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8月9日 རྨི་ལམ་ཉམས་སུ་མྱོང་བ་བཞིན། 猶如夢中感受般 དངོས་པོ་གང་དང་གང་སྤྱད་པ། 物實何者雖行持 དེ་དེ་དྲན་པའི་ཡུལ་དུ་འགྱུར། 悉為憶念對境爾 འདས་པ་ཐམས་ཅད་མཐོང་མི་འགྱུར། 往昔逝去不復見
《入雄心菩薩行》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8月9日
རྨི་ལམ་ཉམས་སུ་མྱོང་བ་བཞིན།
猶如夢中感受般
དངོས་པོ་གང་དང་གང་སྤྱད་པ།
物實何者雖行持
དེ་དེ་དྲན་པའི་ཡུལ་དུ་འགྱུར།
悉為憶念對境爾
འདས་པ་ཐམས་ཅད་མཐོང་མི་འགྱུར།
往昔逝去不復見
「猶如夢中感受般」,是指猶如在夢境中享受著五妙欲,包括眼前看到美好的世界,耳朵聽到美好的音樂,鼻子聞到非常芬芳的妙香,身體觸碰柔軟一切的觸感,舌根嚐到好吃的膳饈等等。當夢境中展現出美好的一切的時候,則是享受得不得了,或是夢境中遇見不好的事情的時候,也是害怕得不得了。
「物實何者雖行持,悉為憶念對境爾」,當睡醒以後,無論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或是可怕的事情,僅能存在於憶念之中而已,並沒有真實存在般。
「往昔逝去不復見」,我們人生當中過去的一切,都曾真實地享受過、經歷過,然而過去的這一切卻再也觸碰不到,再也回不去了,如同我們夢醒以後,全都已不復見。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在夢境中的世界是處於成住壞空的空的階段,這個空的世界都積滿了水,而且積滿到整個世界都變成大海,此時巨風吹著大海,當板塊壟擠的時候,便形成一座高山。在此高山的山頂上有個洞穴,我於夢境中來到這個洞穴,見到這個洞穴非常寬敞,宛如一座大公園般的寬大。這時,裡面聚集了很多人,不論是從高原或平地來的人都來此朝拜這座山洞。
於是我就研究這座山洞,發現這是往昔蓮花生大士的一個神山洞穴,原本這裡面積滿海水,當海水退去後,自然鑿成這座山洞,這是蓮師的一個聖地,或是蓮師閉關的聖地。
在夢境中,我繼續難行能行地在洞穴裡探尋蓮師的聖地。整個夢境的過程中,鼻根先聞到陣陣惡臭,因為旁邊是各式各樣的屍陀林,這是過去的成就者所修行的地方,此處瀰漫著一股屍臭味。
接著我身旁出現一位非常年邁的老太婆,她一直跟著我,我心中由然生起慈悲心,深怕她跌倒,於是一路與她同行,才知原來她是一直住在這裡的人。她的牙齒只剩前面兩顆,後面的牙齒全都掉光了,而且還駝著背,身穿藏服,有著短短的白髮,臉上佈滿皺紋,看起來很慈祥的樣子。
一路上老太婆一直不停地為我介紹這座蓮師山洞,我在夢境中的感覺,覺得她應該是這裡洞族的地神,只是以老太婆的樣子示現出來與我溝通。
老太婆不停地與我討論這是不是蓮師山洞,夢中的我一直尋找石頭,當移動一顆很大的石頭時,突然掉下來一顆比牛或馬還大的石頭。當我把石頭推到旁邊的時候,看到一個與焚化爐一模一樣的地方,此處瀰漫著燃燒屍體的臭味,因為有各式各樣為數極多的屍體在這裡焚燒著。
我猜想這裡應該是羅剎國,或是八大屍陀林其中之一。而蓮師的山洞應該就在這前面一點點的地方,夢中的我是這樣想的。想進去蓮師山洞的時候,旁邊都是危險的土石流,這時,仍在大洞穴裡面,而不是在洞外,四周到處是黑漆漆的,老太婆一直叫我不要進去,於是我只好出來了。
雖然沒能進入蓮師山洞,但是看到焚化爐裡很多的屍體,以及見到各式各樣的人群在外面環繞著,我和老太婆就繞進去,再繞出來,這樣一直反覆地繞著山洞。
夢中還有很多的景象,因為深怕忘記,剛剛先跟一位弟子講了。之所以跟你們說這個夢境的原由,主要是要敘述夢中聞到的臭味,事實上與白天聞到臭味的感受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白天與夢境是一樣的狀態。
為什麼白天與夢境是一模一樣的呢?因為在夢境中,五根都有著五妙欲享受的狀態,這與白天是一樣的,同樣的,在夢境中有真實存在的樣子,而且夢境中所有的快樂與痛苦,皆存在著與白天一樣的感受。
此處的意思是,白天的快樂和痛苦與夢境的快樂和痛苦是一樣的。在夢境中,也可以觸碰所有的物質,還包括所看到、所聽到、所聞到、所嚐到的都與白天是一樣的感受,所以夢境與白天是一樣的存在。總之,我們白天的感受與昨天夢境中的感受是一樣的。在此舉個例子說明而已。
前幾天我在另一個群組講過一個比喻,夢代表一個人,白天又代表另一個人,當兩者辯論起來的時候,夢完全脫離不開白天,因為夢是假的,所以白天的一切顯現,也一樣是假的,它完全是白天的代表。如果白天是真的,而夢是假的,這是無法成立的,從各種角度來觀察,也是無法成立的。
好比在夢裡,白天的顯現對夢說:「夢啊!你是假的,因為夢是很短的,白天是很長的,所以你這個夢是假的。」
夢接著說:「你搞錯了,白天也有很短暫的時候,例如有些嬰兒出生不久,就夭折死了,有些人在出生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後就往生的人也有,所以他們白天的時間也是很短,難道這短暫的白天不是假的嗎?夢雖然很短,人界的白天也有很短暫的,如果按照這樣來推論,人界的夢是假的,人界的白天也是假的,因為都很短暫,所以都是假的。」
白天的代表反駁說:「不一樣、不一樣的,你看在白天,山是這麼穩定堅固的存在,水喝起來也是如此清涼可口等等,手可以觸碰到茶杯,而嘴巴可以喝到水,且喉嚨有吞水的感受等等,這些感受全都有,而你們夢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呢?所以夢一定是假的。」白天這樣跟夢說了。
夢回答說:「不是、不是的,如果真假分不出來的話,你白天也是假的。白天雖有這些喝水與觸碰到石頭、木頭等等的感受,然而我夢境中同樣也有這些感受。例如受到刀傷時,有疼痛的感受;行走於堅硬的地面時,腳有刺痛的感受;喝熱茶時,有燙到喉嚨的感受;喝水時,有清涼的感受,以及手觸碰到茶杯等等的感受,這些夢裡也都有的,所以你說夢中是假的話,那麼白天也是假的。如果白天不是假的話,那麼夢也是不假的。」夢辯論過來的時候,說出上述的內容。
接著白天的顯現說:「夢啊!你啊!你啊!錯亂了很多,想想看,你有時候可以直接穿牆而過,亦可水上漂,整座山也可以直接穿透過去,這難道不是你神經錯亂的一種症狀嗎?所以夢你是假的。因為我們白天的時候,實際的狀態是走路就是走路,沒辦法飛行的,而你們夢境都可以一直飛來飛去等等,這是一種錯誤,也是假的。就因為是假的,所以你才可以飛,你才可以穿透山水等等,原因就在於此。」白天這樣說了。
夢境的人說:「你確定這是假的嗎?」白天之人說:「對!」
夢境之人又說:「如你所說的話,二十五位王臣中的成就者虛空藏菩薩,祂騎在太陽的光束上,還有馬頭仁千,即阿藏珠巴法王的前世,祂將石頭變成食物一樣的直接吃下去了。如此,這些修行境界高的人都以不一樣的狀態展現出來,所以透過各式各樣穿透的方式以及飛上天空等等,人做不到的事情,這些修行境界高的修行者卻能做得到,難道這些都是不存在的嗎?」
夢境之人說,穿透石頭、飛起來等等,都不是假的,所以夢中展現出來也不是假的。而白天之中修行境界高的修行者,不論是飛起來或穿透物質等等,也不是假的,全都與夢中的行持是一模一樣的狀態。同理,如果夢是假的,那麼白天也是假的;若白天不是假的話,則夢也是不假的,如此以各式各樣的角度來辯論。這是蔣嘎米滂仁波切寫的論述之文章,這些內容很多,以後有空時再仔細講述。
「猶如夢中感受般,物實何者雖行持」,講述的是生生世世裡,我們所享受的東西,特別是此生接觸的東西,如昨日的夢一樣,自然而然會消逝的、找不到的。有時候,此生當中降伏敵人,在夢境中也同樣地降伏敵人一樣;此生的顯現之中,白天都救護幫忙親戚朋友,在夢境裡也會顯現一樣的舉動。
「悉為憶念對境爾,往昔逝去不復見」,意思是指,任何情況都接受以後、享受以後,這些都只是想起的對境而已,之後都會逝去不見。而逝去不見以後,白天顯現的一切也將變成憶念的對境,猶如昨日夢過的感覺一樣,昨天之前的一切事情都如夢中顯現般。
然而這一切的事情指的是降伏敵人、守護親人、做生意、種田,還有為了食物、為了醫療等等,任何東西都忙碌地尋找,而這些所享受的一切全都會逝去不見。連自己曾經做過的,自己曾經擁有的,最後都只剩下憶念而已。
總而言之,對於往昔逝去的一切都已經無法回到當初的起點了,也無法留住當時的享受或是感受,也回不去這真實存在之過去,所以過去五妙欲相關的一切,再也無法享受,只能徒留想念而已。
我們此生當中尋找的業,若都是惡的業力,那就是愚痴;若能行持善的業力,則是很聰明的,因此在這不真實的白天世界裡,縱使心有無數的苦,行是無數的忙,若還是繼續這樣環繞世界,繼續這樣痛苦的話,是起不了太多的作用,唯有具足正知正念來行持究竟的善道,這才是重點。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晚上夢境中所追求的一切,當早上起床後,就已經不起任何的作用,而白天的顯現上,執著一切苦樂所形成的全部人事物,事實上也只是一種空轉的忙碌而已,因此我們心中要多增加一點智慧、慈悲的力量,而且行持上以中庸之道的態度是很不錯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中觀的真理則是由印度的教導裡展現出來的,以及雙運的觀念則在雪域高原裡提到很多。意思是說,以中庸之道來過生活,心情與忙碌也應保持在中庸之道,不要過度的忙和過度的想。
如同中觀的方法一樣,世俗也是可以想、可以做、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要太執著於世俗。而勝義諦也不是空蕩蕩的空而已,所以世俗與勝義二者都應以中觀的態度來行持。
再者,說到雙運,世俗白天的顯現,以究竟來說,全部都不是真實的存在,以執著的項目來看,一切都可以受用的,但是需明瞭「顯不執著」,因此應以雙運的觀點來接受,明知夢就是夢,假就是假,真就是真,所以還是有很多的受用。
總之,以中庸之道、雙運、以及中觀的理論來行持這個世界的開心,來行持這個世界的生活,即可以不增加惡習氣,而能增加智慧,所以運用上述這些道理來過生活是很不錯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