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
身處蘭若處必須禪 2020年11月22日
依止上師以後,當上師囑咐弟子禪坐時,弟子卻拿書看如何禪坐,這如同在戰場上,當敵人衝過來的時候,你才在磨刀一樣,當你在磨刀的過程裡,敵人早已將你的頭砍落到地上。大家平常就應看完所有的書,在看書的過程裡,將上師所教導的訣竅全部回憶起來且融入其中,並深深地印在心裡,而後禪坐,不要禪坐的時候,才想要看書。
如果不禪修聽聞過的佛法,真的非常可惜。與不聽聞佛法的人相比較,現今希求、聽聞佛法的人已不多,若是聽聞佛法以後,卻沒有思考,或是思考以後,卻沒有禪坐,將聽聞過的佛法放在一旁的話,那麼一直聽聞佛法又如何呢?一直思考佛法又如何呢?一直打字、校稿又如何呢?必須在聽聞、思考佛法以後,再加上禪坐,方能有最大的效果。而不是一直在文字上、詞句上環繞,這是無法解脫的。
沒有禪坐的人則無法出離煩惱,沒有出離煩惱的人則無法脫離三界苦海,無法得證阿羅漢或佛菩薩的果位,因為這一切的證悟全都靠禪坐而得來的。
身處蘭若處是一種很大的福報,世界上的人無論世間法成功與否,都是忙碌過日子。無論是自己放下執著、過去世或此生累積的福報的原因,有機會來到蘭若處卻不禪坐,只是輕鬆一下,喝喝咖啡,這是世間法,如此則對不起這世界,對不起自己的福報,對不起自己的時間。當自己可以忙裡偷閒到蘭若處,則要依從上師教導的方法來禪坐,一天至少要禪坐一個小時。
聽聞佛法、編寫一些佛法相關的文章、在佛學會裡共修,若是最後並沒有什麼成就的話,這就是沒有禪坐的原因,所以當有機會身在蘭若處,上師特別叮囑、指定要禪坐的時候,弟子一定要依循師的叮囑。
禪坐時,不能離開房間的門口,也不能從窗戶看外界發生什麼事情,當別人看到你的時候,就如同破洞的衣服、燒掉的衣服一般,閉關就破了,這是不好的。
坐在軟墊上以後,便承諾不會離坐,就像孫悟空帶著緊箍咒一般。坐墊大約三指左右的高度,若是太高的話,心會動盪,所以不可以太高,而後短而多次地禪坐。
在禪坐的過程裡,若思想續流下去、思想反覆或雜染太多的時候,就要停下來。短而多次是指禪坐時與念頭相關的,思想上的短而多次,而不是一下子就離坐,也不是身體上的短而多次,所以千萬不要誤解,必須牢記。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有些修行人早上五點起床修法,修法完畢後,才吃早餐,但是在早餐前完全沒有動過身體。有些人禪坐的時候,幾乎不會動,有時怕身體會發麻,才會些許動一下,但是不會離開禪坐的位置,或在禪修時中途放棄。修法結束以後,就會迴向,吃早餐,而所有後得定的念頭皆如同擁有訣竅般於禪坐之中。
閉關開始的時候,要念誦《心中自顯祈請文》、「皈依」、「發心」、「請佛降臨」、「諸佛安住」、「八供養」、「七支積福」、「禮讚諸佛」、《蓮師七句祈請文》、《加持之源上師祈請文》。簡單修持的話,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念誦《加持之源上師祈請文》即可。
迴向文可以是平常念誦的迴向文「文殊菩薩無盡勇猛智,以及普賢菩薩善慧行,凡此一切隨喜常修學,以此淨善迴向諸眾生」,或是大圓滿迴向文「三世所積無量諸善根,祈得本心無漏大智慧,三輪體空盡覆於上境,安住本覺大圓滿覺性」,並必須要念誦「顯響本覺尊咒法身中,佛身元慧智戲無窮耀,深密覺大諦悟此修持,無別意慧明點融達成」,並於後得定中恆常憶持此四句偈,而後唱誦蓮師心咒。
在蘭若處的時候,盡量不要接觸外人,迫不得已要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或要問別人事情的時候,才可以接觸外界。其他的時間如煮飯或是沒有特別事情做的時候,可以唱誦蓮師心咒,但是累的話不念也可以。
後得定是虛幻般的,世界上的一切顯現都是虛幻的、空幻的,這都是後得定相關的修持。
禪坐結束以後,如果對物質世界、凡夫世界的執著還是堅定、穩固、原來模樣的話,那麼就是沒有達成後得定是虛幻般的實修。
我們可以從三種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第一是無常,第二是虛幻的,而最主要的是空性。
普通人需要想到無常,上一等的人要想到這個是虛幻的世界,再上一等的人要想到這個世界事實上是從空性裡展現出來的。而不是如同平常生活裡的所有凡夫眾生或沒學佛的人一般,當沒有禪坐、在後得定的時候,就變回凡夫的思想,覺得一切都是堅定、穩固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後得定是虛幻般的禪坐。
《持明慧粹·第三十四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