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1月06日 དགེ་བ་དག་ཀྱང་མ་བྱས་ལ།། 此等善根未行持 སྡིག་པ་དག་ཀྱང་ཉེར་བསགས་ན།། 惡業亦是持續累 བསྐལ་པ་བྱེ་བ་བརྒྱར་ཡང་ནི།། 縱歷百千劫裡亦 བདེ་འགྲོའི་སྒྲ་ཡང་ཐོས་མི་འགྱུར།། 善趣之名亦不聞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11月06日
དགེ་བ་དག་ཀྱང་མ་བྱས་ལ།།
此等善根未行持
སྡིག་པ་དག་ཀྱང་ཉེར་བསགས་ན།།
惡業亦是持續累
བསྐལ་པ་བྱེ་བ་བརྒྱར་ཡང་ནི།།
縱歷百千劫裡亦
བདེ་འགྲོའི་སྒྲ་ཡང་ཐོས་མི་འགྱུར།།
善趣之名亦不聞
「此等善根未行持,惡業亦是持續累」,所謂的「善根未行持」是指,無論在任何時候身口意皆沒有運用在善根上,此即是沒有行持善根的意思。我們平常為了生活而執著在各個種類的顯現上,在不小心、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創造了各式各樣惡的業力,譬如身體的殺生業、語言的惡口業、心中壞的念頭等等,如此形成了很多的惡業。
如上述所說般,若是自己的身口意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運用在善根上,例如沒有運用自己的身體去幫助眾生或幫助自己,抑或是行大禮拜、繞佛塔等等的善行都沒有行持。還有在語言方面沒有講述佛的教法證法,甚至說溫柔的話語都沒有。再加上心中連一個惡念都沒有好好控管等等的話,即使是小的善根亦無法形成。
然我們可以做得到的範圍內的善根沒有形成,而各式各樣惡的業力之所以會呈現出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凡夫,而凡夫所創造的物質世界、心世界的一切等等,都是自私自利、複雜思想與業及煩惱有所相關的。
「縱歷百千劫裡亦,善趣之名亦不聞」,如果依照此凡夫的思想和行為,善業一點都沒有成功的積聚,而惡業卻是不停地造作時,如此一來,善根將是非常渺小微弱的。若是這樣繼續下去的話,惡業則會不斷地累積起來,如此於百千萬劫裡,都會「續不停」的在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三惡道之中墮入下去。
「續不停」是什麼意思呢?因為身體一換了以後,又會墮入三惡道,雖然身體不斷的更迭,但仍會投生在三惡道裡,所以永久流浪輪迴在三惡道裡。其原因是,自己在自己該做的範圍內沒有行持善根,反而在自己的所做所行上都是造作惡的業力,所以必定會繼續墮入三惡道裡。
在這種狀況下,不用說無法趨入人道、天道、阿修羅道等善三道,由於剛才所謂的善根渺小的事情沒有行持,反而形成強大惡業的事情都累積起來了,所以連善三道的名稱也聽不到,更何況是解脫及究竟的成佛上根本無法達成,因此吾等尚在陽光燦爛下、自心自由的時候,長長久久都應保持善根的念頭及盡力行持善行。
善根是現世快樂的緣、究竟快樂的因;而惡業則是現世痛苦的緣、永久痛苦的因,故在善根上的行持要永不停止,而在惡業上要永不造作。
如前所述般,凡夫平常渺小的善根都沒形成,反而在形成惡業上都是持續累積起來。因此,現在要與凡夫相反的做法是,善根要多多行持,而惡業則要漸漸地減少,並予以淨化,若能持續這樣行持的話,則百千萬劫裡成佛道路的善根會增長,福德相關的會圓滿成立,不僅不會趨往三惡道,而且善三道會一直展現出來,最後會解脫成就佛果。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如果現在心中所思惟的皆是善根的事情,則心是輕鬆自在快樂的。反之,如果心中一直環繞著煩惱、複雜窘迫的事情的話,則心中當下就會不舒服,所以善根的好處是當下就存在著快樂的機會與圓滿的狀態。
以究竟而言,習氣和心相續都以善根為主的時候,由於善根的原因,我們會先得到人天的果位,再得到寂靜涅槃小乘阿羅漢的果位,進而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境界都會不斷地展現出來,直至最後成佛。可見將心定置在善根上,加上行持皆以善根為基礎,這是最偉大的行為、最開心的源頭,所以大家都應練習、學習。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主要的目的是什麼呢?即要通透了達情器二世界真正的真相。若欲讓這個充滿幻覺的人生,猶如夢一般的顯現都得以淨化的話,主要是依靠智慧,當有了智慧以後,才能淨化此二執相。
然透過聽聞、思考、修持所得到的智慧是最強大的,而內心煩惱的壓力絕不是以拜拜或外表做一個形象來淨化的,所以需要長期的聽聞、思考、修持。特別是禪坐多一點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開啟心中的力量與心中的智慧。
當心中的力量、心中智慧增加的時候,將自己的身口意都運用在善根上面是很容易的,而降低煩惱的事情則是更簡單的,因此增長聞思修後得來的智慧以後,善業自然會增加許多,而惡業亦會悉全淨化。
無論是百千萬劫,或是永久的心相續的狀態之中,抑或是生生世世的狀態之中,一切都應如理如法,所以我們該學的就是如理如法,這個名詞很好聽。若是如理如凡夫的話,則凡夫所想的一切都要想,而凡夫所做的一切都要跟著去做。
若是如理如佛的話,則是學習佛的動機、發心、思想形態,以及佛的道理、佛的究竟,最後自己變成佛,也讓一切眾生變成佛。而最主要的是,日常的生活都是以三寶為主的思想、三寶為主的心態、三寶為主的學習,將這一切都變成三寶之顯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