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 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5日 第三偈 (之一) ཡུལ་ངན་སྤངས་པས་ཉོན་མོངས་རིམ་གྱིས་འགྲིབ།། 惡境遠離煩惱漸稍減 རྣམ་གཡེང་མེད་པས་དགེ་སྦྱོར་ངང་གིས་འཕེལ།། 無散亂故善根自然增 རིག་པ་དྭངས་པས་ཆོས་ལ་ངེས་ཤེས་སྐྱེ།། 心淨於法生起深信心 དབེན་པ་བསྟེན་པ་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༣།། 依蘭若處即是佛子行
✨🙏持明 仁增塔欽🔗✨ 持明 仁增塔欽 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5日
第三偈 (之一)
ཡུལ་ངན་སྤངས་པས་ཉོན་མོངས་རིམ་གྱིས་འགྲིབ།།
惡境遠離煩惱漸稍減
རྣམ་གཡེང་མེད་པས་དགེ་སྦྱོར་ངང་གིས་འཕེལ།།
無散亂故善根自然增
རིག་པ་དྭངས་པས་ཆོས་ལ་ངེས་ཤེས་སྐྱེ།།
心淨於法生起深信心
དབེན་པ་བསྟེན་པ་རྒྱལ་སྲས་ལག་ལེན་ཡི༣།།
依蘭若處即是佛子行
「惡境遠離煩惱漸稍減」,今天要講《佛子行三十七頌》裡的惡境遠離,以及前往蘭若處修持的教導。
惡業會增長,乃是因為有親人,所以起了貪心;因為有仇人,所以起了瞋心。貪心、瞋心二者的起因就是痴心。一切所造所行皆是貪、瞋、痴,其增長惡業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鄉,所以要遠離增長惡業對境的家鄉。
「無散亂故善根自然增」,遠離惡業對境的家鄉以後,我們在思想上、自相續之中的煩惱會越來越減少,因為對境不存在了。當進入蘭若處之後,讓貪心燃燒起來的親人不在,讓瞋心燃燒起來的敵人也不在,所以煩惱會越來越減少。
因為貪心、瞋心的對境不在,所以就沒有散亂,善根也會越來越增長。當善根增加時,心就會清淨了。因為心裡非常自在,所以心乾淨了。只要煩惱的污染、業的污染、對境的污染、親人的污染、仇人的污染減少,一切瞋心、恨心、貪婪的思想都不多的時候,心就會變清淨、乾淨了。
「心淨於法生起深信心,依蘭若處即是佛子行」,由於心態上相信佛法,以致心變清淨了。當自心變清淨時,相信佛法的心態會越來越強的,而這種情況會是在哪裡發生呢?只有在蘭若處裡才有,所以蘭若處的功德是無窮之大。
有親人、敵人存在的地方,貪、瞋就會展現出來。貪、瞋二者的背景是痴心,然而有了痴心以後,就會不知取捨,對於該取的善根忘記了,該捨掉的煩惱也忘記了,這樣增加貪、瞋的地方就是家鄉,所以要遠離家鄉。
當決定遠離家鄉之後,要去哪裡呢?要去蘭若處。那麼蘭若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蘭若處就是一處晚上沒有狗的叫聲,白天沒有人的打擾,這樣美靜的環境,它具足清涼的風,有樹木花草的香味,乾淨的水,具有上述等等圓滿的處所。
身體在山洞或屋裡,心在身體裡,以修行程度來說的話,現世、究竟二者的快樂都會達成的,所以對修行至高無上、真正希求解脫的人來說,去蘭若處是不錯的。而初學者更需要去蘭若處,因為到了蘭若處以後,煩惱燃燒的機會便不多,所以能前往蘭若處修持是非常不錯的。
蘭若處沒有偷盜、強盜,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偷。這裡的地、水也是圓滿的。在這裡沒有心上的芒草來妨礙禪定,芒草是對境所形成的。以初學者來說,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顯相,人事物的一切都是禪定的芒草。
而對一位修行究竟的禪定者來說,外境並不是刺刺的芒草,他所看到的凡夫世界、凡夫的人事物都可以變成禪定的力量。可是在蘭若處裡,沒有禪定的芒草,因為對境都不存在了,所以依靠蘭若處是很重要,特別是對初學者。
一思惟蘭若處的功德利益以後,心裡也會清淨起來。到達蘭若處以後,要增加菩提心的觀想、禪坐,如此是大圓滿的。觀修菩提心時,此生當中受病魔妖道迫害等一切障礙都會淨化;觀修菩提心時,對於福慧增長、運氣變好、財富增長等等,都會產生很多效果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