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 仁增塔欽✨持明 仁增塔欽開示及新譯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3日
第一偈 之二
有暇,光憑有暇是沒用的。雖然我們未出生在地獄道裡,但若是每天都生起很強的瞋心,此即是趨往地獄道的因,也許心情就變無暇了。而慳吝是餓鬼道的源頭,慳吝、瞋心、傲慢、嫉妒,佔據我們內心太多的空間,這些都要多加觀察的,所以我們沒有出生在這些不好的地方,就是暇。而心方面的暇,也要多想一想。隴千冉蔣曾講述過心識八無暇和驟緣八無暇,這些內容需要仔細考慮、思惟。
再者是「滿」,我們已經得到難得的人身,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人身是難得的呢?因為過去世要善根俱全,持戒嚴謹,而且臨終的時候有祈願圓滿,再加上俱全許多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才有機會得到難得的人身。如今我們不僅得到難得的人身,而且此難得的人身五根俱全,沒有殘疾,這就是滿。
第一是投生為人;第二是五根俱全;第三是出生在有佛法的勝地,出生在佛法的央地,這也是一種暇滿難得的滿;再者我們的思想沒有顛倒,不是邪見者;對佛法有信心的相信者,沒有業際顛倒,是非常圓滿的滿。
有些人對無害光明的覺悟者釋迦牟尼,與無害光明的法道沒有信心,而我們不是這樣,我們是對佛教有信心,對證悟究竟的佛陀特別有信心和相信,這也是滿。這就是五自圓滿,自己有五個圓滿,如果自己在五個圓滿裡,缺了其中一個,也不太好,所以具足八個暇,也具足五自圓滿。
還有五他圓滿,佛陀到這個世界,有段時間不講法,因為釋迦能仁成佛以後,獲得如甘露般八不離戲空性之真理,但是當時沒有人聽懂,所以祂想要去樹林裡,一輩子於滅諦裡禪修。這時,百施天王等前來請法,所以佛才開始講經說法。佛住世也有不講法的時候,但是現在不是如此,佛已經宣講三轉法輪,所以可稱之為圓滿。
佛已講法,但有時候是非教法的時代、非證法的時代,有一些佛法不見了,只是外相和衣著是一樣,或名相是一樣的。可是如今是佛陀的佛法,不光是教法、證法存在(教住),我們也出生在這樣的時期,這也是五他圓滿之一。
佛宣說佛法,法教住世,而且自己已進入佛教,皈依佛教,學習佛法,所以是圓滿的。再者,善知識的引領,珍貴的善知識經常對你說法,以喜樂、慈祥的樣貌帶領你進入解脫道路,以怒顯的樣貌來摧破眾生的我執,這些都是五他圓滿的滿。
剛才說到八暇、五自圓滿、五他圓滿,若十八暇滿都俱全的話,就像擁有一艘船。為什麼這裡會提到一艘船呢?因為猶如我們欲渡大海,需要一艘船般。
「自他為此度脫輪迴海」,我們想要渡過生老病死、苦苦、行苦、變苦的輪迴苦海,需要暇滿難得人身的船,方有機會渡過,所以才用了船來做譬喻。八暇、五自圓滿、五他圓滿,若能具足此十八暇滿難得的人身,除了自己可以渡過輪迴的大海,也能順便讓別人解脫上岸,帶領大眾走上解脫的道路,所以自他都需要依靠暇滿難得的人身。
「晝夜不輟恆時不散亂,聽聞思惟修禪佛子行」,暇滿難得的人身就像一艘船,但時時刻刻都會遇到無常,在沒有遇到無常之前,沒有遇見變化之前,沒有毀掉難得人身之前,我們都要學習佛法,要日夜不停地學習佛法。
但是日夜不停地學習佛法,並不是每天不做任何工作,什麼事都不處理,只能日夜不停地學習佛法,不是這樣的。而是要日夜不停地觀察心,之後再有機會,身體也日夜不停地在佛法上行持、耳朵也在佛法上行持、語言也於佛法上專一念咒、念經。那麼要如何行持呢?透過聽聞佛法、思考佛法、修持佛法,這就是佛子的行為。
我們在輪迴的大海裡,忙碌的城市世界裡,為了自己的快樂,更需要聽聞、思考諸佛如來教導如何解脫的方法,並修持、禪坐解脫之法門,日日夜夜不停歇地具足聞、思、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