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月26日 རེ་ཞིག་དང་པོ་འདི་འདྲའི་སེམས།། 首先如是之此心 འདི་ནི་སྐྱོན་བཅས་ཤེས་བྱས་ནས།། 知其有過失缺點 དེ་ཚེ་བདག་གིས་ཤིང་བཞིན་དུ།། 彼時吾應如木般 ཟུངས་ཐུབ་པར་ནི་གནས་པར་བྱ།། 堅穩支撐而安住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1月26日
རེ་ཞིག་དང་པོ་འདི་འདྲའི་སེམས།།
首先如是之此心
འདི་ནི་སྐྱོན་བཅས་ཤེས་བྱས་ནས།།
知其有過失缺點
དེ་ཚེ་བདག་གིས་ཤིང་བཞིན་དུ།།
彼時吾應如木般
ཟུངས་ཐུབ་པར་ནི་གནས་པར་བྱ།།
堅穩支撐而安住
「首先如是之此心」,關於戒律,分為三種:改進錯誤的戒律、善根聚合的戒律、饒益有情的戒律。第一種戒律是改進錯誤的念頭或錯誤的行為。首先研究自相續之中,有沒有產生不好的惡念?
「知其有過失缺點」,如果有不好的念頭展現出來的時候,看著它。研究這種心識或念頭是善根?還是惡業?還是無記?
「彼時吾應如木般」,如果是惡的念頭,則對這輩子和下輩子都會有不好的影響,具有破壞性,是有問題的。在清楚明白的情況下,不再行持惡念惡行,令其停止下來,如同自己是一根木頭一樣,原地不動的安住著。意思就是不要說話,心裡不要繼續產生惡的念頭。如果不說話、心裡不產生惡的念頭時,心就會停下來了,特別是不跟隨心的惡念頭走。
「堅穩支撐而安住」,如同是最大棵的樹,它的樹根又大又穩,無法鬆動,把心定住在禪定上面,心定住在有正知正念的狀態之中。自己的心不要跑到對境上面。倘若心跑到對境上面的時候,思想續流的惡念惡行會出來的。所以不要跟著對境走,不要讓思想續流,主要就是不要跟著惡念走,不要讓自己內心跟隨煩惱惡念走,非常謹慎守護自己的心,可以定住自己的心,可以掌握自己心的狀態來過生活與學習佛法。
如同酥油燈的銅製供杯,當酥油燒完的時候,馬上擦拭的話,就很容易擦拭的。反之等乾掉硬掉以後就不好擦了。思想續流的惡念開始來的時候,應如同立即擦拭供杯一樣,惡念惡行都會降伏。
總之,自己的思想不要墮入惡念煩惱之中,不要讓它隨著惡念遍照下去,要有正知正念的狀態是最重要的。
有正知正念的心識狀態,所過的生活、行持的事情、想的事情,通通都是身心健康之法,接下來解脫成佛的機會自然就有了。如果隨著惡念、惡行、煩惱、執著、痛苦一直遍照下去,這些對身心健康與解脫成佛都不起作用。所以要有正知正念,於此生當中形成快樂,直到來世都是形成解脫成佛最好的資糧。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看看自己的心,現在想什麼?做什麼?如果是跟隨著煩惱的話,就要改變。如果心的念頭是繼續存在善根上面的話,要令其繼續發展。如果繼續在煩惱裡面,心仍執著痛苦的話,這問題就很大了,此生將會不幸福,來世會引導惡業的,一定要遠離。
學習不要亂說話,不要亂想事情,像一棵大樹般,原地不動,把心定下來、把心掌握起來、讓心安住下來。
重點是心不要跟隨對境跑。對境引起內心的執著痛苦,都是要淨化它、處理它,心放在心的位置,心永遠知道自己想什麼、做什麼。如此過生活的話,健康、順利、開心的源頭都從會這裡開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