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9月29日 བདག་ནི་མགོན་མེད་རྣམས་ཀྱི་མགོན།། 我為無怙之怙主 ལམ་ཞུགས་རྣམས་ཀྱི་དེད་དཔོན་དང་། 菩提勝道引領者 བརྒལ་འདོད་རྣམས་ཀྱི་གྲུ་དང་ནི།། 越渡者之舟楫與 གཟིངས་དང་ཟམ་པ་ཉིད་དུ་གྱུར།། 船及橋樑願變成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9月29日
བདག་ནི་མགོན་མེད་རྣམས་ཀྱི་མགོན།།
我為無怙之怙主
ལམ་ཞུགས་རྣམས་ཀྱི་དེད་དཔོན་དང་།
菩提勝道引領者
བརྒལ་འདོད་རྣམས་ཀྱི་གྲུ་དང་ནི།།
越渡者之舟楫與
གཟིངས་དང་ཟམ་པ་ཉིད་དུ་གྱུར།།
船及橋樑願變成
「我為無怙之怙主,菩提勝道引領者」,此偈頌的意思是指,我願在菩提勝道上成為沒依靠者的怙主、引領者。沒依靠者的意思就是,因為這個人的心很慌張,並且一直執著於顏色或是外境上的顯現,一切皆以物質上面為主,一切都是以此生的我執為主,所以此種人是屬於沒有怙主的。因此,當己心有自由自在的時候,則可遠離物質及看懂物質,若這些沒有練習成功的話,就是無有怙主。
對於追求物質而卻得不到者,或是心情低位者、生活貧苦者,抑或是生病嚴重者、面對死苦者,還有因生老病死所引起執著的痛苦的一切眾生,以及沒有怙主的所有生命形態等等,我願變成他們的怙主。
另外,為了生活、為了事業而忙碌不堪的商人,或是尋求事業而各處流浪的人,抑或四處奔波想創造事業而希望變得更好者,這些沒有特別的引領、帶領而到處奔波的人,我願成為他們的帶領者。
「越渡者之舟楫與,船及橋樑願變成」,就如同是橫渡大海、湖泊、江河等等時所需要的船隻,若需渡過江河或是湖泊的時候,就變成圓滿的一艘船;如欲橫渡更大的江河或是大海的時候,則變成更大的一艘船,這是菩薩的願力,因為眾生所祈求的不一樣,所以願力的顯現也不盡相同。
輪船駛離港泊而進入海上,中文意思是出海,但是聽起來感覺是離開海上回到陸地的意思,其實不然,其出海就是進入海上的意思。因為入海者經常在海面上生活,而海上的生活非常辛苦,且待在海面上的時間太久了,因而太想念陸地上的花草、山水等等的一切,故對這些海上辛苦生活的希求者,願在他們的現前變成一個寶洲。再者,有些找不到房子的人,願在他們現前變成一個房子,而其住處沒有好的床鋪睡覺時,願給他們很好的床鋪睡覺等等。
當眾生尋求生活的時候,在欲界苦悶的時候,碰到辛苦的時候,所要希求的時候,菩薩的願力都是滿足眾生之所願的。當眾生想過河時,就變成一座橋樑讓眾生過河,若欲渡過江河或是湖泊時,則變成一艘圓滿的船,如將橫渡大海時,則變成一艘極大的船,故於身心辛苦的眾生現前皆變成他們的怙主。
如前所述般,對於無路可走、尋求人生生活的人,特別是在海面上生活的人等等,在沒有人幫助或是無人知道的情況下,願變成這些生活窘迫之眾生的引領者。尤其是在海面上停留太久而想念陸地的人,能夠變成一個寶洲,一個充滿鮮花美麗的世界,願成為這樣的寶洲。還有沒有房屋、沒有處所、沒有床鋪睡覺的人,當看到這樣的眾生時,則在他們的現前變成圓滿的房子、睡覺的床鋪等等。並在生生世世裡變成眾生所要的一切,願力就是如此。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是沒有了悟空性,而未了悟世俗的一切顯現皆為虛幻,所以願意繼續變成有情的怙主。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怙主是什麼?即是自己不僅擁有了自心自由,並證悟了空性境界,且明悟了顯現虛相,這種人方能成為他人的怙主。然而自己沒有證悟空性,並且對於世界的虛相與顏色沒有虛幻、空幻感受的人,這是當不了怙主的,因為在身心之間同樣的一直產生執著。
因此怙主的心態是,覺悟了很多心方面的空性真理,而行方面遇見任何對境時,皆行持很多忍辱為主、慈悲為主的勝道,這才可以有當怙主的機會。所以,這一種怙主是大乘的菩薩、小乘的阿羅漢、究竟的佛陀,祂們通通是怙主。
這三種所化現出來的是,即在心中展現出來的、相信展現出來的、清淨心展現出來的根本上師阿藏珠巴之類的阿羅漢、菩薩、佛陀,此三種融合一體的則是吾之上師。因此佛子是怙主,為什麼祂是怙主?因為凡夫混在末法時代的社會裡,當你的心控制不了的時候,能讓你的心控制住,所以他是怙主。而你窘迫複雜的煩惱展現出來時,上師所講的一切諸法能令你相信,並且運用在心中時,可以幫上你自己,所以是怙主。
當面對無窮無邊的眾生時,我們自己以後永遠都要變成一個怙主。任誰欲往何處,我們皆能變成怙主並引領他們。譬如,想飛的時候就有飛機,想去海上則有船,沒有住處的人讓他們有住處,或是創造一個住處等等。在自己無窮無盡的發心狀態之中,並在自己可以形成的範圍內永遠不要放棄眾生。
如何當怙主呢?當弟子將上師所說的空性真理聽進了,並且對空性真理很有信心,上師所教他而形成的佛法可以度化有情,然他並沒有捨不得,更經常行持各方面的佛行事業,甚至連現在藏族的群組裡面,亦是從事有關健康教育的事情,故此怙主就是如此而來的。
然而突然有一天變成怙主是不容易的,這是需要日積月累所能形成的,因此眾生無法等你到天荒地老,否則全部苦到痛、痛到死了都有可能。所以,你現在有多少語言上的本事,就要說出去給眾生聽,你現在聽過多少的道理,也可以講給有緣的眾生聽,將你所學過的一切佛法也是說給眾生聽。
我們持明已出版了這麼多的書,你們曾想過將書放在每一個圖書館或是類似的地方,有這樣的動機或是想當一個怙主嗎?有沒有需思惟一下,若將書放在持明精舍的山上,則只是等待快要發霉的狀態而已。所以你要有菩提心,如有心想當怙主的人,則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無論在哪個處所或是哪個城市裡面,就算是一個素食館也是可以的,我們到處尋找可以發揚佛法的地方,將佛法宣揚在寶島的城市裡是不錯的。如果能在網路世界裡形成這些好書,挑選幾十本好內容的書與眾生結緣,這些有系統性的做起來是不錯的。否則,我講了一個佛法,出版了一本佛書,到最後放在倉庫裡也不是辦法。
因此有空的人可以時時刻刻當怙主,當你看到路邊的乞丐時,就可以當他們的怙主,對他們說說佛法、布施一些東西等就是如此。若碰到可憐的眾生、動物等時,則對其發菩提心或是念經迴向也是怙主,但是直接行動是最主要的。
雖然有些寺廟的大雄寶殿,規定不用身口意中的身磕頭、語言念經,只要心裡想什麼就行了。若僅靠一個形式,而對於分別二念嚴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若此方式行得通的話,則桌上也不用擺放食物供養,心裡想就好了。假如世界上沒有做任何行持的事情,亦沒有仔細因果、沒有創造緣起,這是不容易產生的。所以在各種善項上面要好好的行持,才能變成眾生的怙主。
在這世界上有些人很可憐,一生當中尋找了多少個惡業,從小到大之間都是尋找了很多的惡業,從來沒有當過眾生的怙主,也沒有當過自己的怙主,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因此,你要改變一下自己,否則有一天當你的身體放在生命禮儀館時,雖然你們華人傳統上臨終時要化粧美美的,但是在地水火風般的遺體上面,到底你的心識的痛苦在哪裡、而痛苦有多少?這些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所以自己要變成自己的怙主,自己變成眾生的怙主,自己不僅要做成自己的事情,並且自己要做成佛法的事情,這是不錯的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