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0月21日 དངོས་པོ་ཕལ་པ་ཅུང་ཟད་ལའང་།། 微渺少許之物亦 ཡིད་ཀྱིས་སྦྱིན་པར་བསམ་བྱས་ནས།། 意中若欲布施後 མི་གང་སྦྱིན་པར་མི་བྱེད་པ།། 然卻不行持布施 དེ་ཡང་ཡི་དགས་འགྱུར་གསུངས་ན།། 投生餓鬼道宣說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10月21日
དངོས་པོ་ཕལ་པ་ཅུང་ཟད་ལའང་།།
微渺少許之物亦
ཡིད་ཀྱིས་སྦྱིན་པར་བསམ་བྱས་ནས།།
意中若欲布施後
མི་གང་སྦྱིན་པར་མི་བྱེད་པ།།
然卻不行持布施
དེ་ཡང་ཡི་དགས་འགྱུར་གསུངས་ན།།
投生餓鬼道宣說
之前在受持菩提戒的時候,則已在諸佛菩薩的現前承諾,自己要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情,因為受持戒律就是一種承諾。如果沒有做的話,則如昨天所說的一樣,在諸佛如來的現前,邀請一切眾生當作賓客、旅客一般,要帶領著他們直到解脫成佛,既然自己已在內心承諾要行持利益眾生的事,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做成的話,業障會很重。
「微渺少許之物亦,意中若欲布施後,然卻不行持布施,投生餓鬼道宣說」,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點的食物,例如一顆蘋果、一個饅頭也可以,少許的東西在心裡發起想布施的念頭,在布施的這件事情上也已經思惟過,思想上雖然有了布施的心態,但是到了真的要布施送出去之時,卻不布施了,此人這樣的行為會令其墮入餓鬼道,因此心裡想行持布施的事情,而行為上卻沒有做到,如此會令其墮入餓鬼道。
如《會集經》所載,《念住定論》亦載述:「先少思維已,後竟吝不施,墮入餓鬼趣,語已吝不施,墮入地獄趣。」心裡想布施少許的東西,最後卻沒有布施,這種情況會墮入餓鬼道。更何況已經發願要將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布施給眾生,如果此時,不但物質上不布施,而且行為上也沒有佈施讓眾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相關覺悟的事情的話,這就是欺騙了眾生。
《趨赴深解經》(又譯為《分別諸趣經》)載述:「心中發願欲布施,由慳吝故不施予,彼生餓鬼世界中,所生痛苦無窮盡。」人們在心裡想要布施飯、菜和湯,而最後卻沒有做成布施,這樣的行為會令其在往生後墮入到餓鬼道裡。意思就是說自己承諾的事情是不能反悔或是不能不做的,這裡不斷以經論作為理證,說到心裡已經想行持的事物,最後卻沒有做成行菩提心,就會有墮入餓鬼道的情況存在。
那麼我們也都曾在諸佛如來的現前,不僅想而已,而且還發起會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因為每天念的儀軌裡都有了。
諸佛正法聖僧珍貴眾 淨悟菩提直證吾皈依
以我布施行持福德以 為利眾生願臻達佛果
念了這樣的經文之後,心裡也想了,當念了、想了以後,而沒有做的話,則是欺騙了眾生,或在自己承諾的心態和動機出了狀況,而沒有實現與行持,這樣的行為不是很好的。
由於在好多經文裡皆提及,連少許的物質都沒布施成功的話,就會有如此大的業障,因而墮入餓鬼道。那麼在一切如來佛與菩薩們的現前,自己想過和講過要做到利益眾生的事情,最後沒有做到的話,就會產生更加嚴重的業障。
因為小小的東西未達成布施,所產生的業障就如此之重,更何況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果要送給眾生的事情,如果因為耽誤而沒有做到的話,那麼一定會形成更嚴重的業障,所以已承諾的事情、動過念頭的事情都必須要行持圓滿。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對於所說過的話或是允諾上供下施的事情,全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發起動機,故應當盡力而為,如此在世出世間必定非常有意義的,也堪稱是個標準君子之人。
曾經想過要做,最後卻沒有做到的話,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業障,其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心裡所形成的業力是最迅速的、也是最大的,而身體所形成和語言所形成的業力並不是全部的業力,加上心的力量才會是一切善根或是惡業形成的全部。
意思就是說有心、有行為、又有語言,所形成之善、惡業皆會成立,所以一開始的動機是很主要的,因為在佛教的理論裡,如果動機的狀態沒有管好的話,仍一樣會造作惡業。
此處提及想過布施而沒有做到,就會墮入餓鬼道的原因,乃因為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大。在動機之中的一切都有很多後果自負的事情存在,因此在法門清淨、誓言清淨的狀態之中,每天都保有恭敬、禮貌、清淨的態度,以共同法門來說的話,就是以感恩、慈悲等等來度日子,如此便不會造作惡業,增加善的力量就會展現出來。
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下,學習增加菩提心、學習增加福德、學習淨化惡業、學習增加善力、學習經常有正知正念、學習不自私自利。並且廣發慈悲、廣發菩提心,祈願一切有情都能早日得到解脫,因為解脫才能使眾生得到真正的開心,意即讓眾生開心,所以我們就要如所思般的行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