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བྱང་ཆུབ་སེམས་ཀྱི་གཞི་རྣམས་དང།། 菩提雄心根基與 མཆོད་རྟེན་རྣམས་ལ་བདག་ཕྱག་འཚལ།། 佛塔眾等吾悉禮 མཁན་པོ་དེ་བཞིན་སློབ་དཔོན་དང་།། 等同堪布導師與 བརྟུལ་ཞུགས་མཆོག་ལ་ཕྱག་འཚལ་ལོ།། 淨入珍者虔頂禮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0年7月29日
བྱང་ཆུབ་སེམས་ཀྱི་གཞི་རྣམས་དང།།
菩提雄心根基與
མཆོད་རྟེན་རྣམས་ལ་བདག་ཕྱག་འཚལ།།
佛塔眾等吾悉禮
མཁན་པོ་དེ་བཞིན་སློབ་དཔོན་དང་།།
等同堪布導師與
བརྟུལ་ཞུགས་མཆོག་ལ་ཕྱག་འཚལ་ལོ།།
淨入珍者虔頂禮
持明仁增塔欽:🔗持明仁增塔欽
這裡面有菩提心的根基,也稱所依。菩提心的所依是什麼?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的身體,包括佛像還有大乘經典,包裹於包經布裡之大乘經典,特別是佛陀從出生、成道、三轉法輪、直至涅槃等等各處之聖地,悉全稱之為所依也叫菩提心的根基。另外於凡夫的世界裡,聽聞者聽法、講經者講法的處所,也是菩提心的根基。為何稱之為菩提心的根基或是所依呢?因為有了這些地方,方能生起講經、聽聞、思考、修持佛法的機會,因此菩提心即能展現出來。還有佛塔以及所有三寶基礎、三寶的處所,悉全都是佛身、佛慧、佛言的代表,此些無論安置於何處,都是應頂禮皈依之對境。
不僅如此,這裡提到堪布,此乃傳誦出家戒律者稱為堪布抑或口傳論述者、講經者亦稱為堪布。舉凡出家僧眾獲得比丘時之事業導師、講經口傳者,以及念誦、教授佛經上的文字內容者,亦稱導師、老師,此些皆稱為堪布,亦是一切佛法根源的基礎。其中包括了我們所學習到的「淨入」,意思是,淨化了所有往昔的污染者,見解污染者的行為悉全淨化了;入甚麼?清淨的境界與圓滿的行持上相互融入。故而淨與入二者俱全之所有僧眾,以出家戒為主的小乘僧眾;以菩薩戒為主的大乘僧眾;以金剛誓言者為主的密乘僧眾;表裡一致之戒律清淨者,當然也是應該恭敬禮拜的對象。包括白衣柳葉群、黃衣比丘群,悉全是淨入二者的僧眾們,應對其誠頂禮啊!
因為此些皆是釋迦牟尼佛的後代者,其為學習佛陀的法門,遵守大小乘、密乘戒律的佛陀弟子,故而統統都是應頂禮的對象。若頂禮時之心態是一心一意,不是三心二意散亂的樣子,即能積累極大之功德。皈依與頂禮必須以相信為基礎,若有皈依,則將遠離凡夫世界裡,六道輪迴的幻覺及恐懼,所以意中要非常深刻的相信、深信,語言中念誦皈依。因上的皈依即是已得證佛果,如同果佛上的釋迦能仁般,祂所講述出來的法,以及學習佛法的僧眾,此些皆是可以皈依、依靠的,於究竟的解脫上皆須皈依的對境。方才所述是因上皈依,而果上皈依即是,於自相續之中要祈願且相信會獲證如來佛果位、如來正法,並令其於內心中盛開,以如此之心態做為皈依的依靠。
頂禮時身體要挺直,原因是氣脈明點都是直起來的,應以四種直正方法來皈依。身體要挺直的,心間放上師、頭頂放佛陀、喉間放正法、心間放僧眾的狀態,觀想父親在己之右側,母親是己之左側,前方為敵魔妖道,此即是頂禮的方法,也是皈依應具備之觀想與心態。
持明譯師個人思想闡明:
總而言之,簡單來說,菩提心的根基就是,所有的佛堂還有聖地,還有自己的壇城,以及能夠令我們生起菩提心的處所,甚至於所有一切超越凡夫的世界事物,抑或自己的佛像、佛塔,自己的一切皈境,全部都是頂禮的對象。再來是堪布或是阿闍梨、導師等等,凡指師兄之間有真誠薰習,學習佛陀的教導並成功融入心中,特別是菩提心、自心自由、愛心、慈悲心,於內心皆能生起的善友們,特別是講經的善知識,在成佛道路上認真學習且謹守誓言者的所有師兄,統統都是可以頂禮皈依的對象。主要是具足淨入兩字,能淨化一切煩惱融入在解脫的勝道上,並堅穩、精進地走向歡喜、解脫成佛上的精進行持者,這些都算僧眾之內,所以要頂禮皈依。
皈依是相信,頂禮是非常恭敬的意思,故而,我們的人生裡 就有此種生起菩提心基礎的聖地,包括自己家裡的佛堂,自己傳承的聖地,如同精舍一樣,以及皈境的佛塔,還有經常講經的好師兄皆是。
留言
張貼留言