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月25日 གང་ཚེ་དྲན་པ་ཡིད་སྒོ་ནས།། 彼為正念之意門 བསྲུང་པའི་དོན་དུ་གནས་གྱུར་པ།། 守護狀態而存住 དེ་ཚེ་ཤེས་བཞིན་འོང་འགྱུར་ཞིང་།། 此時正知即現前 སོང་བ་དག་ཀྱང་འོང་བར་འགྱུར།། 縱然暫失能復返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 仁增塔欽🔗

2021年1月25日

གང་ཚེ་དྲན་པ་ཡིད་སྒོ་ནས།།

彼為正念之意門

བསྲུང་པའི་དོན་དུ་གནས་གྱུར་པ།།

守護狀態而存住

དེ་ཚེ་ཤེས་བཞིན་འོང་འགྱུར་ཞིང་།།

此時正知即現前

སོང་བ་དག་ཀྱང་འོང་བར་འགྱུར།།

縱然暫失能復返


    最近講述的是在具足正知正念的情況下,學習佛法;在具足正知正念的情況下,來面對自己的心情、生活等等的時候,假如你的心中具有正知正念,並且時時刻刻出現在心相續之中的話,則不僅是有正知正念而已,此時你的心中將會產生如來佛的加持力、正法的道德、僧眾的力量,以及布施、持戒、本尊等六種力量,這些都會憶念起來。

    由於正知正念而引起你心中憶念到佛陀、憶念到正法、憶念到僧眾、憶念到布施、憶念到持戒、憶念到本尊,這六種憶念都會展現出來。當你憶念起這六種佛法的時候,其加持則更大,此時心相續之中的無明幻覺、所知與煩惱的一切障礙都會降低。

    再者,由於加強正知正念的原因,使得自己的智慧與慈悲的力量都會圓滿起來,所以佛法僧等善的功德便會一直不斷地出現在心相續之中。

    「彼為正念之意門,守護狀態而存住」,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相續之中不會忘記正知正念,當不會忘記正知正念的時候,擇取善根、捨掉惡業的一切則會長長久久都具有,因此正知正念沒有從自己的意門跑出去。意門就是身口意的意,它也有一個門,可以跑出去,如同人可以從門走出去一樣。

    而意門裡的正知正念是跑不出去的,因為你的心相續之中經常練習保持著正知正念,同時如來佛等六種憶念也都會直接出現,所以意門裡的正知正念不會跑掉。

    心也不會跟著煩惱的對境而走,因為心已經具足正知正念,心圓滿地存在於心相續之中,並以穩定的、平禪的、慧通智慧的樣子而存在著。如此一來,因為心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而得到禪定平靜的力量,所以心不會墮入煩惱之中,心也不會跟著煩惱而走。                                                                                                

    「此時正知即現前」,心不會跑到煩惱那裡去,會守護著善的力量,會守護在自己心的智慧境界之中。由身體所形成的一切善根、語言所形成的一切善根、心裡所形成的一切善根,全都自由自在地具足在心中,這是因為正知正念自然就有了。

   「縱然暫失能復返」,如果具足正知正念,而且保持這樣的心態的時候,則不會墮入煩惱,也不會跟隨著煩惱。即使有時候正知正念跑掉了,佛法善根的力量不見了以後,因為之前具足正知正念且熟悉的原因,會將正知正念拉回來,也會將一切善根全都拉回來,而且復原,因此正知正念是作為一個學佛者、初學者、正學者,時時刻刻都不能忘記的心態。

    在具足正知正念的情況下,並且具有菩提心的話,這是最完全完美的一種修行狀態。在具足正知正念的狀態之中與人談話,在具足正知正念的狀態之中過生活,在具足正知正念的狀態之中融入人群等等的時候,你心中所展現出的一切力量都會永久存在於善根上。如果沒有正知正念的時候,則自己善根的力量隨時隨地都會跑掉,所以具足正知正念是一件非常主要的事情。

    重點是,當具足正知正念的時候,身口意三門的一切善根都會永久的存在。雖然有時候凡夫或初學者跑掉心的力量與修行境界,可是,由於正知正念練習成功的人熟悉正知正念的原因,仍會很快將其復原過來,並會立即想起來自己的心跑掉了、自己的善根跑掉了、自己快要跟著煩惱走了,他自己察覺到自己的心,自然就會反省,自然就會回到原本的善根上、禪定上、平定上,可見正知正念的價值是很大的。


持明 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正知正念猶如學佛者最主要的一個前行,有了正知正念以後,大乘的菩提心、小乘的出離心、密乘的清淨心、大圓滿的解脫心等等,都會自然地展現出來,所以前行有正知正念是最好的。

    在正行之中有正知正念,則是更好的,因為在正行之中保持平凡的菩提心靜坐,以及思惟暇滿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缺苦、因果業力等等,是很容易的,因為正知正念不會跑掉的。

    再者,觀修究竟的法以及有些密乘相關的、生圓次第的法門時候,保持正知正念,可以帶給你所有禪定的續流。而且修持大圓滿法等等的時候,在訣竅方面,也需用正知正念來守護,於自然鬆坦之中修持之時,也需要正知正念,所以正知正念是前行、正行、後行,無論任何時候都需要它。

    在具足正知正念的狀態之中學習佛法,會是成佛道路的一種資糧,與永久解脫本事的善根。如果在沒有正知正念的情況下,學佛以及行持一些身口意的善根,這些都是沒有架構與沒有組織性的東西。

    如同衣服沒有衣架便掛不起來一樣,沒有正知正念的時候,善根也都掛不起的,善根是成立不了的,因此若是想要獲得支撐的話,需要有衣架才能將衣服支撐起來;具足正知正念的時候,一切根道果的佛法自然而然也可以支撐起來。

    總之,你我的心中天天都應展現正知正念,透過正知正念帶來的憶念佛陀、憶念正法、憶念僧眾、憶念布施、憶念持戒、憶念本尊,在這六種憶念具足的狀態之中,進而圓滿福德資糧,也圓滿智慧資糧的情況下,先獲得寂靜涅槃或直接獲得究竟涅槃,這樣的成果都會實現在你的心相續之中,最後脫離輪迴、永久解脫成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 བདག་ནི་ཁྱེད་ཀྱིས་ཡོངས་སུ་བཟུང་བས་ན། 吾由尊汝全然攝擁故 སྲིད་ན་མི་འཇིགས་སེམས་ཅན་ཕན་པ་བགྱིད། 無畏能顯眾生饒益行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恩師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7月13日 བདག་ནི་ཁྱེད་ཀྱིས་ཡོངས་སུ་བཟུང་བས་ན། 吾由尊汝全然攝擁故 སྲིད་ན་མི་འཇིགས་སེམས་ཅན་ཕན་པ་བགྱིད། 無畏能顯眾生饒益行 སྔོན་གྱི་སྡིག་ལས་ཡང་དག་འདའ་བགྱིད་ཅིང་། 往昔造惡業力悉越伏 སྡིག་པ་གཞན་ཡང་སླན་ཆད་མི་བགྱིད་དོ། 其餘惡業爾後皆不造   我難得的人身獻給佛祖菩薩們,懇請引領我、收留我、幫助我、加持我,讓我依靠著佛祖、依靠著菩薩。在此難得的人生裡面,我之皈境、頂禮、相信的對象,就是佛祖、菩薩。佛與菩薩亦皆加持著我們,故於能顯輪迴的世界裡,無須懼怕任何的東西,並全心的依靠著佛與菩薩。在佛與菩薩的事業上,原始之發心、動機、恆利眾生、幫助眾生、饒益眾生等等,此些事業皆是佛的特色。為了佛菩薩之喜悅,在我的工作上、行持上亦與佛菩薩一樣,在虛空永盡之前,永不停歇地行持利益眾生及利他之事業,並永遠行持究竟的勝道與菩提之道路。 在行持利他事業時,能令生生世世裡,因自私自利所形成的一切惡業、罪障悉全淨化。當行持饒益一切眾生利樂之事業時,在過去的生死輪迴裡,有傷害眾生、破壞眾生的事情都需懺悔。在未來的世界裡、人生裡,亦不行持迫害眾生、傷害眾生、破壞自己、傷害自己的事情,並永遠地不再造作惡業,亦不行持因無明所引起的業及煩惱與痛苦窘迫之事。重點是,在我往昔的生死輪迴裡,因瞋恨心、貪心等等,心方面所造之惡業;殺生、偷盜、邪淫等等,身方面所造之惡業;說廢話、壞話、駡人等等,言上面所造之惡業,此身口意所形成之惡業皆需淨化。因為我將成為菩薩者、佛祖者,所以我要做個大乘修行者、菩薩行道修行者,以超越、跨越、壓伏、懺悔之力,將身語意所形成之一切惡業淨化。 我身口意都已供養佛祖與眾菩薩了,為了不讓佛菩薩失望,故應永不行持因無明、我執所引起之惡業,而須行持能令諸佛如來喜悅的、慧悅的一切,恆利眾生之行者。待圓滿之後,進而從菩薩道路之修行者,成為十地五道之境界者,最終究竟的十一地佛果,亦在自己手心之中展現出來。因此我要依靠一切諸佛所宣說。 當我的身口意都已依靠佛祖菩薩了,故佛祖引領了我、幫助了我、帶領了我,因此我分分秒秒、時時刻刻裡,於輪迴中自我顯現之一切皆不恐懼,若遭...

《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練習「無所謂」的心態(二)

《持明慧粹》第四十輯 持明 仁增塔欽講述 練習「無所謂」的心態(二) 2021 年 1 月 5 日 聽聞佛法是最主要,看書是第二要。看書也不錯,但看書達不到境界的原因就如同我剛才所取的比喻般,買了菜、切了菜,但沒有炒菜,或是桌上有滿滿的菜卻沒有吃。 有些人家裡的書太多了,一定要捐出去,有這麼多書,會變成壓力,也不一定能融入內心。可是背起例如《金剛經》裡關於空性真理的一句經文,這可以經常用在心裡,非常好。那為什麼生活中要先學會「無所謂」的心態呢?若是你仔細研究,其實「無所謂」的態度就是空性。將《金剛經》非常熟悉地背誦的效果是什麼呢?這個世界、你本人、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由空性而展現出來,原本是空的,原來並沒有物質存在,沒有真實的樣子存在,是顯而空、空而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心經》所載般展現出來。 誰讓我們這麼窘迫、這麼辛苦、這麼窄、這麼緊、這麼執著,完全是我們自己的心所造作,所以尚未證悟空性的時候,應先練習「無 所謂」的心態。當證悟空性的時候,「無所謂」則自然會有的。因為是空性,所以世界上發生的一切都是「無所謂」。因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夢境一般的幻覺、空幻,因此一切都是「無所謂」。這是我自己所創造的,並不是佛經裡所說的。 但是不要將「無所謂」放在做事情上,我們依然要認真、努力,該做的事情每一刻、每 一剎那都一絲一毫不差,一定要做完所有的事情,最好的安排、最究竟的本領、最究竟的努力都要做好,但是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無所謂」。第一名不是第一名,第三名才是第一名。成功不是成功,努力就是成功。想到這些道理以後,對證悟空性是有幫助的。 你知道很多世間法的事情,特別對物理學的認知很深,對物質世界你懂得的部分都差不多通透了,懂得很多理論。對佛經裡很多名相、內容也有所了解,口中所說的、寫出來的文章等等都有很多佛經的道理存在。主要就是沒有證悟,並不是你一個人沒證悟,我也 沒有證悟(師自謙),很多人都沒有證悟。 由於還沒有證悟,那麼應該用什麼方法來讓自己有機會證悟空性呢?依靠證悟者傳統修習的方式是很主要的。意思就是,往昔最原本、原始的印度、西藏、尼泊爾、漢地,有一個證悟者教導弟子如何證悟空性的系統,所以要聽聞佛法的原因就是如此。 你要經常聽法,第一次聽、第二次聽,要 一直聽,因為聽很多佛法以後,就會和你看的很多佛經融入在一起,佛法的道理也會從心裡生出來。這時多多少少會明悟這個世界是空幻的,...

持明 仁增塔欽 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4日 第二偈 (之一) གཉེན་གྱི་ཕྱོགས་ལ་འདོད་ཆགས་ཆུ་ལྟར་གཡོ།། 親友貪婪執愛如水蕩 དགྲ་ཡི་ཕྱོགས་ལ་ཞེ་སྡང་མེ་ལྟར་འབར།། 仇敵瞋恨憎惡似火燃 བླང་དོར་བརྗེད་པའི་གཏི་མུག་མུག་ནག་ཅན།། 取捨咸忘痴心猶黑暗 ཕ་ཡུལ་སྤོང་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遠離家鄉即是佛子行

🌈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 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4日 第二偈 (之一) གཉེན་གྱི་ཕྱོགས་ལ་འདོད་ཆགས་ཆུ་ལྟར་གཡོ།། 親友貪婪執愛如水蕩 དགྲ་ཡི་ཕྱོགས་ལ་ཞེ་སྡང་མེ་ལྟར་འབར།། 仇敵瞋恨憎惡似火燃 བླང་དོར་བརྗེད་པའི་གཏི་མུག་མུག་ནག་ཅན།། 取捨咸忘痴心猶黑暗 ཕ་ཡུལ་སྤོང་བ་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ན།། 遠離家鄉即是佛子行     「親友貪婪執愛如水蕩」,對親友貪婪執著的愛護是非常強,第一是因為有「我」。一產生有「我」的時候,就會出現兩種對境,一是「我」的親戚,一是「我」的仇敵。對親戚非常愛護、非常貪婪。對自己喜歡、愛護的人會非常執著,展現出放不下的貪婪執著,心情如同大河傾洩而出般的動盪不安。     對親人愛護執著太強、貪婪太嚴重的時候,就會窘迫自己的內心,而墮入辛苦的執著、幻覺的思惟裡,如同現在我在醫院,看著生病嚴重的妹妹一樣。當我們面對親人生病嚴重、不順利的時候,要有大平等心。要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的捨無量心,用在我們的心情上,這樣對親戚、朋友的貪婪執著、愛護執著就會少一些。     「仇敵瞋恨憎惡似火燃」,第二是對仇敵非常憎惡,恨心和瞋心像火一樣燃燒起來,因為某某人曾經傷害、迫害我,曾經傷害、迫害我的親友等等。看到對境是仇人的時候,都會生起非常強大的瞋心。     對親戚好友有貪婪的思想,對仇人敵人有瞋恨的心,這兩種心態對於大乘佛教修行者的觀念來說,自己的自相續、身心之間不能產生對親友貪婪、對仇敵瞋恨的念頭,所以捨無量心或平等無量心是非常重要。敵人和親人平等,就稱為平等無量心,中文又稱為捨無量心。佛陀的發心才會有無量心,但是我們可以練習捨的部分、平等的部分。     對親戚朋友的貪婪執著不要太強,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如同昨日的夢、夏天的彩虹。雖然現在的模樣是敵人,但在過去的時代裡說不一定是親戚。而仇人也不一定是永久的仇人,因為有可能現在的仇人,在往昔裡曾經當過我們的親戚朋友,這也是不一定的,因此我們內佛教徒,看到親人、看到敵人,最好能以捨無量心、平等無量心來對待,這才是我們佛教徒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