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0月7日 དེང་དུ་བདག་ཚེ་འབྲས་བུ་ཡོད། 如是此生具成果 མི་ཡི་སྲིད་པ་ལེགས་པར་ཐོབ། 人身圓滿已獲得 དེ་རིང་སངས་རྒྱས་རིགས་སུ་སྐྱེས། 生為如來種性者 སངས་རྒྱས་སྲས་སུ་བདག་དེང་གྱུར། 我今已成如來子 ད་ནི་བདག་གིས་ཅི་ནས་ཀྱང་། 現今我必當行持 རིགས་དང་མཐུན་པའི་ལས་བརྩམས་ཏེ། 菩薩種性事業行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10月7日
དེང་དུ་བདག་ཚེ་འབྲས་བུ་ཡོད།
如是此生具成果
མི་ཡི་སྲིད་པ་ལེགས་པར་ཐོབ།
人身圓滿已獲得
དེ་རིང་སངས་རྒྱས་རིགས་སུ་སྐྱེས།
生為如來種性者
སངས་རྒྱས་སྲས་སུ་བདག་དེང་གྱུར།
我今已成如來子
ད་ནི་བདག་གིས་ཅི་ནས་ཀྱང་།
現今我必當行持
རིགས་དང་མཐུན་པའི་ལས་བརྩམས་ཏེ།
菩薩種性事業行
「如是此生具成果,人身圓滿已獲得」,在吉祥、美妙的情況之下,獲得難得的人身,而獲得人身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惡業所形成而獲得的人身,另一種則是由善業俱全圓滿而得到的人身。此次是在圓滿吉祥的狀態中獲得人身,若是在缺惡的狀態中獲得人身,則一生當中也形成不了任何的善根,仍會形成很多惡業,如此的人身是起不了任何善的作用。但是這次並非如此,此生的我們是在吉祥美妙的情況之下,獲得人身。
「生為如來種性者,我今已成如來子」,從今天起,我們即變成佛的心子,因為是菩薩,所以變成菩薩、佛的心子,即佛的身口意之中的意子,意子就是菩薩,菩薩對於能仁釋迦如來究竟的法門,珍貴大乘勝道皆能融體了知,並且證悟。在獲得難得吉妙人身的情況下,且心中已產生了菩提心,並得受菩薩戒,此時立即就變成菩薩、佛的心子。
「現今我必當行持,菩薩種性事業行」,當變成菩薩、佛的心子以後,就應行持菩薩的事業,猶如古代,一般父親所做的事業會由兒子來繼承家業,同樣的道理,擁有菩薩種性的性質就是要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業,發起四無量心,行持無窮無邊六度波羅蜜多,如同父親種性事業的繼承者一樣的行持著。
在身體方面已獲得難得的人身,而在心方面則已獲得究竟珍貴的菩提心,立即就變成菩薩、佛的心子。此時理應歡喜自在,為什麼呢?之前已特別講述受持菩薩戒的教導,當受持菩薩戒之後,自己的心中即保持著菩薩的心態,而願、行菩提心皆具足時,就會有這樣的狀態產生出來,因此內心自然會歡喜自在。
由於從古以來,內心就是希望自己變成佛子菩薩,能達成佛子菩薩的境界。此次在受持菩薩戒以後,心態上就有發心的動機存在,也因受持戒律的緣,而已達成如理如法佛子菩薩的果位,再加上慢慢累積積福德等等,即成為佛的代表。
如此慢慢地累積福德資糧以後,首先成為佛的代表,因為已經可以行持佛的事業了。而成為佛的代表即應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業,任何一舉一動皆要在眾生的事情上參考並行持起來,此即是佛的代表的思惟與行持,如是行持長久的善業以後,十地五道的境界都會立即增上或達成。
而受持菩薩戒之後,再行持菩薩道,使之證悟菩薩的果位等等,此之來源皆在於我們應天天修持與禪坐,如是受持菩薩戒以後,繼而行持菩提心,方能達成如此圓滿的狀態。
從我們的根本上師到普賢王如來之間顯密一如的教導裡,第一需要的是菩提心,而密法的菩提心是一種方法無窮的狀態,再者內心廣闊,遠離窄心、也遠離自私自利,具有利益有情的思想型態則是顯法的菩提心。
無論顯法或密法都圓滿具足菩提心的狀態,這樣練習起來的時候,獲得吉妙的難得人身,人生也變得非常有意義。在心態上練習菩提心,當菩提心創造起來的時候,如來佛子的涵義和行持也都圓滿了,此時可以在開心圓滿的狀態之中,自己隨喜自己。
此次我們在生死輪迴裡,變成佛子菩薩的修行狀態,當受持菩薩戒以後,就變成佛子菩薩,此時心中有菩提心,即願菩提心,因為在世俗諦之時,初學者的願菩提心居多,當有機會行持行菩提心,也會有成就的。
在願、行菩提心圓滿而受持菩薩戒以後,保持菩提心,必能步步達成十地五道的境界,累積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再了悟「人無我」及「法無我」之後,煩惱障、所知障自然會淨化,之後無論是利益自身證悟法身如來,或是利益他人成為化身來度化有情,這樣的善業也都會展現出來。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獲得難得的人身之後,天天都要練習有菩薩的心態,並熟悉它,而菩薩的心態即稱為菩提心。先練習度化自己,於一剎那之間也不再有煩惱污染的心情,這就是度化了自己。再者,獲得難得的人身之後,於一剎那之間也不傷害眾生,眾生可以傷害我,但是自己不要有破壞任何眾生的思想型態,意思就是不破壞眾生任何善根相關的一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