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2月2日 ལུས་ཀྱིས་འདི་ལྟར་གནས་བྱ་ཞེས།། 身姿應如何安住 བྱ་བ་བསྡོགས་ནས་དེ་ནས་ནི།། 當以如此而啓始 སྐབས་སུ་ལུས་འདི་ཇི་ལྟ་བུར།། 復應時而審視之 གནས་པ་ཡིན་ཞེས་བལྟ་བར་བྱ།། 以正知正念觀察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2月2日
ལུས་ཀྱིས་འདི་ལྟར་གནས་བྱ་ཞེས།།
身姿應如何安住
བྱ་བ་བསྡོགས་ནས་དེ་ནས་ནི།།
當以如此而啓始
སྐབས་སུ་ལུས་འདི་ཇི་ལྟ་བུར།།
復應時而審視之
གནས་པ་ཡིན་ཞེས་བལྟ་བར་བྱ།།
以正知正念觀察
我們在法會當中,或是在蘭若處、自己的佛堂,自己一個人獨修、做功課或禪坐等等,這種狀態之中就是一種閉關的狀態。小閉關是一天四次的閉關,或是幾個小時的閉關,語言方面不說話,身體坐姿是禪坐的狀態,心裡有禪坐的動念。
「身姿應如何安住」,我們的身體及腳如何安放呢?雙腳盤腿。雙手平放在丹田下方(法界定印),或是隴千冉蔣的心性休息手印,共有七種禪坐的狀態,身體就是如此的安置。
「當以如此而啓始」,這樣想的時候,從這裡開始,我的身體要這樣坐起來,心裡也要這樣的打坐。
「復應時而審視之」,當決定以這樣的身體姿勢坐下去的時候,此種狀態有時候要用心看一下,是否和我之前所做過的姿勢一樣嗎?首先是雙腳盤腿,雙手結法界定印嗎?或是我要以隴千冉蔣的心性休息手印的方式來打坐,關於七種坐姿有沒有散掉呢?從開始打坐到中間的過程都要審察,並觀察自己的身體坐姿對不對。首先,怎麼坐的呢?自己的姿勢還在這個姿勢之中嗎?要這樣審察一下,看一下。
金剛盤腿的坐姿,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腰挺脊直,自然放鬆,眼神看著鼻子,舌抵著上顎等等,共有七種坐姿。或是你的身體坐直盤腿,雙手平放在丹田下方,都可以的。觀察自己的坐姿,還維持在這樣的坐姿之中嗎?或是自己的坐姿已經歪了嗎?不見嗎?要仔細看一下這些細節。
「以正知正念觀察」,這樣觀察的主要好處就是一直維持原先的坐姿,如果沒有跑掉的話,那麼身體挺直,脈就會直,而脈直的話,在念頭境界中的禪坐,也都會直直正正的,所以初學者非常需要一直觀察、研究,以正知來檢視盤腿與身體的姿勢,是對或不對等等,這些是必需要研究。
這四句偈的意思是,對於一開始怎麼坐的方式,要去察看、守護這種狀態是對或不對,而後繼續保持原先禪坐的姿勢和身體的狀態。有沒有坐好,要由正知正念來察看。若是沒有坐好的話,就拉回來,再好好地坐好。如果坐好,就繼續保持禪坐。
禪坐時,身口意都是一體的維持好,對於身體的姿勢、語言的戒言、心不散亂等等,都處在一種狀態之中,而且要一心一意。禪坐時,身心有沒有散亂等等,要持續處於觀察、審察的狀態。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自己的身體怎麼坐呢?它是一個姿勢,一種坐姿的狀態。可以用過去成就者的坐姿方法,或是自己雙腳盤腿,背直直正正地坐下去,這樣容易禪定,容易安置自己的心。最好的坐姿就是成就者隴千冉蔣的心性休息手印坐姿。
這種坐姿,從開始到中間的過程,都坐得好嗎?還是坐得不好呢?要用正知正念來看待。我們懈怠的源頭,是躺在床上,或是像壞掉的竹籠一樣靠著坐,這些都是懈怠的姿勢。
關於精進的姿勢和想解脫的姿勢,就是要坐直,坐得好好的、直直正正的。如果沒有生病嚴重的話,初學者最好是坐得直直正正的。
當你的身體狀態可以坐到直直正正的時候,這是一種正知正念的展現。此時會想到,我現在不是平凡生活的坐姿,不一樣的,我現在要開始打坐、禪坐,要提醒自己保持著身體的坐姿,提醒自己準備開始修行禪坐心的境界,這對禪坐方面會有幫助的。
身體坐得直直正正,語言也不會隨意之中叫人、喊人,或是說來說去、鬧來鬧去,這些都不應該有的,因此身體的坐姿推動語言,身體的坐姿推動心的念頭,正確的身體坐姿是非常主要的一件事情。
因為身體要直直正正坐的坐在這裡,以大成就者隴千冉蔣的心性休息手印的方式來禪坐的時候,一定是與禪坐相關的,所以自然會推動到心的禪坐。
準備開始以正確的姿勢禪坐的時候,心裡的境界上也準備好禪坐,語言也是戒言,身口意都已經準備好禪坐。身體的坐姿對語言上有幫助,對心態上也有幫助,可以在順緣圓滿的情況下持續禪坐,所以坐姿是很主要的。
姿勢坐好了沒有呢?首先坐的時候,開始要怎麼安放身體的坐姿呢?坐好以後,中間過程有沒有散掉呢?這是一種態度,自己要知道的。
知道以後,發現自己有跑掉散掉的話,就拉回來;若是沒有跑掉散掉的話,就繼續保持下去,這就是身為一個初學者身體的姿態,初學者身體的姿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原因也是如此而來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