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10月17日 བབ་ཅོལ་བརྩམས་པ་གང་ཡིན་པའམ།། 行持恣意胡亂事 གང་ཞིག་ལེགས་པར་མ་བརྟགས་པ།། 某等諸事應詳察 དེ་ནི་དམ་བཅས་བྱས་གྱུར་ཀྱང་།། 雖已誓諾行之後 བྱའམ་བཏང་ཞེས་བརྟགས་པའི་རིགས།། 行持取捨當慎研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10月17日
བབ་ཅོལ་བརྩམས་པ་གང་ཡིན་པའམ།།
行持恣意胡亂事
གང་ཞིག་ལེགས་པར་མ་བརྟགས་པ།།
某等諸事應詳察
དེ་ནི་དམ་བཅས་བྱས་གྱུར་ཀྱང་།།
雖已誓諾行之後
བྱའམ་བཏང་ཞེས་བརྟགས་པའི་རིགས།།
行持取捨當慎研
昨天已講述有關菩薩戒的十八個根本墮,就如同我之前在《心靈甘露》所講過的一樣,然今天再講一點,因受持菩薩戒以後,堅定遵守戒律的內容是主要的。
昨天講的是容易破戒的機會,上自國王、宰相,下至普通老百姓等共有十八個,還有密法裡面所說的,若是一位菩薩心理持握的只是聲聞、獨覺乘之見解的話,則此即是菩薩的支墮。當你受持菩薩戒、形成菩薩以後,但自求快樂,成為寂靜涅槃之中的聲聞獨覺,即為放棄了菩薩的戒律,這也是一個戒律毀損者,此所毀損的戒律是願菩提心的戒律。
因此,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行持菩提心、利益眾生的事情都不做的話,有些支墮是會破損的。故於六度波羅蜜的戒學上面要學起來,並行持一切利樂有情的事情,且心思想於發心上面,在願菩提心上面具足,而行菩提心上面行持圓滿。
在《教導國王經》中所載,從古至今若私心很多,則必須從行持布施開始,但如直接學習或行持每一個六度波羅波羅蜜多是不容易的。可是你要在究竟成佛上面有此思想動機,並且我想究竟成佛,心裡要有此思惟、要有此信心、要有此希求。這樣的願菩提心於行住坐臥間皆是如此,在心裡時時刻刻、長長久久之中皆不捨離,並在心中持續有具足且思惟一切眾生願速疾成佛的觀念。
如上述《教導國王經》中所載,在你的心裡要一直地思惟、不停地禪坐,再加上凡夫眾生從過去、現在、未來自己所形成的一切善根,全部匯集在一起皆要隨喜,如同昨天歌惹洞裡所行持的事情一樣,自己也要隨喜自己。對如來佛、菩薩及聲聞獨覺等更要好好的供養,並迴向所有的有情皆臻達究竟成佛。若能如此行持的話,則國家定會國泰民安,而菩提的福德資糧也會圓滿具足,所以隨喜和廻向是非常主要的一件事。
重點就是,在《妙臂請問經》中所載,心中為了一切有情成就證悟佛果的思惟,即一切眾生要成佛、一切眾生願成佛的思想沒有忘掉的話,則六度波羅蜜之究竟的如來佛果位,皆會匯集在這思惟裡面,這是什麼意思呢?即為了天下一切有情皆臻達究竟涅槃成佛的果位,這樣的思惟就有成佛果位上的究竟的內容,而六度究竟波羅蜜的內容皆有聚合在一起的效果與功德存在。
上述大概所說的,即是受持菩薩戒以後,在不忘掉行持菩薩戒的情況下,要受持菩薩戒的根本墮、支墮的狀態。
而今天所要講的是,你在沒有研究而隨意之中所行持的事情,對現世的快樂和究竟解脫的道理這二者上面,在沒有仔細研究就開始想行持或直接行持,以及我承諾要做這件事情就直接行持了,這到底是哪一個呢?如果你所行持的是毫無意義之事的話,而事前又沒有仔細地研究、想好,但事後卻說這是件毫無意義的事情,當你知道其實現世的快樂與究竟解脫的勝德皆無有時,這種狀態還要繼續下去嗎?還是捨棄、不要繼續下去呢?如此經過仔細研究以後,若是現世與究竟利益上面皆有好處的話,還是可以直接在這件事情上繼續行持的。相反的,如果連現世究竟快樂都沒有的話,則是繼續行持或是放棄呢?這樣仔細地研究的好處是什麼呢?即是知道這件事情的結果是勝顯或是沒有成果的呈現,故此是平凡人的日子裡所需要這樣的研究。
明天要講述的內容是,如來佛菩薩與佛子,祂們廣大的智慧研究得清清楚楚了,對自己也是非常圓滿的研究了。因此受持菩薩戒及利益眾生的事情皆承諾行持了等等,如此還有什麼需要再研究及不行持的呢?完全沒有了,所以還是要繼續行持利樂眾生的事,而不是在懈怠之中再往後挪,這是沒必要的意思。
故平凡人的日子裡就是這樣的,如我有沒有研究清楚、我已經承諾了、我已經開始了,但是這些最後做與不做都是可以的,這樣研究思考的機會都有的話,這是世間法的作為。同樣的,諸佛菩薩與佛子亦皆仔細地研究清楚明白,對自己也是研究明白了,在利益眾生的事情上面,即是現世的快樂與究竟圓滿的大樂勝緣,因此就沒有往後挪的機會的意思。將今天所講述的內容跟明天大概的內容融合在一起講的話,則能更清楚明白。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當受持菩薩戒以後,即能直接承擔者就是菩薩,所以需要行持的事情很多,不僅僅是一位家庭服務者、一位行持自己的事情者,更需要行持的是佛教徒的大乘修行方道。意思是,我受持了菩薩戒以後,即是為了天下有情而忙碌起來的。
因此,當眾生得到利樂的時候,我敢隨喜;眾生心裡很苦、煩惱很重的時候,我敢修忍辱;眾生很貧窮、沒有食物等等的時候,我敢財布施;特別是眾生心裡很匱乏的時候,我敢法布施。
無論是過去、現在及未來,當看到煩惱複雜的眾生,或是碰到迫害、傷害等事情的時候,我自己要持戒嚴謹、忍辱圓滿,並一路不停地保持行持菩薩的心態,且將己行融入菩薩的行為,這即是菩提心的勝道。
因為我有責任心,我可以選擇自己不當凡夫的思想型態者;我要成為菩薩的思想、發心、動機與六度的行為者,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情,而一絲一毫都不做傷害眾生的事情。當被眾生迫害的時候,則修持忍辱,其忍辱的根本是智慧,而智慧的根本則是歡喜自在。當修忍辱、修慈悲的時候,若心裡是悶悶不樂的煩惱的情況下,則是沒有辦法修忍辱的,相同的,當心理痛苦、煩惱的情況下,修隨喜、修慈悲也是一樣通通不行的。
因此,吾等心裡要非常的踏實,欣然接受此輪廻世界就是如此,凡夫的思想就是如此。當看見他人很可憐時,我要慈悲他,因為我有聽聞佛法,並且我是行持菩薩道路的人,讓他一步,為他鋪條慈悲的道路。就如同這個微信群組的名字一樣,大家共同學習智慧的狀態,共同鋪一條慈悲的道路,自己心裡都是過得去,倘若偶爾有些過不去的時候,僅嘴裡說一說而已,但心裡一定都是過得去、心裡放得下的狀態,並且在心裡要有更加強愛護和慈悲的力量才行的。
如此天天都有練習菩提心與行持菩提心的事情,這是天大的福報,故累積福德資糧就是如此,而每天的人生過得最有意義的也就是如此。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