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9月23日 བདག་གིས་ལུ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ལ། 吾己身軀之全數 ལུས་འདི་ཅི་བདེར་བྱིན་ཟིན་གྱིས། 此身隨意已全施 རྟག་ཏུ་གསོད་དང་སྨོད་པའམ། 恆時殺害或輕蔑 བརྡེག་སོགས་ཅི་དགར་བྱེད་ལ་རག 揍等恣意所任行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9月23日
བདག་གིས་ལུ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ལ།
吾己身軀之全數
ལུས་འདི་ཅི་བདེར་བྱིན་ཟིན་གྱིས།
此身隨意已全施
རྟག་ཏུ་གསོད་དང་སྨོད་པའམ།
恆時殺害或輕蔑
བརྡེག་སོགས་ཅི་དགར་བྱེད་ལ་རག
揍等恣意所任行
其實在入門大乘的時候,就已經受持菩薩戒了,因為在儀軌裡有許多受持菩薩戒的內容,當皈依的時候,就同時已經受持菩薩戒,皈依時已承諾自己相信佛,但自己卻不幫助眾生,這樣的思想是無法成立皈依的狀態,所以皈依時就已經承諾要有菩薩的心態和行持。
若是受持菩薩戒以後,在虛空之間或在我們的心中已邀請諸佛菩薩來當作證人,將自己的身體獻給諸佛菩薩,也送給眾生,並且發願此生當中,我要好好運用這身體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在行持菩薩道的道路上,首先要做的是身口意、受用及善根全都分享布施給眾生,為了天下所有有情都能解脫成佛,自己的身體自然也布施出去。
當自己的身體送出去以後,就和捐出去的錢、或送出去的衣服一樣,眾生想怎麼穿這件衣服都是他自己決定的,而我的身口意、受用、善根也如此地送給眾生了,無論眾生是用恭敬禮拜的態度來利用我的身體,或是以非常窘迫性地打、罵、輕蔑、或用石頭、棍子來對我的身體做出不禮貌的事情,任何時候,眾生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因為我已經處在行持菩薩的心態之中,我願成為一切有情的傭人,令眾生成佛的開啟者、發心者,我的內心無有任何恐懼的將自己的身體布施出去。
此時我的身口意,你想變成玩具也可以,無論眾生對我說圓滿的話題或是說著一切缺點的時候,我都可以接受,眾生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無論我能成為病情者的看護,或貧苦者的佣人,或是厲害者的助手,眾生要我做什麼都行,因為我是前進在菩薩道中的行持者,祈願眾生都能獲得解脫成佛。
往昔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過程中,有一世投生為無染王子,百施天王等為了要試探他,於是向他索討妻子、小孩以及摩尼寶國寶,他都無條件地給出去。也因為送出國寶的原因,他就被趕出王國了,甚至有人要求他布施眼睛等等,但是他都沒有後悔地布施,無論眾生需要什麼、索要什麼,一定都會達成滿足眾生的心願。
無染王子原本居住在皇宮裡,鄰近的國家很嫉妒,要求他們國家拿出摩尼寶的國寶來布施,王子也答應了,直接將國寶拿出來布施。他的父王和宰相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就把他趕出皇宮,他被趕出去後便說:「在我的廣大無窮的布施上面沒有任何障礙和後悔的心態。」一說完此話,菩薩們及天界的梵天等等都出來試探他,紛紛要求他將其太太送出來,他也送了;將其小孩布施出來,他也布施了;將其眼球布施出來,他也布施了,種種布施等要求,最後還問他說:「你後悔嗎?」他回答:「並沒有後悔。」
因為在這些的布施行為之中,無染王子的心裡沒有一絲絲的後悔,所以王子完成了廣大無窮布施的圓滿功德,自然就恢復了之前所有的一切,太太回來了,小孩也回來了,眼睛也復原了等等。
當我們在為了眾生行持菩薩道的時候,將一切身口意及一切受用的部分,都可以為了眾生施得起、放得下,意思就是為了一切眾生所作所行都可以做成。
運用自己的身口意讓眾生現世的利益與快樂,得到究竟的圓滿,以及將身口意獻給眾生,令其在究竟上能得到圓滿解脫成佛,一切大圓滿。
將自己的身口意貢獻給眾生,這樣做的原因是,以我們身為人而言,所執著的是身體、受用及善根,特別是為了所有有情而將自己的身體送出去。而施身法也是上供下施的布施方法,此時的觀念和觀修是從自己的頭髮開始到最低的腳趾甲之間,皆變成無漏的甘露放在頭蓋骨裡面等等,運用這樣修持的方法來遠離對身體的執著,如此的對治就是施身法。
同樣的,在行持菩薩道的道路上,身體已經布施出去了,直接送給眾生行持在利樂的事情上,此時眾生怎麼使用,無論是開心的使用或是欺蔑、打罵等等,已經將自己使用的權力交給眾生,我們需要這樣思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我需要透過眾生,將我的身口意、受用、善根一起送給眾生,幫助他們得到現在所想要的快樂、長壽、健康、順利圓滿等等,這些都要去行持。
再者,我將受用、善根運用到我的解脫成就上,我也讓眾生同時成佛,在這三界一切幻覺的流浪枯竭之前,我都行持菩薩道路、成就菩薩道路,永遠都不放棄。
為此,我的身口意都是可以布施出去,讓自己處於不執著的狀態下,繼續練習,我說的這部分都是要練習的,不是說我身體送出去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並不是這樣。如果在後悔的情況下,不用說身體,連一根草也不能送出去。在有執著和痛苦、後悔的情況下,連一張衛生紙也不能送出去的,這就是佛教的理論,我個人認為。
如果可以不執著的話,就像龍樹菩薩布施他的頭時,一根草割斷了他的頭,當頭送出去後,他真的是連一張衛生紙般捨不得的東西也沒有了,絲毫無有任何後悔,如此的布施即變成他成佛究竟的資糧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搞錯。
此時的我們都是有「我」的存在,天空是藍的,地上是硬的,每天總是有執著的心情出來,我並沒有說要全部送出去,特別是送出去身體相關的一切,這是不允許的,主要是在會後悔的情況下,都是不允許的。
佛陀說:「在證得初地菩薩之前,不能有身體相關的布施。」因為證悟初地菩薩等等的時候,他們心態的感受是沒有的,而身體的感受則是少許。當我們在身心二者感受最窘迫的時候,是不能送出去太多東西,尤其是身體相關的一切都不能送,因為會後悔。
後悔是墮入三惡道的原因,我們應該在大方布施的狀態中,且不後悔的情況下,內心充滿歡喜自在,發心迴向給眾生等等,需具有如此狀態才行。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自己的身體已經布施出去了,意思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發菩提心,已將身體、受用與善根全都布施送給眾生,眾生解脫的功德,自己也可以同時享受。在這樣的狀態下,布施的對象分成有形和無形兩種,例如洗腎的時候,無形的眾生可以獲得飽足與圓滿。而在平常的生活日子裡,有形眾生也可以得到圓滿的幫助。有形無形皆是眾生,但事實上,對境的眾生是不存在的,全都是幻覺而行持起來,我們可以如此練習觀修。
當生病嚴重、膿血流出來的時候,以及大、小便、吐痰等等身體產生許多不淨之物,有的眾生因為習氣的原因,只能吃這樣的不淨之物,所以好好地念誦「嗡 瑪呢 悲美 吽 釋」,心則要觀想成觀音菩薩或是釋迦如來一如的情況下,再布施這些不淨之物等等,有時候也會幫助到這些無形的眾生。更何況是病情嚴重的時候,身體的汗、膿血、洗腎等等污染的東西都一樣可以布施出去。
尤其是在生命還存活的時候,家裡的棉被、碗筷也送給我們,這也是供養、也是布施,生活中的這種布施都要在不後悔的情況下行持。
我們為了要放下身體的執著,有時候修施身法;為了放下身體的執著,有時候修究竟法門修光身;為了放下身體的執著,有時候修不靜觀;為了放下身體的執著,有時候修無常觀;有時候觀想將身體佈施給眾生而修菩薩道等等,各式各樣的修法方式,主要是讓我們對身體的執著遠離了以後,心情上變得輕鬆自在了,就容易找到無有污染成佛的福德資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