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9月12日 སྐྱོབ་པ་རྣམས་ཀྱི་བྱང་ཆུབ་དང་།། 皈境怙主菩提及 རྒྱལ་སྲས་ས་ལའང་ཡི་རང་ངོ།། 佛子勝地亦隨喜 སེམ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བདེ་མཛད་པའི།། 行持眾生皆利樂 ཐུགས་བསྐྱེད་དགེ་བ་རྒྱ་མཚོ་དང་།། 菩提發心善如海 སེམས་ཅན་ཕན་པ་མཛད་པ་ལ།། 於諸眾生饒益行 དགའ་བས་རྗེས་སུ་ཡི་རང་ངོ།། 衷心歡喜作隨喜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9月12日
སྐྱོབ་པ་རྣམས་ཀྱི་བྱང་ཆུབ་དང་།།
皈境怙主菩提及
རྒྱལ་སྲས་ས་ལའང་ཡི་རང་ངོ།།
佛子勝地亦隨喜
སེམས་ཅན་ཐམས་ཅད་བདེ་མཛད་པའི།།
行持眾生皆利樂
ཐུགས་བསྐྱེད་དགེ་བ་རྒྱ་མཚོ་དང་།།
菩提發心善如海
སེམས་ཅན་ཕན་པ་མཛད་པ་ལ།།
於諸眾生饒益行
དགའ་བས་རྗེས་སུ་ཡི་རང་ངོ།།
衷心歡喜作隨喜
因為明天要去放生,所以今天先講述此偈頌之法門。
能獲得人天果位的善根,乃是行持了十個善,但是他並沒有了悟「無我」,也沒有生起出離心。只是任意行持的十個善根即得到人天的果位,此善因也是要隨喜的;而行持十個善所得到的人天的果位,這個善果也是要隨喜。
再者,進一步與解脫相關的善根,即具有出離心及無我的心。此乃因上面所發心行持起來的動機,因而得證阿羅漢的無我和出離心,以及無我因上的善根等也隨喜。然得證阿羅漢的有兩種,一是直接在勝果上面存在的阿羅漢,二是一次性來到凡夫世界裡而所得證的阿羅漢,此兩種不同的成果皆是隨喜。這些對身體的相續都不執著,而悉全成就的阿羅漢等等,這是出離心與無我境界的勝果,如此根器中等者之勝果皆應隨喜。
因明天是放生的原因,所以今天要講述的是,有關根器上等者的大乘修行之勝果。
「皈境怙主菩提及」,此處所言之怙主菩提心,而怙主即是有情的怙主,為什麼是有情的怙主呢?因為祂遠離了所知障及煩惱障的一切障礙,並且證悟了「人無我」與「法無我」等的一切相關,以及所悟證的一切悉全圓滿,所以祂是「怙主」。而且所有一切的障礙悉全淨化、一個都不留的,連此二障之間最微細的部分也都淨化了,並且俱全圓滿的德相。其身體上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而語言上是具足六十種妙音,且意上是深廣法門俱全、神通廣大、十力俱足的智慧等等,這樣如雲如海圓滿的功德具足者、擁有者,以及大菩提道路的佛果的諸佛等皆是吾等之怙主。
「佛子勝地亦隨喜」,這樣俱全果佛上面之一切的功德,對祂的善因以顯法來說,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日子裡面所成立的善因也隨喜,其結果所展現出來的「佛陀」也是非常的隨喜,還有三大阿僧祇劫的日子裡面的「佛子勝地」也應隨喜。「佛子勝地」隨喜的意思就是,因為佛子主要是,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五道之中修持,見道是初地菩薩果位,而修道是二地以上至十地之間的一切果位,這些十地之間存在的菩薩們亦皆隨喜。
「行持眾生皆利樂,菩提發心善如海」,在隨喜眾菩薩們的修行境界的過程裡面,首先具足的就是菩提心,所以隨喜祂的菩提心,再則,隨喜祂於十地五道境界上不斷存在的勝果。我們若能如此歡喜心來作隨喜的話,十地的境界則會越趨增上,而惡業也會逐漸地淨化消除的,所以這種遠離障礙、證悟慧通的功德皆是要隨喜。
因此,所有存在於十地五道境界裡的菩薩們,皆是具足菩提心的菩薩。然而祂發起菩提心的原因是,所有天下的有情皆因無明的幻覺所引起,而輪轉流浪在這個幻覺的世界裡面,故對於解脫上之真理完全不知道,完全不清楚之人。因此祂的動機上發起了一個殊勝的菩提心,並在行為上行持菩提勝道,此之所以發心的動機則是,在因上面的是一切利益眾生的發心,此般如雲如海的善根上面皆要隨喜。在行持六度波羅蜜與發起四無量心,以及遍虛空、盡法界等等的一切的真理,這些佛法的勝德通通都要隨喜,故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強的。
爾時,有一位國王叫薩迦瑪明王,他邀請佛陀到城裡來供養,當時有一位窮人家的老太婆也隨喜了。最後在迴向的時候,佛陀說:「今天誰的功德大就迴向給誰」,於是明王自認為應該是他,此時明王的心態之中也許有其他傲慢等等之心,亦有此可能。相反的,老太婆的心中卻是非常明燦的隨喜,因此那位窮老太婆獲得圓滿的功德利益,所以很多真誠地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圓滿的。
「於諸眾生饒益行,衷心歡喜作隨喜」,在《般若經》中所載,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中須彌山裡,以及大地、大海等的重量通通都是容易稱量的,無論它有多重都可以稱量出重量的;但是隨喜的功德卻是不可能、不可思議的、不可測量的。然而隨喜對我們人類而言,尤其是懶惰的人,或是特別在菩提道路上修行的人,如要增加解脫相關之福德資糧的話,隨喜是最簡單的,而在動機上面也很容易產生的,既不用花時間,也不用花錢。
要心中歡喜自在地隨喜他人的美麗;要心中歡喜自在地隨喜他人的善道;要心中歡喜自在地隨喜他人能聚合人群學習佛法;抑或要心中歡喜自在地隨喜他人的難行能行,以及每天身口意都是運用在佛法上面等等,當看到他人身語意一切善行的時候、想到的時候,心中自然產生隨喜的話,則金剛師兄通通都是你增加福德資糧的一個工具啊!
今天講述的內容是隨喜大乘的菩薩,祂的善根的因是菩提心,所證得的果位是十地五道的境界;而小乘的因是出離心和無我的心,所得到的就是阿羅漢的果位;然人天的果位即是人天,他的因是行持十個善等等。然而此三種善因與善果不用太嚴肅地思惟,因為我們的眼前及周圍就有隨喜的對境,如自己將每天所看到他人所做的善事,或是他人想做的善事等等,皆可以馬上隨喜,所以隨喜是非常大圓滿的,而此隨喜亦是我們自己隨手可得的,故今天講述有關隨喜的重點即是如此。
第二個菩提勝道所講述的,基本上通通都是懺悔的部分。而這次所講述的則是菩提心,要能永久擁有及掌握菩提心的一個狀態的話,即你的心中永遠須具有隨喜的心,如此當下就已經掌握了菩提的心,故此隨喜的功德是無可限量的,對自己亦無任何的損失。因為,隨喜之中沒辦法生起瞋恨心,隨喜之中沒辦法生起嫉妒心,隨喜之中沒辦法生起貪心和痴心。然隨喜的本質就是一種智慧、一種利他的心,而隨喜是對治嫉妒心最主要的方法,所以要多多地隨喜。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隨喜是很簡單的,是不用勤勞和辛苦的。而是自己心中的念頭歡喜自在,真實地看到對方的優點,真實地看到對方的善道,真實地看到對方菩提道路上的辛苦,故任何所行持的難行能行都要隨喜。比如生病嚴重的老弟子,每天都需往返醫院治療,雖然其治療過程中有無數個辛苦,但是他永遠從未停歇過於佛法相關上精進的行持,且越來越增加起來,如果我們可以隨喜他的心情和狀態的話,將可獲得此功德,連他所做所行的功德利益都可以得到。
同樣的,我們這裡也有眼睛不好的人,也是隨時在行持佛法的事業。有些弟子也是一樣,他的傳承上師如何吩咐,他就如理如法地行持,當看到他們的時候也是隨喜,還有其他辛苦的弟子也是一樣的隨喜,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值得隨喜的。
我們持明的人不是很多,因為持明的人都不是廣告而來的,這些持明的人通通都是經過好多年透過聽聞佛法、思考佛法、修持佛法而來的,所以人不多。然而聽聞思考修持一段時間以後,離開的人也很多。現在剩下來的這些人應該還不錯的,也都是值得隨喜的對象。
因此互相隨喜一下,你即可得到所有善的力量,你也可以隨喜我們,因為我每天在不同的處所裡辛苦的講經,講經完後,仍需繼續行持後續校稿、印書的事情,從聽打至印書完成之間所有參與的人也是可以隨喜的。
特別是,提供精舍樟木法座的師兄也是可以隨喜的,雖然身體有些缺陷,但是他非常有心,許多的樟木都是他一個人辛苦切鋸的,所以我們人是相互之間點點滴滴的隨喜。不要只想到隨喜阿羅漢、或是菩薩的功德等等,這些對我們來說,也許是太遙遠了,並且也看不到。因此,現在最看不順你的人,你更要看懂他的優點;最看順你的人,你也要看懂他的優點,故所有的一切皆要好好地隨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