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2日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ཕན་བདེའི་འབྱུང་གནས་རྫོགས་པའི་སངས་རྒྱས་རྣམས།། 利樂之源圓滿眾覺佛 དམ་ཆོས་བསྒྲུབས་ལས་བྱུང་སྟེ་དེ་ཡང་ནི།། 悉從修持佛法而展現 དེ་ཡི་ལག་ལེན་ཤེས་ལ་རག་ལས་པས།། 修法唯要直依仗行持 རྒྱལ་སྲས་རྣམས་ཀྱི་ལག་ལེན་བཤད་པར་བྱ།། 為示行持講經佛子行
持明 仁增塔欽開示及新譯🌈持明 仁增塔欽🔗
《佛子行三十七頌》
2018年12月2日
ཕན་བདེའི་འབྱུང་གནས་རྫོགས་པའི་སངས་རྒྱས་རྣམས།།
利樂之源圓滿眾覺佛
དམ་ཆོས་བསྒྲུབས་ལས་བྱུང་སྟེ་དེ་ཡང་ནི།།
悉從修持佛法而展現
དེ་ཡི་ལག་ལེན་ཤེས་ལ་རག་ལས་པས།།
修法唯要直依仗行持
རྒྱལ་སྲས་རྣམས་ཀྱི་ལག་ལེན་བཤད་པར་བྱ།།
為示行持講經佛子行
我現在接著講第二個修羅嘎,每四句偈就稱為一個修羅嘎。
「利樂之源圓滿眾覺佛」,此處講利樂之源。我們現世所有的快樂,就稱為利,包括長壽、健康、順利、圓滿、自在、歡喜,都稱為利。為什麼是利呢?世間法裡,天上有藍藍的天空,地上有硬硬的土地,對於在世間行持的人們來說,希求的就是健康、平安等等,如此諸多希求的部分即稱為利。而樂則是永久不變的快樂,是智慧、歡樂的大樂,是獲得解脫和成佛相關的究竟真理,即稱為樂。
利和樂二者的源頭就是能仁釋迦牟尼佛及一切十方諸佛菩薩。佛是利樂的源頭,原因是佛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成道過程裡發起四無量心,行持六度波羅蜜多,利益無邊的有情。
若以人界的時間來計算的話,三大阿僧祇劫是非常長久的時間。在很多很多很多年裡,佛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行持來度化有情,有時候是廣發菩提心來布施,有時候是修持忍辱等等,示現許多方式來度化有情。
佛陀度化了無邊的有情,佛陀是利樂二者的源頭,眾生得到利樂就是佛唯一的希望。眾生希求得到幸福、健康、平安、長壽的利,也是佛陀的願力;佛也希望眾生得到究竟的解脫、究竟的成佛、大智慧的樂,所以佛的發心、行持之中,都能形成利樂眾生的事業。總之,眾生利樂的源頭即是諸佛如來。
這裡提到覺綻佛,我們平常人不是覺悟者,平凡人和覺悟者的差別就是,平凡人無法思想到的範圍,於覺悟者的智慧裡,剎那之間就會想起、就會知道。
覺綻佛有覺悟的真理,擁有使物質變為空性的本事,具有在虛空中飛翔等等神通廣大的能力。但眾生沒有這些本事,以凡夫來說,他的一切都是在自己「有的」範圍內。以廣大覺悟的佛陀來說,祂的心開悟了、心有智慧了、心有慈悲了、心有力量了,心裡面俱全功德,已經達到無邊無窮的佛果境界,所以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悉從修持佛法而展現」,佛是從哪裡而生出來的呢?乃經由學習佛法,從苦集滅道裡的道諦,如是研究佛法、思惟佛法、修持佛法,才能示現出來,所以佛陀正等正覺的覺悟都是經由學佛而來的。
往昔佛陀在成道的過程裡,曾經為了希求佛法,在自己的身體挖了一千個洞燃燈供佛。為希求佛法,發起如此廣大的勇氣與忍辱,才得到佛陀的果位,所以佛陀是因佛法而生的。
「修法唯要直依仗行持」,我們要怎麼修持佛法呢?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佛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為示行持講經佛子行」,現在要講述的佛子行,即佛子的行為。為什麼要把佛法用在心裡呢?我們要面對生老病死、複雜的人世界、花花世界,若心中具有佛法的話,將是一種力量、智慧和慈悲。
今天即使你快樂到極點了,若是心裡有佛法,則會有滿足的心,如此自己便能增加更多的智慧、增加更多的滿足、增加更多的歡喜,人生會過得更快樂,而且還能做與解脫相關的事情,所以快樂的時候是需要佛法的。
痛苦的時候、生病嚴重的時候、貧苦的時候、時間短缺或很多事情窘迫自己的時候,若是心中有佛法的話,人生中會存有光明的思想。
佛陀的教法在根上是以慈悲為主的寂靜喜樂,道上也是慈悲為懷的,果上更是一種慈悲展現的結果,佛法永遠都是對自己最友善、最好、最圓滿的助力,所以要好好地學習佛法。
學佛不靠其他,自己的怙主是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之間,要看懂自己的心,以正知正念來遠離業及煩惱的思想。當業及煩惱太多的時候,要遠離一下,控制一下。反之,有很多智慧、慈悲的思想時,則要讓它繼續增長。佛法是我們人生中,唯一最究竟的道路。
當深刻學習佛法以後,想解脫、想成佛的思想也會展現出來。當想解脫和成佛的思想展現出來時,若能再繼續努力的話,就多少會有解脫的機會。人的心裡受窘迫、綁架、纏縛、很煩惱、看不順眼他人、看不順眼一些事情、看不順眼一個物質,或是自己的思想環繞在一個點上,生起很窘迫、很辛苦的感覺的時候,這時心裡一定要想到佛法。
要想人生無常,自己不要在一個點上面嚴重地輪轉。思惟自己已得到難得人身,也圓滿得到珍貴、究竟的佛法勝道,所以務必要改變自己。
雖然自己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是自己能夠改變得了自己的心情;雖然自己得不到這個世界的金錢財物,但是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心裡對金錢財物有滿足心;雖然自己改變不了人世間生病的部分,但是自己心中要明知病痛等等都是過去的業因而生。自己並不是來這個世界受苦的,因為已獲難得的人身,所以要好好學習佛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