的時候,自己就會驕傲起來,心情也會生起傲慢,而傲慢的背後則是貪瞋痴的痴心會展現起來,加之不懂我們是誰,因為得到很多東西;不懂我們是誰,因為很多人恭敬,所以獲得很多禮拜恭敬、金錢財物等等都是善根的障礙、福德資糧增長的障礙,這也不是很好。
金錢財物被別人搶走,也是很有用的。雖然別人搶走是別人拿走了,可是別人拿走以後,他和他的家庭或相關的人也可以使用的。只是不在某一個人的手上而已,而是到了另一個人的手上,所以不要起煩惱。
若能有佛子的精神,慈悲的精神,且好好迴向的話,將是一種很圓滿的菩薩行道。我們自己的心也會很歡喜、自在,而且當中不摻雜煩惱,這是非常圓滿的。
人世間的金錢財物、受用被別人搶走的這件事情,不能全怪別人,因為有了靶以後,便可以射箭,有了靶以後,便可以打子彈,若是沒有靶,我們怎麼開槍呢?我們自己對金錢、財物、名聲、利益上的執著跟靶一樣。
首先我們自己對金錢、財物、名聲、利益上的執著太強,因為自己先有了執著的靶,當這些被別人搶走的時候,如同射出弓箭一樣,所以有靶,就有弓箭。只要我們對金錢財物有執著,當別人搶走的時候,就會有痛苦,所以不能全部怪別人,而是因為自己先有了執著,因此要降服自己的煩惱和痛苦,或是練習不貪財物等等。
重點是,我們為什麼要學菩薩行為呢?因為沒有經過大乘的修行,無法真正的解脫,無法有真正大成就、成佛。要修學大乘成佛法道,我們必須要從學習大乘的發菩提心開始,以及行持六度波羅蜜多,這些法道都與忍讓別人、慈悲別人、愛護別人、降服自己的我執、淨化自己的自私自利、淨化業及煩惱相關。
漢傳佛教也好,藏傳佛教也好,都是大乘修行者的佛經論述,後代學佛者學習的時候,就要在自己自私自利、我執的頭上跳個舞,讓它降低,把自私自利、我執的頭壓下去,且讓利益眾生的事情、為別人的事情都展現起來。
誰生起大貪心搶走我們的金錢財物的時候,我們也要把身體貢獻給他,受用也貢獻給他,不只如此,過去所做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所作一切相關的善根,現在行持的善根、未來所有的一切善根都迴向給他,就是佛子的行為,這是大修行忍辱的程度,也是大慈悲的修行成道,佛陀就是如此學習的,我們後代學習者時時刻刻都應如此學習,這是很重要的。
每一個人都會碰到對境人事物的不順遂、不開心,或是無法發起菩提心的時候,我曾看過一些修行人、寺廟裡的人,真的很舒服啊!雖然生活不是很富有,但是心情都很富有、自在、開心,所以要學學漢藏、尼泊爾、印度的這些修行人,過著簡單的生活,有著歡喜、自在的心情,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即使沒有金錢財物,也行的。
然而有金錢財物,也不是錯,這些積聚福德資糧的大財主,非常恭喜他們,他們在過去生生世世裡行持了廣大布施、廣大利益眾生的福善效果,非常隨喜他們,沒有人搶走他們的金錢財物,也非常隨喜他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