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9月17日 འགྲོ་བ་ནད་པ་ཇི་སྲིད་དུ།། 有情病苦隨時臨 ནད་སོས་གྱུར་གྱི་བར་དུ་ནི།། 乃至病情淨化前 སྨན་དང་སྨན་པ་ཉིད་དག་དང་། 藥品以及醫師與 དེ་ཡི་ནད་གཡོག་བྱེད་པར་ཤོག།། 願為病人之侍護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9月17日
འགྲོ་བ་ནད་པ་ཇི་སྲིད་དུ།།
有情病苦隨時臨
ནད་སོས་གྱུར་གྱི་བར་དུ་ནི།།
乃至病情淨化前
སྨན་དང་སྨན་པ་ཉིད་དག་དང་།
藥品以及醫師與
དེ་ཡི་ནད་གཡོག་བྱེད་པར་ཤོག།།
願為病人之侍護
昨天已圓滿講述七支供養中最後的迴向,而今天特別要講述的是慈悲的對象,然而此一切有情九生的能顯,皆因自己無明幻覺所形成的惡念與惡行,以致須共同感受到此惡業的窘迫與痛苦。
天人代表著善業,而阿修羅則代表著惡業,因為阿修羅的嫉妒心很強,所以一直喜歡打仗。源頭乃因如意寶樹的樹根長在阿修羅的住處,然如意寶樹上滿滿成熟的果實卻生長在天界裡,因而當阿修羅吃不到如意寶樹上的果實時,即產生極大的嫉妒心,故而常常與天人打仗。
若天界打仗贏了的話,即代表善業贏了,然而有時候是阿修羅贏了,其原因是,當人類裡面形成了很多惡業的時候,則天界的天神會被打敗。若善的代表天人輸了,而惡的代表阿修羅贏了,此乃因人類共同所形成惡業的原由,故各式各樣的疾病皆會降臨到人類的身上,此是非常嚴重性的痛苦與窘迫,而且身心之間都如同處於難獄般極為痛苦。
在這種情況下,菩薩的願力,會變成病人的幫助者、幫助病人脫離疾病的醫生,以及淨化病情的良藥等等,此是菩薩的大願力。因為一切有情的各種疾病,都是由各式各樣惡業所引起的。在一切有情的惡業悉全沒有淨化之前,菩薩必須要變成對治病情的一種良藥,以及對治疾病的一位醫生,這是菩薩的願力,並且還要成為病情嚴重者的幫助者,如同看護者一樣的照顧著,我祈願變成這樣的菩薩,我的祈願就是如此。
總結而言,現在所有一切的疾病,皆是由人類共同形成的惡業所引起的,而此共同形成的惡業的一個緣起是,代表善業的天人輸了,代表惡業的阿修羅贏了,所以阿修羅嫉妒心的習氣傳染噴觸到人類,並影響到全人類的世界裡。在這種情況下,具有睿智的修行者、菩薩心態者、慈悲者等等,皆祈願變成醫生、變成良藥、變成病人的照顧者,如同護士般二十四小時看護著病人,變成幫助病人的奴僕。這些病情悉全未淨化之前,祈願永久成為醫生、良藥,以及病者的奴僕等等,祈願變成如菩薩般心胸廣大的願力。
之前我的妹妹也是如此,她在未生病之前,經常去康定、華西等醫院免費幫忙照顧病人,無論是認識或不認識的病人,皆如同醫院裡的醫生與護士般的照顧病人。然而菩薩的雄心是更強大的,在沒有任何後悔的情況下,菩薩所幫助病人的力量是無限的,而人類裡面幫助病人的力量卻是有限的,這是因為菩薩俱全了即將成佛的真理,所以幫助別人也是很不錯的。
往昔有一個城市,城裡的人皆因生病而病情嚴重,需要吃「釀如河達」的魚肉才能治癒所有人的疾病,「釀」是魚的意思,而「如河達」是魚的名字。於是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過程中,其中有一世直接變成了一條如河達魚,並且告訴城裡的人,只要吃此魚的肉,他們的病情即會好轉。爾後,城裡的人無論割取了多少魚肉、吃了多少魚肉,此魚的肉又會重新長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治癒了整個城裡的人的疾病,因此而度化了整個城市的人。這是菩薩願意犧牲自己,並貢獻己之身口意予病人,此是菩薩的大願,也是佛陀教導的足跡,在佛陀成道的過程裡面,即是如此行持的。
特別是,我們所說的良藥,譬如現在的中藥、西藥、藏藥等等,一切都是佛的事業,無一除外。因此,一切眾生的病情能於現世淨化,並永久地斷除與淨化,且能轉化一切為舒適的狀態,此皆是佛的祈願所形成起來的。
因此,《入雄心菩薩行論》的「入」即是指,要融入菩薩的行為。在此病情嚴重的世界城市裡面,我們要發廣大的願力,每天為了病者、為了災難者、為了疫情者等等,要改變自己惡的念頭,增進自己善根的道路,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行持多多少少的善根,這些都能做起來的時候,亦是菩薩的行為。
總有一天,我祈願變成所有天下病者的良藥;我祈願變成一位最專業的醫生幫助所有病者淨化病情;我祈願變成所有天下無有依靠病人的傭人、幫助者,菩薩的願力即是如此。
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日子裡面,發四無量心、行持究竟六度般若波羅蜜多,衪是如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行持下去的。這並不是一種普普通通的說明,亦不是一種傳說,或是神話般的故事,而是實際型態之中,發起廣大無窮的四無量心,以及行持六度般若波羅蜜多,並且在三大阿僧祇劫裡,從未停歇地持續行持起來的,此即是菩薩的願力。
因此,當自己經常碰到病者的時候,我祈願變成他的醫生、變成他的良藥、變成他的奴僕等等,這些都是心甘情願、歡喜自在地行持起來,此是佛祖的教導,亦是佛祖臻達佛果的緣由。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之中,無論是自己生病,特別是是周圍身旁的人生病,當你每天要面對老病死的感覺與態度的時候,你要想到這四句偈頌。因為每一個人的生病都是共同的業力所引起的,然而他生病的心情,以及生病嚴重與否,此些狀態皆是與惡的業力有關係的。所以,此些惡業在淨化的時候,須要看懂自己疾病的源頭,即是由貪瞋痴所引起的,以及要看懂他人疾病的源頭,亦是由貪瞋痴所引起的,當了知這種狀態以後,如何的幫忙別人,則是很容易的。
因此,我要變成良藥、變成醫生、變成病人的奴僕等等,我這輩子剛好一直照顧著一個病人,這是多幸福、多有福報、多有累積福報功德的事情。縱使我工作上繁忙,亦同時要照顧病人,有時候真的很辛苦,但是當在照顧病人的時候,在心中就必須要有,我要變成醫生、變成良藥、變成病人奴僕的心態。而菩薩的祈願即是如此,此是無條件的、心裡沒有痛苦的、心裡是歡喜地幫忙病人的,有這樣的心態展現出來是最好的。
這也是難得的機會,因為天天能碰到病人也是不容易的,在這裡碰到了病人,可以照顧病人,特別是母親的話,這是一種孝順。首先照顧的態度是,要有歡喜的心態來幫助這個病人,若沒有歡喜的心態,則自己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一切皆以有壓力的心態來看待的話,這樣幫忙病者的人並沒有看懂自己的因果業力。若心中一直痛苦著、辛苦著,以及在不舒服的情況下幫忙病人,因而產生諸多的煩惱與痛苦,這樣對這個病人也是有業力的,同樣的,幫助此病者的人也會有業障的。
當為人子女幫忙生病的父母的時候,就是要以此四句偈的菩薩心態來幫助他們,而不是辛苦地、心裡悶悶不樂的,或是晚上睡不著、哭哭啼啼的,抑或是很有壓力地來幫忙等等。在這樣的過程裡,表面上是幫忙父母,但事實上反而是在增加他們的惡業,因為你所辛苦的一切,心裡痛苦的一切,以及晚上不睡覺等這些一切的惡業,悉全通通都變成了病人的負擔。
因此,當你要幫忙病人的時候、照顧病人的時候、處理病人的時候,則在心態上依此四句偈是非常主要的事情。試想,此世界到處遍佈著由惡業所引起的病人,我要變成醫生、變成良藥、變成病人的奴僕等等,在他們的病苦悉全未淨化之前,我永遠是醫生、良藥,以及病情淨化的力量者、幫助病人的慈悲者,應如是思惟。
當自己生病的時候,要了知此是源於因果業力,相同的,當你看到父母因生病而很痛苦的時候,你也不用太痛苦,因為這也是他們的因果業力起了作用的。有造即有受、有種即有長,因為在生生世世裡所播下的種子,而此是惡因所長出來惡的業果,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你為他們痛苦,也是無法減輕他們的病痛,為他們不睡覺,也是無濟於事。
因此,若能以中庸之道的心態來看待,以佛教的力量來行持,這有多好啊!在心態上要歡喜自在地幫忙病人,特別是在他們痛苦的時候、病情嚴重的時候,因你已經知道這是他們的因果業力,現在剛好是欠債還債的時候,你順便可以幫他們念誦修法,也可以提醒他們,此為淨化一切惡業的狀態,使他們心悅地接受這個病情。
我們是大乘修行者,當自己病情嚴重的時候,也是如此的觀想同時並祈願一切的眾生不要生病,我一個人生病就可以了,若擁有這樣一個廣大菩提心的話,則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幫助到很多的有情。所以當自己生病的時候,或是幫助病人等等的時候,有了《入雄心菩薩行論》裡面的這四句偈的心態是很主要的。
主要的重點就是,自己生病或幫助病人的過程裡都要有忍辱,忍辱的本質就是歡喜,歡喜的本質就是慈悲,而慈悲的本質即是,在智慧俱全的狀態之中來面對自己的病情、面對他人的病情、幫助他人的病情,以及消除他人的病情等等,這就是這樣行持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