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 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4日 第二偈 (之二) གཉེན་གྱི་ཕྱོགས་ལ་འདོད་ཆགས་ཆུ་ལྟར་གཡོ།། 親友貪婪執愛如水蕩 དགྲ་ཡི་ཕྱོགས་ལ་ཞེ་སྡང་མེ་ལྟར་འབར།། 仇敵瞋恨憎惡似火燃 བླང་དོར་བརྗེད་པའི་གཏི་མུག་མུག་ནག་ཅན།། 取捨咸忘痴心猶黑暗 ཕ་ཡུལ་སྤོང་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遠離家鄉即是佛子行
✨🙏持明 仁增塔欽✨持明 仁增塔欽 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4日
第二偈 (之二)
གཉེན་གྱི་ཕྱོགས་ལ་འདོད་ཆགས་ཆུ་ལྟར་གཡོ།།
親友貪婪執愛如水蕩
དགྲ་ཡི་ཕྱོགས་ལ་ཞེ་སྡང་མེ་ལྟར་འབར།།
仇敵瞋恨憎惡似火燃
བླང་དོར་བརྗེད་པའི་གཏི་མུག་མུག་ནག་ཅན།།
取捨咸忘痴心猶黑暗
ཕ་ཡུལ་སྤོང་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遠離家鄉即是佛子行
「親友貪婪執愛如水蕩」,對親友貪婪執著的愛護是非常強,第一是因為有「我」。一產生有「我」的時候,就會出現兩種對境,一是「我」的親戚,一是「我」的仇敵。對親戚非常愛護、非常貪婪。對自己喜歡、愛護的人會非常執著,展現出放不下的貪婪執著,心情如同大河傾洩而出般的動盪不安。
對親人愛護執著太強、貪婪太嚴重的時候,就會窘迫自己的內心,而墮入辛苦的執著、幻覺的思惟裡,如同現在我在醫院,看著生病嚴重的妹妹一樣。當我們面對親人生病嚴重、不順利的時候,要有大平等心。要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的捨無量心,用在我們的心情上,這樣對親戚、朋友的貪婪執著、愛護執著就會少一些。
「仇敵瞋恨憎惡似火燃」,第二是對仇敵非常憎惡,恨心和瞋心像火一樣燃燒起來,因為某某人曾經傷害、迫害我,曾經傷害、迫害我的親友等等。看到對境是仇人的時候,都會生起非常強大的瞋心。
對親戚好友有貪婪的思想,對仇人敵人有瞋恨的心,這兩種心態對於大乘佛教修行者的觀念來說,自己的自相續、身心之間不能產生對親友貪婪、對仇敵瞋恨的念頭,所以捨無量心或平等無量心是非常重要。敵人和親人平等,就稱為平等無量心,中文又稱為捨無量心。佛陀的發心才會有無量心,但是我們可以練習捨的部分、平等的部分。
對親戚朋友的貪婪執著不要太強,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如同昨日的夢、夏天的彩虹。雖然現在的模樣是敵人,但在過去的時代裡說不一定是親戚。而仇人也不一定是永久的仇人,因為有可能現在的仇人,在往昔裡曾經當過我們的親戚朋友,這也是不一定的,因此我們內佛教徒,看到親人、看到敵人,最好能以捨無量心、平等無量心來對待,這才是我們佛教徒的精神。
「取捨咸忘痴心猶黑暗」,如果貪心很強,一直執著自己的親戚、自己的家人的時候,就會忘記取、捨二者。該取得的是善的思想和行為,而該捨掉的是一切惡的思想與行為;該取得的是聞思修相關、善的功德利益,而該捨掉的是一切的惡業、惡行。
但是往往因為我們對親戚的執著,對敵人的瞋恨,卻忘記了平等心與佛法的真理,忘記了該捨掉惡念、惡行,所以執著親敵就會產生這麼嚴重的事情。
可見有了親人、仇人會成為我們成道的障礙。有了親人,我們增加很多貪婪的執著;有了仇人,我們心中增加很多像火一樣燃燒的瞋恨心,如此就無法取得佛法的真理。
特別是在修行的境界上,既無法增加善的力量,也無法捨掉惡的思想、惡的行為。每天的生活裡,心情都是窘迫的思想,於是就墮落在惡念惡行裡,該捨的東西卻捨不掉的原因是對親仇的執著,也就是對親人的貪婪與對敵人的瞋恨。
「遠離家鄉即是佛子行」,這二者的源頭在哪裡呢?就在自己的家鄉。因為在自己的家鄉裡,親戚朋友多,仇人敵人也多。一生當中,面對人群的生活,累積了很多違緣、障礙、執著等等,所以我們要遠離家鄉。
若能前往蘭若處,那裡沒有認識的人,白天和動物在一起,晚上自己安安靜靜,這是最好的修行。第二種方式是自己遠離家鄉,再不找新的親戚,也不找新的仇人,自在一點,捨無量心多一點,平等無量心多一點,這是最好的。
現在城市生活的人,想要遠離家鄉、遠離城市是不容易的,因為工作、生活都在城市裡,那麼我們能怎麼做呢?當心中因為恨仇人、恨敵人而引起瞋恨思想的時候,我們要降低自己惡劣的瞋心思想,淨化自己的煩惱;而對親人貪婪的思想、執著太強的時候,也一樣要淨化對親人的執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