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8月23日 ཐུགས་རྗེས་སྤྱོད་པ་མ་འཁྲུལ་བ། 大慈大悲行無謬 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མགོན་དེ་ལ་ཡང་། 觀音目環視怙主 ཉམ་ཐག་ང་རོས་འོ་དོད་འབོད། 卑劣者吾呼喚求 སྡིག་ལྡན་བདག་ལ་བསྐྱབ་ཏུ་གསོལ། 業力者吾求救度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持明仁增塔欽🔗
2020年8月23日
ཐུགས་རྗེས་སྤྱོད་པ་མ་འཁྲུལ་བ། 大慈大悲行無謬
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མགོན་དེ་ལ་ཡང་། 觀音目環視怙主
ཉམ་ཐག་ང་རོས་འོ་དོད་འབོད། 卑劣者吾呼喚求
སྡིག་ལྡན་བདག་ལ་བསྐྱབ་ཏུ་གསོལ། 業力者吾求救度
昨天講述,呼喚永勝佛的一切佛子中最尊貴的普賢菩薩,也呼喚一切如來之父的文殊師利菩薩。
「大慈大悲行無謬,觀音目環視怙主」,今天講述的內容是大慈大悲俱全的觀音菩薩,祂的行持從來都沒有絲毫的自私自利,一切悉全為了利樂有情以及讓眾生解脫成佛的事業上,日夜不停地行持著。而觀音菩薩的內心俱全慈悲、俱全智慧,尤其祂是一切諸佛的慈悲化現,其大慈大悲是非常純淨,而且日日夜夜都想著如何救度眾生脫離輪迴的苦海。為了救度眾生之事,觀音菩薩的雙眼從來沒有闔過眼,輪流環視著六道輪迴各處的眾生,此即是觀世音菩薩。
一切菩薩尊者裡最尊貴的是普賢菩薩;有情悉全成佛之源頭,一切佛成佛之父是文殊師利菩薩;所有佛的慈悲化現則是觀世音菩薩。於此三尊菩薩的現前,我們要皈依、頂禮、相信,而且是永不退轉的相信,且以猛烈希求的信心來呼喚此三尊菩薩等一切佛菩薩。
「卑劣者吾呼喚求,業力者吾求救度」,呼喚之時,乃因自己感受到很窘迫的苦,因而呼喚佛菩薩。而此苦痛乃因惡的因果業力等等都到達現前,所以是非常窘迫辛苦的痛苦者。
在心口不二的情況下,呼喚怙主,原因是原本輪迴的苦皆是因貪、瞋、痴、傲慢、嫉妒所引起的苦,當各個眾生自己惡的業果成熟時,以及三惡道的痛苦等等嚴重性的苦,特別是快要面對臨終,還有面對臨終以後的中陰身,會遇見種種可怕恐怖的景象,所以呼喚諸佛如來、皈依諸佛如來。
如此呼喚救命的狀態,主因是苦,為什麼會苦呢?因為無明我執的存在與惡的業果成熟,所以在非常窘迫痛苦的情況下,不斷地呼喚諸佛如來。此呼喚是心中皈依的態度以及心中恭敬的態度,希望在面對臨終中陰等等之時,一切痛苦都能立即淨化,所以才如此呼喚佛菩薩。
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祂們被呼喚或不被呼喚是沒有差別的,事實上,祂們在輪迴永盡之前,都會持續度化有情、幫助有情、救度有情,這即是祂們發心和工作的事業。
可是若我們如此呼救、呼喚佛菩薩,只要心中相信皈依,口中一直呼喚,非常窘迫性想要淨化自己遇見的痛苦,以及想淨化臨終與中陰的痛苦的態度,則容易感得諸佛菩薩的救度。
因為有了信心、相信皈依的圓圈環,加上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加持的勾子,當這兩者加在一起的時候,在圓圈環上面加上勾子,如此便可以勾上來,若只是一顆圓圓的鐵球,勾子是勾不起來的。
若平時沒有以信心、相信來呼喚佛菩薩,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與眾生信心之因緣,便沒有機會會合。
總之,想要度脫輪迴的狀態,度脫中陰身的狀態,度脫臨終的痛苦等等,需要一直呼喚怙主佛菩薩,如此才有更多、更大的加持展現出來。因為有信心,所以救度得了,度化得了,淨化得了。
因為有信心的圓圈與佛菩薩慈悲的勾子,當此二者會合在一起時,才得以度脫。而此等非常窘迫痛苦者之所以呼喚著佛菩薩,因為那時沒有了解種性如來藏,導致在這痛苦的世界裡幻想流浪且輪迴很久了。這種業力窘迫者、三毒燃燒者、五毒噴湧者要立即救度。
我的一切思想所形成的、惡業所形成的業力都要淨化,祈請諸佛如來趕快來救度我,立即讓我解脫,我要皈依祢,祈請祢速疾來救度、度脫我。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佛菩薩發起菩提心之後,度化有情是自然的。但是我們需要建立在信心具足、相信具足的情況下,皈依佛菩薩、相信佛菩薩,不斷地在佛陀所講出來的法道上,聽聞、思考、修持,特別是將佛法運用在心中,相信自己必能解脫等等。每天具足正知正念,並行持起來的話,是不錯的。
若是我們所做出來的一切,行持起來的一切,都與原本輪迴的思想型態一樣的話,這是無法脫離輪迴的苦海。我們要相信佛菩薩,對於佛菩薩的教導,如《入雄心菩薩行論》這類論述的法門,佛法的內容都應仔細地聽、仔細地想、仔細地禪坐,永遠運用在自己的心中。
碰到輪迴苦海裡任何大大小小的思想形成,或是惡果成熟了,特別是名聲不好,遭遇窘迫性的痛苦,或是親人家人、敵人仇人所引起的很多痛苦,諸如此類的情形發生之時,若心中能俱全佛法,每天將佛法的念頭環繞於心中,便能度脫自己每天所生起恐怖可怕煩惱的念頭。進而在永久成就的解脫上,天天都有前進的機會,如此方能積聚福德資糧。若是天天都能具足福德資糧的話,則天天都能具有精進波羅蜜多相關的行持。
般若波羅蜜多是沒有的,因為這是究竟者才有的,但是我們有了精進以後,對於菩薩的行持、菩薩的教導與菩薩的心態都會想學習。當一想到要學習的時候,輪迴裡所碰到的問題,則都不是問題。
輪迴裡的問題大多是人事物三種問題所引起的,這是因為自己心中對這三者有太多的執著,所以應了知有執著,就有痛苦。
當執著一張小小的衛生紙時,就會有衛生紙大小的苦;當執著一個檯燈時,就會有檯燈大小的苦;當執著一支手機的時候,就會有執著手機的苦;當執著一間房子、一個大範圍,就會有執著房子和大範圍的苦,只要越執著就會越痛苦。
若沒有執著,則無論有多少都是富有的,都能享受的,因為顯不執著。若有上述等等的執著時,就應將佛法如理如法地運用在心中。加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